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1085)

祝缨道:“为了赶路。骑兵难得,咱们只有步卒,只好让他们坐车了。”

一百骑兵可不是能够轻易养出来的,不是给步卒配匹马就算骑兵了,再向朝廷要一百纯骑兵是不合适的。只好也“从权”了。

金良道:“也是,趁着天还没冷下来,能多赶会儿路。”

他们闷头赶路,遇到了驿馆就歇息,都是青壮,走得都很快。金良看了看祝缨的男女随从都骑着马,道:“他们的骑术倒还好。”

祝缨道:“也就赶路,从梧州上京三千里,学不会耽误事。可也当不了骑兵使,到了北地得另想办法。”随从的马都是她给配的。

金良道:“北地近胡,擅骑射的人不少。君侯到后,必能重振旗鼓!君侯那里打了胜仗,你的差使也就好办了。”

祝缨笑笑,心道:好个屁!

从京城往北,震撼又来了!又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即使有山,山也长得非常的标致,是长长的脉状,像树叶上的纹理,一条长梗、两侧的细脉规律地分布着。山下就全是平的,与南方那种山连着山、谷挨着谷的情况完全不同。

卓珏极目远望,突然明白了一些书上写的、平时不懂的话。山河形胜,不是胡说的。

祝缨对金良道:“这样平坦,一旦险隘有失,很容易席卷吧?”

金良道:“是。”

两人的心情都不太妙了,祝缨担心金良年纪大,金良道:“趁我还能动。这么些年,我也常想起当年来。京城日子美,可总不时想当年。君侯都出征了,我这又算得了什么?”

祝缨问道:“君侯当年,很是勇武?”

金良道:“可不是,我们打了许多仗。”

祝缨道:“我没见着有什么文字记载,能给我仔细说说么?”

金良道:“好啊!”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晓行夜宿。

第五日上,祝缨却下令停下休整,金良道:“不是赶时间么?怎么不走了?明天就能到北地了。”

祝缨道:“就是明天要到了,今天才要休整一下,把仪仗打起来。”

金良道:“不说都忘了,这些兔崽子,这些日子坐车坐得舒坦!”

他的兵们正从车上往下挪,对他笑道:“将军,咱们坐得骨头疼,轮番下车跟着走哩。”

金良道:“坐得骨头疼吧?明天开始,不用坐车了!都走!把仪仗摆开来!”

嘴最快的那一个被同袍们拖到角落里打了一顿。

祝缨到了住处堂中坐下,驿丞躬身上前:“食水都备下了,不知大人是在此处用饭,还是到大厅里?”

祝缨道:“就在这儿吧,给我备一桌酒席,我要请客。你帮我送一封信去。”

“是。不知您请的是哪位客人?”

“你应该认识的,本地的县丞。”

当年北地有事,祝缨很不客气地通过王云鹤往北方安排了好些学生,他们都在地方上干了数年,应该了解当地风俗人情以及近来地方上的变化了。

祝缨对项乐道:“必有你的熟人!”

项乐也露出一个笑容来,他也得到了一个出身,是低阶的将仕郎,但是有了个出身。也骑着马,穿青绿的官衣,蓄起了须,看着也像模像样了。可惜个头不高,遗憾自己南人矮小。

这天晚上,就有福禄县一个官学生姓林的飞奔过来:“大人!老师!恩师!”

他与林翁家是同族,却不是县中的富户,是大族里的穷亲戚。因是男丁,看着又聪明且愿意读书,族中就公共省出一点钱来让他也跟着读书。祝缨管着福禄县的时候,以考试论取,他考中了县学。

他比项乐大着两岁,已娶妻生子,但本人孤身赴任,妻儿都在老家。小官日子清苦,但福禄老家日子比先前强多了,也还熬得住。

到驿馆问明祝缨住处,进门便询问,项乐接了,请他进房,他见了祝缨纳头便拜。

祝缨笑道:“跑得急了吧?坐!咱们边吃边聊。”

林丞道:“是!”然后看项乐也穿了官衣,又说恭喜。项乐也笑着与他客气。

几人先叙别情,林丞道:“才见着邸报,您又高升了!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祝缨道:“先到北地看看再说吧,说起来,你与北地相近,有什么传闻吗?”

林丞道:“也不多,不过这一片都是这样。”

他们边吃边聊,祝缨又问一些当地的情况,以及官员之间的默契之类。林丞道:“起先,北地灾荒,倒是把窟窿都露出来了,疮疤一揭,倒好治了……”

自这一天起,祝缨再往北走一处就要略停一停了。她的“门生故吏”们,在这里像洒芝麻一样洒了一大把,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不少文档上写不出来的讯息。

卓珏、项乐等都做陪客,项乐与这些人熟,连苏喆、林风也能认得其中几个人,卓珏与这些人都生。但是他们听到卓珏是顾同推荐的,也是南方人,顿时变得亲切了。

不过几日,祝缨便将北地的情况摸着了一些。

北地的官员换过了一轮,新来的却也有好有坏,并不是将原先不好的罢黜了,新来的就一定是圣人了。有好有坏,还有混日子的平庸之辈,这些都很正常。但是才查过,就算是有心贪腐,面上也得好看些。

所以,北地的官员有毛病,太正常了,也是得查。

祝缨点了点头。

再说之前的账目,上一轮的倒霉蛋们扛下了所有账目的亏空,所以账面上能查的不多、库房仓储余下的更少。

北地有四州,州与州、县与县的情况也不太相同。但终归比南方那种差异要小一些,南方多山,北方平坦。单以方言论,北方一州之内的方言基本相同,南方州城的方言与下面的县说的就不一样。

倒省了祝缨现学北方方言了。

再说官军与地方的矛盾,也有兵士调戏妇女的,也有偷鸡摸狗的,但有官军驻扎的地方会更安全些。

只是没料到官员大败,四城被洗劫了。

祝缨又问流民的情况,得知是有些人往南跑,但仍有不少人是留在原地的。一是家业、祖坟都在故乡,不忍轻易逃亡,二是北地百姓也不好惹。近胡、善骑射,他们也就聚众营建坞堡寨子之类,又聚族而居。

城池被洗劫了,城池周边一些坞堡还幸存着。只要不遇到胡人大军,倒还能自保。

又过一天,祝缨遇到了第一个刺史。

刺史姓阳,与之前的御史大夫阳大夫是本家,两人不同支。阳刺史四十来岁,却长得很丑,黑、胖、矮、大小眼儿,全不像是“传说中的名门美男子”。

祝缨容色不变,她的仪仗已经摆开,向阳刺史宣示了自己的任命。阳刺史也郑重地与她见礼。

阳刺史道:“总算盼来天使了!”

祝缨道:“我亦心急如焚!”

两人坐下,阳刺史便问祝缨:“不知您的行辕要驻于何处?”

祝缨道:“自然是要往北去。”

阳刺史担心她的安全,希望她能留下来,祝缨道:“不看一看,不好交差。郑侯年过七旬尚不避凶险亲自督战,我又何敢退缩呢?”

阳刺史道:“郑侯竟真的北上了么?那便好!那便好!他老人家的威名仍在!”

祝缨道:“是啊,老人家不容易。”

阳刺史又问:“不知天使带来了多少赈济的钱粮呢?”

祝缨道:“够用的。”

阳刺史没摸着她的底,只得说:“那便好,那便好。”

祝缨道:“我耽误不得,须得继续北上,待我巡视完全境,少不得要劳动到使君。”

“岂敢岂敢,愿为天使前驱。”

阳刺史说是愿为前驱,他也不能离境北上,还得是祝缨自己走。

祝缨继续北上,又不断有学生飞奔来拜见。祝缨特意询问了一些当地“逼死人命”的案件,便知不是诬告。北地豪强有如黄十二郎的,逼死了不会有太多的人惋惜。但是有些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又盯上了一些“乐善好施”的长者。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