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薮+番外(174)

作者:蓝鲸不流泪 阅读记录

“你是不是长个儿了?”海同深比画了一下,“我记得你原先比我矮啊,怎么现在这么高了?”

晏阑说:“你那是岁数大了缩水了。”

“要缩也你先缩!”海同深立刻反驳。

“缩了也比你高。”晏阑跟海同深斗着嘴,同时向苏行抬了下手。苏行自然地走到他身边把平板递过去,之后坐在了他身边的空座位上,这才说道:“我受了伤之后还真长高了,可能是在床上躺着不接地气,地心引力没起作用吧。”

“几年没见更会开玩笑了。”海同深指了下苏行的位置,对晏阑道,“阎王你真不厚道,我们开车赶过来不值得坐一坐有靠枕坐垫的软椅吗?”

“你要哪天也能为了救我把自己送进ICU,也可以有这待遇。”晏阑淡然地驳了一句。

海同深立刻说道:“那还是算了,我比较惜命,你这人不值得我救。”

“想救也不给你机会。”晏阑用眼神夹了一下海同深,道,“人齐了,咱们说正事吧。简单的情况我之前已经跟海支说过了,现在尸检完成,让苏行先来说一下。”

“嗯。”苏行调了一下投影位置,示意大家看过去,同时介绍说,“死者男性,年龄推测在40岁左右,尸长178厘米,体重92公斤。根据胃内容物分析,死者在末次进食后一小时遇害,死后两小时内被分尸。推测死亡时间是在5月16日晚18点到20点之间。死者被分尸成六个部分,头颅、躯干和四肢被分开放置。头颅经过焚烧,面目不可辨认,目前还没有比对出身份信息。尸块创口平整,没有反复切割,骨头断面也没有碎裂痕迹,排除靠重力作用断骨的工具,譬如常见的斩骨刀。我推测凶手有专业切割设备,电动工具的可能性很高。同时,通过对切面角度的分析可以推断,死者是在完全平躺的体位被切割的,所以凶手有可能是有能完全盛纳死者的大型切割设备。因为手持电动设备会因为使用者的身高、使用时的发力位置、使用者的臂力和使用角度而给创面造成细微变化,现在死者尸块的断面状态几乎完全一致,所以很有可能是大型机械。”

“屠宰场那种?”海同深问。

“不排除这个可能。”苏行接着说道,“死者体内检出麻醉剂丙泊酚残留,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代谢也快的麻醉剂,能检出残留,证明死者在死前不久曾摄入过,根据药代动力学半衰期分析,死者接触丙泊酚后半小时内就遇害了,死者颈侧的针孔和皮肤处痕迹残留支持这一推论。”苏行调出了照片,介绍说,“我们最后发现的是死者的头颅,这是现场照片。死者的右腹部有一处贯穿伤,伤口呈圆形,周围皮肤有灼烧痕迹,是枪伤,这也是死者的死亡原因。根据弹道分析和伤口形状推断,凶手所使用的是装填7.62毫米子弹的手枪,且是紧贴着皮肤射击,通过弹道角度分析,射击者位置高于死者,且在死者左侧。目前我们没有从死者身上找到身份证明,DNA比对也没有结果,死者被发现时没有任何衣物,尸体以及盛放尸体的容器上也提取不到任何陌生DNA,抛尸现场没有发现弹头及弹壳碎片。另外就是梅花,花瓣上没有提取到有效DNA,分析显示绿色是化学试剂所导致的颜色改变,原本应该是白色,与之前潇潇发回来的那几朵梅花的情况相似,具体是哪种化学试剂还在分析。”说完后苏行又碰了碰晏阑,“换现场照片。”

晏阑调出现场照片后苏行接着介绍:“一会儿你们还要去现场看,我就只把已经取证的部分跟你们说一下。在第二抛尸现场对应的高速路旁,我们发现了一个鞋尖刮擦痕迹和半枚鞋印。通过分析得出,这枚鞋印的主人为女性,鞋码36码,身材偏瘦,身高在165厘米左右。”

“抛尸人?”宗彬斌问。

苏行:“鞋印留下的时间确实是在死者死亡之后以及我们发现尸体之前,但不能排除巧合。”

晏阑看苏行说得差不多了,便道:“胖儿,你手里的情况。”

庞广龙应道:“好嘞。我调取了交管部门的道路监控视频和三袋尸块发现地附近的市政以及治安监控视频,目前排查出四辆有疑点的车。详细资料都有,一会儿海支你们可以拿走。另外,通过摸排发现,在死者遇害的时间范围之内,本市西区上报了一起案件,一辆黑色大众在路上超速闯红灯,横冲直撞,之后在城中村附近一处监控盲区撞上了树。车辆几乎撞毁,根据附近的流浪汉所说,在撞车的时间范围内曾有过两声巨响,一个是碰撞声,另一个是类似放炮的声音——其实应该是枪声。这些流浪汉是靠游走街巷蹭村里红白喜事为生,听见放炮以为谁家开席,顺着声音找,才发现了那辆车。痕检在驾驶位提取到了大量血迹,经过比对已确认是死者的。我说完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