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到中药心声(45)

作者:姜太孙 阅读记录

再者健脾宽中,以治疾病之本。

紫苏健脾宽中祛湿,厚朴、积实通降胃气、下气消积,焦山楂、焦神曲、陈皮、鸡内金等消积化滞、健脾消食、祛除积滞;

茵陈、黄芩、黄连清热利湿;浙贝母、海螵蛸、生石膏、瓦楞粉对症治疗以抑酸兼清胃火。】

陆轩一边倾听,一边在周秉赫提供的病历本上写下药方。

“陆医生,我这病能治吗?”

见陆轩写完药方,周秉赫忍不住问了句。

“能治。”

陆轩点点头,话锋一转:“若只是简单地反流,倒是不难,只是你这还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想彻底治好,需要的时间可能有点长,具体的话,还得看吃过药后的症状存在与否。”

听到能治,周秉赫微微松了口气:“时间长没关系,我也看过不少中医,中药治本,需要的时间自然就长。”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陆轩笑着道。

中医之所以慢慢落寞,近些年才有崛起的迹象,无外乎见效慢,短时间内患者看不到疗效就放弃了,转头就扑进了西医的怀抱。

久而久之,看中医的自然越来越少。

“你先坐会,我去抓药。”

丢下一句话,陆轩起身再次走进了中药房。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这是第几次来中药房了。

抓药的时候,陆轩在想,周秉赫的病情之所以这段时间重了不少,除了没吃对药外,对医生的偏执和怨念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肝气郁滞必定犯胃。

这也是为何现在很多病,西医一直治不好的根本原因,吃药就缓解,不吃药马上就卷土重来,根本原因还是西医基本上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周秉赫存在反酸,那开的就是奥美拉唑和制酸一类的药,这些药,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自然就会出现停药就犯病的情况。

周秉赫拿着药走了,可陆轩却没有功夫闲下来,继续看病。

一上午,陆轩几乎是忙到焦头烂额,午饭都是在诊室里一边吃一边看病吃完的,下午的号,看到晚上七点才结束。

当最后一个患者拿着药离开中医科的时候,陆轩伸了一个懒腰,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坐了一天,屁股都已经麻木了。

就在这时,王友庆走了进来,“感觉如何?”

“累。”

陆轩看着对方:“但……很充实。”

前所未有的充实,一天,他感觉比在学校一年学到的都要多。

关键是学以致用的那种感觉很爽。

爽到爆的那种。

第三十五章 陆医生的朋友圈

充实?

能不充实吗?

王友庆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他虽然不是什么中医,甚至都没接触过中医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可也知道,对一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中医师来说,能够独自坐诊,而且一天内还能接触那么多病人意味着什么。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除了基本的知识意外,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临床经验。

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没有经验的医生,差距太大了。

甚至于,同样是主任医师,医术也有可能会存在天差地别。

王友庆还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进入九院实习那会,做梦都想独自坐诊,可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成为住院医师,反倒是被调到了检验科,而后又来到了卫生院,成了这边的负责人。

也许,陆轩被刘荣从区中医院赶到了卫生院,是不幸的。

可真要细细去想,陆轩却又是幸运地。

刚毕业的陆轩,在区中医院还只是一名实习生,他能干什么?

闭上眼睛都能想得到,无外乎助手,又或者直接被派到中药房抓药,至于接诊患者,想都别想。

任何一家中医院,都不可能让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独自接诊,也不可能将患者的命交到一个没有任何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手上。

很残酷,可这就是现实。

可来了卫生院就不同了,街道卫生院这边中医科基本上一直都处于停摆状态,陆轩来了,直接就成了中医科的负责人,甚至还获得了独自坐诊的机会。

哪怕一开始没几个患者,可随着陆轩的医术名声传来,来求诊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

到今天,一天时间内就有七八十号患者挂了陆轩的号。

而且,这还是因为每天有限号的缘故,不然挂号的人更多。

若是陆轩还在区中医院,可不会有这种机遇。

当然,王友庆心里也很清楚,以陆轩的本事,出名只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来到卫生院,让这个过程加速了而已。

这一瞬间,王友庆想了很多,等他回过神来时,才发现陆轩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将中医科诊室的灯光熄灭,从里面走了出来。

王友庆笑着道:“走,一起去吃饭?”

“大叔还没吃饭?”

陆轩一愣,随后深吸一口气,“不会是在等我吧?”

“算,但也不算吧!”

王友庆摇摇头道:“不过也可以这么说吧,主要是院长下午找我了,我也把今天的事情跟她反映了一下,院长让我留下来等你一会,跟你说件事。”

陆轩摆出认真脸。

王友庆想了想道:“中医科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以后每天来找你看病的患者,比起今天应该只多不少,你在卫生院这边待的话,也不是一天两天,长久像今天这么干总不行,给患者看病重要,但自己的健康同样不能忽视。

所以院长打算从明天开始,减少上下午的号量,至于加不加号,你到时候看情况决定。

不过这事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上,减不减号你自己决定。”

听到这里,陆轩陷入沉默。

他其实并不想减少自己的号,可理智告诉他,不减号不行,就他一个人撑起中医科的情况,一天最多也就只能看五十来号人。

今天八十多号人能全部看完,那是因为他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七点,整整十一个小时就没停过。

就算有助手,效率恐怕也不会提升太多。

他现在对中药房很熟悉,什么药放在哪都一清二楚,抓药根本不需要太久。

大部分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听患者讲述症状以及辨证,特别是辨证,花费的时间最长。

这个不改变,效率提升不了太多。

只能说,有助手了,很多事情就不需要他亲力亲为,这个时间,他就可以省出来,多看几名患者。

想到这里,陆轩也没坚持不减号,而是点点头:“先减号吧,到时候来看病的患者要是比较多的话,我再根据实际情况加号。”

话是这么说,陆轩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加号的准备。

最起码上午肯定得加号,下午的话他没这个打算。

下午加号的话,不只是他一个人要留在这里,负责收费的袁娜和吕蕙兰也得留一个下来。

他是一个人在甬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可袁娜和吕蕙兰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不可能因为自己要加号,就让这两人也都留下来。

虽说卫生院有自动收费的机器,看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用。

甚至于,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不会用现代化的那些机器。

“行,那我一会跟院长汇报一下。”

王友庆点点头:“走,吃饭去。”

“大叔,不喝酒哈!今天有点晚了,我晚上回去还得将今天的病例整理一下。”

“不喝酒。”

王友庆哈哈一笑,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卫生院。

晚饭比较随意,两人就在卫生院门口的面馆里解决了,吃完分道扬镳,各回各家。

公寓。

洗完澡,陆轩坐在电脑前回忆了一些今天的所有病例,视若珍宝。

脉象、舌征、辨证以及对症下药的过程,这些临床经验,对任何一名中医师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上一篇:别叫我歌神 下一篇:李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