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歌神(1349)

作者:君不见 阅读记录

人一上万,没边没沿。

从安哥这里看过去,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人头。

体育场附近的空地上,通往附近几个方向的道路上,附近的其他空场,路边的绿化带旁边……

除了东原大学,估计这么多的外来人口,到了哪个学校,哪个学校都会头大。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买到票的,还是没买到票。

如果买到了票,他们恐怕要在这里耗上24小时。

这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安哥,都要忍不住感慨一声,年轻真好!

他真不敢这么干,待会儿参赛歌手们进场之后,他就要找地方睡一觉了。

而且今天的所有工作人员,他都准备了三倍的人力,好24小时连轴转。

“各位热心的观众们大家好!大家辛苦了!”安哥拿着话筒,对现场的观众们打了一声招呼。

“安哥好!”

“不辛苦!”

“安哥好样的,我们是你的粉丝!”

大家乱七八糟的回答,还有人趁机向安哥表白。

“安哥,我要为你生猴子!”

“谢谢,谢谢,但是这位小哥,理论上来说你没办法生猴子……”安哥抹了一把冷汗。

先不说人类能不能生出来猴子,这位小哥你是男生啊!

在外面和在舞台上,有着细微的不同,不论是面对观众的心态,还是观众们看他的心态。

“不过,看在终于有人愿意为我生猴子的份上……第一个条件,我们就请现场的热心观众来抽出来吧。刚才是哪位小哥要跟我生猴子的?来来来,站出来!你成功结束了我连续七年没有被任何人表白的悲惨历史……”

这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人群骚动了起来,每个人都向自己刚才听到声音的方向看过去,摄像机也跟着追了过去。

生物的群体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存在,每一个个体都会根据另外一个个体的反应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所以,蚂蚁的蚁群可以展现出非常复杂的智慧;海中的鱼虾,也可以利用几条简单的规则,自行组织成庞大无比,宛若拥有智慧的庞大群体。甚至还有一些程序员,会利用简单的个体,简单的规则,以及无数的个体叠加,组成所谓的“鱼群算法”,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当每个人都向这个群体反馈一个有指向性的信息时,不过短短的十几秒钟,一个人就被从人群里找了出来。

刚才喊着要给安哥生猴子的小哥,捂着脸的模样,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小哥也是一时为了好玩,没想到竟然被人揪出来了……

“这位小哥!勇敢点!我不需要你给我生猴子,我只需要你给我抽个签!”安哥哈哈大笑,“对了,今天的比赛结束之后,明天吧,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感谢你对我的厚爱……哈哈哈哈哈哈……”

随着安哥的大笑,全场的观众也跟着笑了起来。

捂着脸的小哥自己也笑抽抽了,他也不躲藏了,分开人群走了出来。

安哥还采访他:“小哥怎么称呼?”

“黄伟良,京大生物系的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是克隆。”小哥站了出来,回答的时候,虽然声音有点抖,但也算是蛮大方的。

“克隆……”安哥眨了眨眼,“那么,你们克隆猴子吗?”

“我们的研究所里确实在做相关研究。”

“这么说,你刚才说要为我生猴子……”

“我们打算把我们克隆的两只猴子,起名叫‘平平’和‘安安’。”

“妈呀,原来真的有人要为我生只猴子!”安哥这下真笑喷了。

然后他又道:“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安安’,就是我的孩子了?”

“没错。”小哥道,“如果你想要的话,‘平平’也可以是你的孩子!我可以为你生俩猴子!”

安哥又笑喷了。

全场更是直接笑翻了。

安哥发现了,现在的年轻人啊,真的很敢玩!

说完之后,小哥还非常大方地对大家挥手,接受大家的欢呼。

“你们的这个研究,需不需要经费?”安哥又问道,“我是不是应该给我未来的孩子捐点钱?”

“捐!捐!捐!”现场的观众们大声狂呼。

包括安哥在内,现场的一大半人都又笑翻了。

今天这个开场,真的又出乎预料了。

“那个,我家猴子孩儿他的另一个爸,来抽签吧!”安哥把手里的箱子举了起来。

那小哥抽出来一个卡片,交给了安哥,然后挥挥手转身走回人群里去了。

来的干脆,走得也很利落。

安哥捏着那张卡片,笑得捂着肚子:“哎呦妈呀,我今天早上到底经历了什么,早上起床的时候我还是个单身狗,现在已经是俩孩爸了,还欠了赡养费……”

看大家也笑得打跌,安哥指着校歌赛的歌手们,道:“孩儿的叔叔阿姨们,你们也别笑,你们也是我猴子孩儿的长辈,得随礼!”

说着,他打开了手中的卡片:“来,让我看看我的猴子孩儿的另外一个爹给我抽出来了什么……咦,我刚才说的这些,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误解?”

“是!”网友们又起哄。

“哎呀,算了算了……不要想太多,简单点简单点……”安哥挥挥手,打开了卡片。

旁边,一个摄影小哥把手中的摄像机怼了上去。

三个大字出现在了1号入口处的大屏幕上。

“中国风。”

这三个大字出现的时候,现场的观众们已经嗷嗷叫了起来。

“好,我们已经抽出了第一个规则,这场比赛,我们要创作一首‘中国风’的歌曲!”安哥把手中的卡片高高举起。

“好!”

“中国风,我喜欢!”

随着现在中国人文化越来越自信,流行歌曲里,也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元素。

方言、戏曲、地方戏剧、历史、民族乐器、民间音乐……

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从中国本土的文化之中汲取营养。

第1469章 要写一首能传唱的歌

“流行音乐”的定义和标准,都是由美国制定的。

典范的流行音乐,本来就是来自于美国黑人音乐以及白人的民谣结合而来。

在此前的每一个时代,美国都主导着流行音乐的变迁。

从爵士、乡村、摇滚,每一个时代,美国都是弄潮儿,领导者。

但当世界范围的流行趋向,从摇滚向嘻哈转移之后,现在的美国各种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嘻哈类的音乐,占据的榜单比例越来越高。

但世界的审美取向,却并没有完全被统一。

美国的流行音乐趋向,和他们那套喊着“黑命贵”,实际上割裂的不行的社会,以及千疮百孔的政治体系一样,再也难以像前辈一样,席卷全国,统一全世界的审美,让全世界的人奉为圭皋了。

或者,是东方的这个庞大的市场,开始“不妥协”、“不跟随”了。

连续好几年的嘻哈类节目,并没有让这种音乐成为新的宠儿,推出来的那些明星,也大多都已经不得不重新回到了半地下。

中国的乐坛,依然有自己的需求。

说中国大部分人的音乐审美不行也好,说中国人不潮也好。

反正那种骂娘diss互相挑衅的音乐,就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这个年代,音乐也是割裂的。

一些标榜创新的音乐人,特别是一些流量高的音乐人,一边喊着要做原创音乐,一边创作着,或者高价请团队创作着全英文专辑,全英文歌曲。

这些专辑看起来逼格很高,制作方里也一溜烟的英文名字,除了出专辑的人是中国人之外,似乎和中国人已经没有了任何一个关系。

事实上,这些歌曲往往出来了之后,也并没有什么传唱度或者知名度。

更像是一种刷履历的手段。

而同一时间,真正让人民大众喜欢,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疯狂传播的歌曲,却往往是中国风的歌曲,即便很多爆火的歌曲,本身词曲都俗不可耐,很没有格调,远远称不上优秀,却依然可以爆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