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风云(170)

作者:二点六一 阅读记录

堂中众人吃酒行乐,殿内乐音旋律开始变奏。曹操举杯走到殿侧,只见一乐工正在低首凝神,调试编钟,杜夔见曹操到来,忙迎上曹操。曹操问:“刚才所奏是何音?”杜夔说:“先秦古曲《广陵散》。”原来《广陵散》讲述战国时代聂政不畏□□,宁死不屈,刺杀韩傀的故事,曹操听后,心生感慨,渐行至殿门处 ,他站在檐前,远眺山河,只见太阳西斜,一弯月影如隐如现,有鸟雀扑棱棱飞起,环绕林木追逐,他向侍者说:“取我倚天剑来。”侍者转至殿首席前,取了倚天剑交给曹操,众文武也纷纷跟出殿来,曹操已于殿前空地,舞剑作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歌罢舞止,众文武称颂。曹操回转身,仰望高楼,对天长叹,忽见正殿上方之匾额上空空如也。这时老臣贾诩上前,说:“魏王建此高楼,汇聚四方贤才,然此楼虽雄,还未命名,魏王何不趁今天宴会,命众人赋文,征取楼名?”曹操迟疑了一会,说:“此言颇和孤意!”于是曹操命众文士为此楼作文,命名。其后,有多人为此楼台赋文,皆不在话下,唯名难取,一时争诀不下。

建安十六年的春天,天下名士豪杰集聚邺城,出入魏王府邸,这些新晋之士,有的能写会算,有的能诗能文,有的能拉能弹,有的能歌能舞。他们齐聚魏王府中,一为曹操出谋划策,二为教授魏王的公子 。说也奇怪,曹操的儿子众多,但几个成年的孩子皆卞玉儿所生,如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然卞玉儿长期居住许都。邺城的王府刚建,府中内院姬妾众多,却无人主持大局,于是有人建议魏王立王后。母以子为贵,曹丕、曹彰、曹植等皆已成年,又才能出众,理应立卞氏为后,而曹操却迟迟不做决定,令众人甚是不解。

第93章 昭姬报恩

建安十六年的夏初,西凉马超作乱,朝廷要向西用兵,在此同时,孙权在秣陵建起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表示要与曹操对抗,建立自己的基业。曹操一边要平叛马超,一边要进兵合肥,阻止孙权称霸,于是就派曹丕去济阴、陈留等地视察军屯,筹集粮秣。

陈留郡内有汴渠,睢阳渠,一年四季旱涝保收,然济阴多湖泊沼泽,没有排水蓄水渠道,丰水期湖沼泛滥,干旱时又湖床干涸,济阴百姓就纷纷逃亡到陈留、梁国等地。陈留、梁国豪族纷纷收留流民为自己私田耕种。时曹操为了分化南匈奴,迁南匈奴人口到内地务农,这些来自济阴的流民就假充是匈奴人投身豪族,这样导致真正上报的匈奴民人数与事实不符。陈留郡的屯田官无法安置匈奴人,匈奴人就在陈留作乱,抢劫官府。曹丕来到陈留,平定了几起叛乱后,听说当地的典农官不遵朝廷法令好好安置匈奴人,就逮捕了各县的屯田尉,调查匈奴人落户情况。屯田尉的辩说各有不同,曹丕一时间很难调查清楚。又因为济阴的百姓多租借官府公牛耕地,逃跑了就无法还租,济阴的典农官就组织人马到陈留追讨流民。这些县尉或典农官大多来自当地豪族,而陈留的豪族都曾为曹操立过汗马功劳。曹丕明知当地豪族有猫腻,但又不能得罪,并且,曹操曾下过命令,说有关屯田的事情都由自己独立处理,曹丕只能把各屯田尉拴了一串,押上牢车,送到邺城论罪。

话说屯田尉中有一个叫董祀的,就是奉命接回蔡昭姬的那个,其先祖是光武帝时的洛阳令董宣。曹操敬重其先祖刚烈,又因为董祀出使有功,就任他为圉县屯田尉。董祀被抓,董家人四处托人说情,这惊动了隐居在陈留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蔡昭姬。昭姬回归中原后,不肯去许都,也不去邺城,坚决回乡。昭姬来到故乡,发现族人死的死了,逃的逃了,自己家中的房产残损,田地被官府没收,可说是举目无亲,满眼凄凉,又兼思子心切,郁郁成疾,还好当地旧族都敬重蔡邕,就接济昭姬。昭姬收拾残破的旧屋住下,收集整理编修父亲的经书文案。曹操曾多次派人来接她去邺城,昭姬心中想着与刘豹的誓约,拒绝北上。

一天,昭姬的丫环去街市卖布回来说城门口贴了告示,街市上不许交换买卖,有当官的被抓走,老院公抗了锄头回来也说陈留又要出大事了。昭姬听了大吃一惊,问是否要打仗了,老院公说:“官府又要换人了,董大人也被抓走了。”昭姬忙问:“是哪个董大人?”“就是常帮夫人去衙门里换书简的董大人!”老院公说。“这是为什么?”昭姬惊问。“要被抓去邺城杀头啊。”昭姬想想要有大事发生,她不能坐看董祀出事,因为董祀救过昭姬的命。昭姬赶去董府,董家冷冷清清,有人告诉昭姬,董祀被抓去邺城已有半月,董母气闷攻心去世,董妻难产死了。昭姬到地方府衙打听情况,求人说情,结果一无所获,因为屯田官不受地方官府管制,直接归邺城魏王府管。董祀是儒生,本在府衙做事,只因为接回昭姬有功,才被授予屯田尉,董祀之难由昭姬起。昭姬思虑再三,决定北上邺城解救董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