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1792)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就连望京城的百姓也在忙碌,因为听说永安县主要搬到永安县的县主府去住了,他们觉得这算是乔迁之喜,得庆贺,于是大家都开始琢磨着准备些礼物。

最先迎来的喜事是七公主大婚。

这一天阳光明媚,把地上前几日下的轻雪都给晒干了,春天真的来了。

燕长乐起得很早,宫里人起得都很早。

江皇后来到了宸佑宫,亲自主持这桩喜事。

宸妃一直红着眼圈儿,依依不舍地看着正在上妆的女儿。

德妃就劝她:“你哭什么呢?这哪里是出嫁,这分明是给你拐回来一个儿子。这才嫁出去几步远啊,哪里值得一哭。快把眼泪憋回去,孩子大喜的日子,你哭天抹泪的干啥。”

宸妃点点头,也拼命往好了想,终于眼圈儿不红了。

可公主出嫁是要给父亲母亲磕头的,按说应该给江皇后磕,因为人家是正宫。

但江皇后把位置给宸妃让了出来,理由是:“后宫里能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我知道你的辛苦和提心吊胆。如今孩子平平安安出嫁了,最该拜的是生母,而不是我这个嫡母。”

燕长乐一个头磕到地上,一句“女儿拜别父皇母妃”,说得老皇帝都抹眼泪了。

他摆摆手,“别整这些没用的,总共也没嫁出去二里地,整的跟千里万里一样。”

边上季淑妃笑着说:“是啊,嫁到了家门口,那跟没出嫁也没什么两样。长乐,你是第一个能让咱们把三日之后的归宁宴办了的公主,到时候季娘娘亲自下厨给你做好吃的。”

江皇后也感慨,“是啊,所有公主都是远嫁,一走就是千里,哪还有三日回门。还是咱们长乐有福气,宸妃也有福气。”

燕长乐就带着人们一句一句的“福气”,在宫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出了皇宫。

宫门口,莫子献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衣,身前戴花,笑呵呵地看着自己的新娘子。

跟出来看热闹的一众妃嫔真是羡慕极了,甚至许多人都在懊恼,早知道陆家如今这般光景,早知道皇上能把七公主留在身边,她们应该鼓动娘家子侄来跟宸妃提亲啊!

真真是,悔不当初!

第1354章 县主搬家

二月十二,永安县挂匾,陆辞秋搬家。

太多人相送了,且不说那些与陆家往来密切的人家,就说望京城的百姓吧,一个没少。

人家就一路浩浩荡荡的送着陆辞秋出城,出了城之后还依依不舍,要往永安县跟。

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差一看这场面,赶紧上报给莫顾之。莫顾之想了想,大手一挥:“跟吧!正好看看这一路的繁华街景,回头有什么人想租个摊位买个商铺的,就告诉他们到官府去办理。这从京城到永安县的一路都是商路,可不要小看这些财源。”

官差们把这话传达下去,不少人就动了心。但也有人表示质疑,小声琢磨:“能有商机吗?从永安县到京城也没多远,什么东西不能到京城买,非得在路上买?除非喝个茶水吃碗馄饨什么的,这还成,别的就不好说了吧?再有,这来来回回的不都是京里人么,走几次就不新鲜了,怕是连碗馄饨也不能在路上吃。”

有人反驳他:“格局小了。怎么可能只有京里人呢!那些行走的客商,那些途经的旅人,很多要从这条官道上经过。以前这条路人就多,后来因为有了永安县,这路又扩宽两倍,你瞅瞅现在这路面,又宽又平整,谁不愿意从这上面走?

这走的人多了,可做的生意自然而然也就多了。毕竟这一路的商铺和摊位比京里便宜不少,东西自然也要比京里便宜,手头不宽裕的人多了一处选择,谁还会到京里买东西?

听说这里还要开客栈,那就更吸引人了。这地方的客栈什么价?京城的又是什么价?能比吗?能住在这里,可比住在京城省太多银子了。所以你说,这地方的生意有没有赚头?”

“对了,听说永安县也要开回春堂,那将来往这边求医的人就更多了。京里的回春堂挂不上号,多了永安县的回春堂能给京城那边缓解不少压力,也让很多外省的百姓多了求医的门路。最主要的是,不管是京里还是县里,只要是来回春堂求医的外地人,他们都得找地方住。可是住在京城太贵了,住在县上又太远了。这回好了,有了中间选择,可以住在路上。”

“还有通勤的马车呢!你们知道什么叫通勤吗?”

走这一路,人们把自己听说的关于永安县和这条官道重新建设招商的事情,互相交换着讯息。说到最后,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觉得这条路要火,都在琢磨自己能不能参与进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