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狩(189)

所以他们小夫妻和离之后,辛道昭一则觉得对不起郑家,二则恨五郎不成器。这么大个把柄让人拿住,辛家不过折损颜面,到了圣上面前,就是家风不正,还不知会闹出多大的事端来。因此这事一出,不管辛家和东宫都在暗暗使劲,得知匿名的奏疏到了门下省,他干脆先一步向圣上请罪,圣上很是不悦,但仍授意压下来,这事才没有拿到朝堂上议论。

如今黄夫人这么一说,大有放辛家一码的意思,毕竟郑家是苦主,郑家若是当着满朝文武弹劾,可比弯弯绕的上奏疏立竿见影多了。

李夫人心里也做跳,愈发愧怍了,对黄夫人道:“五郎这孽障不知事,多谢大天①包涵,其中利害,我怎么能不知道,可惜他父亲不在长安,我也不能做主将他如何,等他父亲回来,一定还贵府上一个说法。”

可郑银素却说不必了,“终归夫妻多年,好聚好散吧。两位阿妹和九郎的婚事就在眼前,不要因为我们,弄得人心惶惶。我现在已经不怨他了,真的,多谢他,给了我这么乖巧的和月,不顾念夫妻一场的情分,我还得顾念和月。他若是一败涂地,对和月大大不利,将来婚嫁也会受阻的,我不能因自己一时痛快,害了孩子一生。”

她看得长远,辛家人却深知道其中的含义,连恨都没有了,其他就不必再谈了。

只能说她这么决绝,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曾经她也是像殊胜三姐妹一样天真直率的孩子啊,残破的婚姻里走了一遭,千疮百孔地出来,何其可怜。

李夫人灰了心,怅然点了点头。

杨夫人见事情已成定局,也就放开了,对郑银素道:“和月在家里,你只管放心,将来若是想孩子了,或来看她,或是把孩子接过去都可以。新郎子不是太常寺少卿吗,京官不外放,想见便能见到。”

郑银素闻言一怔,很快便红了脸。虽然气是出了,但这么快说合了亲事,难免有些亏心。

事情没有挽回的余地了,辛家人只好作罢,纷纷起身告辞。

李夫人临走对郑银素道:“我们婆媳一场,从来不曾红过脸,五郎辜负了你,连我也觉得对不起你。今后你愿意,只管来走动,我拿你当玥奴一样对待。”

郑银素这时才红了眼眶,抽泣着说:“阿娘,是我没有福分,让您失望了。”

李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转身登上了车舆。

马车缓缓行动起来,回头看,她还站在门前目送,直到拐过弯,这段婆媳的缘分也就彻底了断了。

妯娌三人都怏怏地,好半天不曾说话。不舍是真不舍,以往年月天天能看见,冷不丁这个人没了,上人家主持家业去了,细想便心疼得厉害。

顾夫人怅然靠着车围道:“有了后路,再不稀罕进辛家门了……你们说,她一心要和离,是不是心里早就有了底?”

这若是遇见个厉害的婆母,凭这点就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但辛家终究不是市井人家,李夫人还是公道的,低头道:“她一向安分守己,我都看在眼里。这事是咱们对不起人家,千万不能往那上头想。”

至于五郎呢,昨天连受刺激,今日告了假,得知母亲一早就去了郑家,心惊胆战地在门上候着。

马车停住了,他上前急切地追问:“阿娘,见到银素了吗?她怎么说?”

李夫人看了他一眼,遗憾地摇头,“往后各自安好吧,别再去打搅人家了。”

他听后傻了,也癫狂了,喃喃说:“怎么会呢,她会原谅我的,我们还有和月……”

顾夫人不耐烦见他这样,高声道:“和月困不住她,她有她自己要过的日子,难道她生来就该给你带孩子吗!”多日的不满堆积起来,愈发怒其不争,也不再搭理他了,错身走开,边走边骂,“拿不起放不下,我们辛家怎么出了这样的子孙,真是有辱门楣!”

李夫人也默然进去了,唯有杨夫人叮嘱他:“吃一堑长一智吧,好姻缘难得,既然自己亲手打碎了,就不要后悔。”

所以最后的希望没了,银素再也不会回来了。

人就是这样,起先觉得某样东西可有可无,不将他当回事,等发现有人抢了,立时又变成了宝贝,绝不能落于他人之手。于是纠缠,体面尽失,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凌溯隔了几日在兰台见到他,他瘦了好大一圈,乍一见竟有些认不出来了。

反正太子知道前因后果,辛重恩在他面前也不讳言,但因衙门里往来的人多,始终不能深谈。等到下值,两人在路边找了个茶寮坐下,辛重恩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这几日的心路历程说出来。

尤四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