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薮+番外(266)

作者:蓝鲸不流泪 阅读记录

“12点会议室开会。”在收到廖一续在工作群里发的这条通知之后,所有人都攥着手机重重叹息,该来的总要来,需要面对的结果,不会因为逃避就有所改变。

苏行是最后进入会议室的,一向笑脸迎人的他难得地没有任何表情,更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开始了情况介绍:“6月11日5点17分,技术大队接收无名尸体一具。尸检于5点32分开始,由主检法医苏行和主检法医谢潇苒进行解剖,记录人高骞,因相关案件保密条例规定,经省厅领导特批,此次解剖摄像也由高骞协助完成。下面进行尸体情况通报。死者男性,尸长182.6厘米,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发育无异常,营养良好,体形偏瘦。尸体头面部、颈部、背部及四肢均有大面积烧伤痕迹,全身烧伤面积达52%,其中头面部和四肢的烧伤程度达Ⅳ度,皮肤组织已经碳化,面部无法辨认,指纹也无法提取。尸体体表其余部分烧伤程度为Ⅱ、Ⅲ度不等。分离尸体皮肤表面附着物并分析可以得出,死者生前穿着白色棉质短袖上衣、深蓝色牛仔长裤,死者的鞋袜均已丢失。死者左手中握着一个金属材质的指尖陀螺,在指尖陀螺底座与叶片之间的夹缝找到了信号发射器。这个物证已经交给技术大队进行分析,照片附在电子版报告中,大家通过系统就能看到。”

郑畅用余光瞄了一眼海同深,海同深仍旧在仔细地拼装着被自己摔碎的指尖陀螺,仿佛并没有听到苏行在说什么。

苏行把尸检报告翻到下一页,接着说道:“解剖发现死者呼吸道及口腔内有烟灰与炭末沉积,同时死者的呼吸道中还有少量蕈性泡沫,推断死者被烧伤时和落水时仍有生命体征。根据蕈形泡沫的体积和尸体其他特征分析,死者死因并非烧死,也并非溺死。死者后背灼烧面积过大,但根据残余可辨认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分析,死者的后背有陈旧性刀疤,自右肩胛骨贯穿至第一腰椎左侧3cm止。根据瘢痕组织分析,受伤时间在10年左右。死者左侧肱骨有多处骨折愈合线,并有医用钢钉置入,证明死者生前曾因肱骨粉碎性骨折进行过系统治疗,受伤时间在5年以内。同时,死者胸骨剑突上1cm靠近右侧第六肋位置有损伤,根据损伤形状及周围细小骨裂线及骨痂推测,死者曾经遭受过枪弹袭击。子弹对胸骨造成了贯穿伤,但并未对身体和其他脏器造成贯穿伤,推测子弹在射入体内后尖端打穿胸骨柄,因势能不足而嵌入胸骨柄,后由手术方式取出。另外,死者的左侧第三肋、第四肋、第五肋和右侧第四肋有骨折愈合线,左腿腓骨、右腿腓骨和胫骨都存在骨折愈合线,这些愈合线的产生时间都在5年之内,精确时间为3至5年。”

海同深手中的零件掉到桌上,发出了轻微的响动,他仍旧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再次捡起那个零件重新开始拼装。

苏行虽然不清楚亓弋到底都受过哪些伤,但看海同深这反应,也已经能猜到。他把注意力转回到尸检报告上,强迫自己不去想,接着说道:“血液检查结果表明死者生前半年内没有吸毒史,但血液中检出了少量的丙泊酚残留。内脏解剖发现死者肺部肺泡有极小范围的坏死,怀疑生前不久曾有肺损伤。同时死者曾经进行过脾全切手术,心脏的心肌纤维断裂,血液呈暗红色,流动不凝,腔静脉存在少量淤血,心肺浆膜有少量点状出血,符合心源性猝死的尸体特征。其余内脏并未检出器质性病变,且符合烧伤后人体各器官代偿活动所留下的痕迹。结合死者生前遭遇,目前我们的推测是,死者是由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麻醉剂作用而引起的心源性猝死,但不能排除死者生前曾患有未达器质性病变的心脏疾病。死者心包外有瘢痕组织,是陈旧性损伤。按照死者生前几年受伤的程度来看,他的身体状况较常人来说会相对弱一些,但他的肌肉含量高,应该是有保持锻炼的习惯。同时,之前在现场附近提取到的血液已经确认是来自这名死者的,但死者面部损毁严重,身上也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物品和证件,所以现在仍然不能确认死者身份。”

最后这句话是事实,在此时也是一种极大的希望。虽然这名死者身上的伤和身高体形与亓弋几乎完全一致,但只要没有DNA,都不能确认那就是亓弋。海同深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东西,他抬起头看向苏行,语气中已带了心如死灰的情绪,平静,但绝望:“我想去看一眼。”

安静片刻,苏行回答:“可以,但不能触碰尸体。”

海同深直接站起身,说道:“你带路,就咱们两个人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