醉琼枝(241)

可楚琳琅除了倒吸一口冷气之余,更多的是不敢相信的震惊。

若是真有不良的荆国贵族喜好大晋女子,完全可以买来啊。每年被那些缺德拐子拐卖出关的妇人,总是有些的。

可如此大费周章,又派出那么多训练有素的人手,就只是做寻常拐子的勾当?

这真有一种用力过猛之感。她怎么觉得,做这勾当的人,用意更加歹毒,他就是立意要招惹大晋文武百官的愤怒,打破大晋和荆国这十来年“和平”的假象,再轰轰烈烈地打一场吧?

可这么做的好处又是什么?这就真不是一个不问政事的妇人能想明白的了。

总之此事干系太大,虽然因为干系诸位小姐的清誉,没有大肆宣扬,却也不能不上报朝廷。

至于云家,更是愁云惨淡。

毕竟宜秀郡主是在那么多人眼前被劫走的,又过去那么多天。

在贼窝里发现的时候,宜秀衣衫不整,神色恍惚,回来之后也是不吃不喝,问她发生了什么,也不肯说。

陛下也知道了此事,听闻十分震怒,毕竟事发之地乃是大晋腹地,更是官家运河之上,并非边关接壤之处。

有人如此肆无忌惮逞凶,还把官家小姐运出去,这是要将大晋的脸面踩在脚下!

那日,陛下去了静妃娘娘的宫里,却阴沉着脸不说话,最后对着静妃娘娘长叹了一声:“若早知有今日之辱,当初杨毅被俘投降,朕也不该怒极赐死他全家……”

留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陛下就起身走人了,此后数日再没来静妃的宫中。

上面神仙一个屁,尘世凡人能品断肠。

静妃娘娘越琢磨越不是滋味,也越发心惊——当初杨毅被俘,本该以死明志殉国。

可他却投降荆国,让陛下很没脸面,因而暴怒抄斩了杨家。

而现在宜秀除了不是男的,那情形不是跟杨毅一模一样?

陛下的意思,难道是责怪宜秀不能在被抓的时候自尽保全名节,丢尽了云氏国戚的脸面?

静妃娘娘如此领会之后,越想越是这个意思。

陛下又是久久不来她这,怎么不叫人着急?于是她便给弟弟去了一封长信,隐晦地表示宜秀虽然际遇可怜,可云家上下近百口人,那么多的女孩子还没嫁人,名节不能不考量。

云国舅捏着信瞪眼看了一遍后,嚎啕大哭。

姐姐是什么意思,他全懂。

如今宜秀被荆国人抓走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光是云家人没脸,就是静妃娘娘在陛下跟前也短了气场。

云家人必须拿出些气节来,给陛下和全天下人看,不然这耻辱就是牢牢挂在了云家人的身上,让静妃娘娘和全家男女老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第74章

再续前缘

就在宜秀被送到京城的几日后, 云家就传来了宜秀暴毙的消息。

至于人是怎么没的,没人知道,云家也闭口藏舌, 一律以病重搪塞。

于是有人猜测, 有的说是夜半自缢,有的说是投井, 总之是烈女行径, 堪入烈女书传。

这消息传到容林女学,众人皆是动容。

同窗一场,就算宜秀平日为人有些倨傲,可让认识的人听了, 心底都不是滋味。

与云家关系亲近的, 亲自去云府吊唁,不方便去的, 便在女学一角给宜秀设立了祭坛, 烧去了她留在女学里的课本, 还有她们一起写给宜秀的诀别诗信。

有几个跟宜秀感情要好的,在缭绕的火光里,忍不住互相抱肩膀哭泣。

楚琳琅也抱着小友关金禾, 任着她啜泣。

关金禾一直在自责, 若是她那日能多劝劝宜秀, 让她也跟着下船,是不是就不会有今日的惨剧?

楚琳琅没有说话, 生死世事难料,若是有那么多的早知道,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世间不平事?

意志消沉的不光是关金禾, 那日从女学出来, 陶雅姝并没急着回去,而是请楚娘子陪着她饮了一杯茶。

在茶楼雅间里时,陶雅姝挥退了左右仆从后,就变得异常沉默。

楚琳琅问她是不是替宜秀郡主感到难过?陶雅姝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不光是替她难过,更是为我自己……那日若不是你拦着,你说,我是不是要跟宜秀一个下场?”

楚琳琅听明白了,陶雅姝是在后怕。

什么宜秀为了保全名节自尽?她哪里是那么刚烈的人?熟悉她性情的人都半点不会相信。

陶雅姝忍不住想,若她不管不顾地与四姑姑那几人闹翻了,逼得人编排她的名声,陶家比云家的家风更甚,能做出的事情,也会比云家更狠绝。

她的结局并不会比宜秀好太多,这怎能不叫人后怕?

楚琳琅忍不住伸手揽住了陶雅姝,也感觉到她身上微微的战栗。

狂上加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