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朕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75)

作者:吹个大气球9 阅读记录

陈光建的语气,微微开始激动起来,“现在这个生意,基本没什么人去做,谁先上手,谁就先把市场捏在手里。用小孩小子说的话,就是人气,流量,对不对?

流量到了手里,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多。就算做不到完全垄断,那三五企业,或者说三五十企业,平分全国的市场,是不是也比我们单一个工业区都有几十家工厂,全国好几千家企业,在一个市场里抢饭吃要强?”

阿献终于有点明白陈光建的思路了,“你这么说,倒是也有道理。不过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我看没那么简单吧?”

“想什么呢!”陈光建好笑道,“简单又赚钱的事情,早就被你们这些为人民服务的分完了,还能轮得到我这种人身上?麻辣隔壁的,想赚大钱,就是要做好吃苦和吃屎的准备!”

阿献的眼皮跳了两下。

也不知道是在为陈光建哪句话而触动。

陈光建看他这模样,不由哈哈笑了两声。

阿献又问道:“那你中午还叫项教授过来干什么?为难他啊?”

“能被项教授难住,那就说明这个孩子心理上还比较嫩,我把他留在身边,培养个两年,将来再放出去,就是猛虎出笼。”陈光建最近也不知道读了什么书,开始装逼,“可要是项教授难不住他,这个小孩,那应该就比较厉害了。我得想一想,以后用什么方式跟他相处比较好。二十来岁,其实也不小了。我二十来岁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场面了……”

阿献道:“你倒是挺相信项教授的水平。”

陈光建却摇摇头,“项教授能有个屁的水平,读书人,理论上呢,是能说两句的,不过实际操作起来……他要是真有本事,干嘛还来我这里混饭啊?自己办个企业、自己当老板多好!没有钱可以去贷款嘛,他一个大学老师,多的钱贷不出来,少一点几十万总能贷出来吧?”

阿献笑道:“他们这些人,张嘴就是几千万、多少亿的生意,几十万都看不上吧。”

“看不看得上,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陈光建道,“麻辣隔壁的,谁家的生意不是几万、十几万做起来的。你看阿庆楼那四个兄弟,八几年,就在那条小巷弄里支个路边摊,卖卖炒粉干,现在酒楼都有三家了。我跟你说,我这几年,也请了不少大学老师来当参谋了,接触下来,感觉全都差不多了,吹牛逼第一名,让他们帮我想想因特耐特怎么做,一个都不会!”

阿献笑着脱口而出,道:“还不如你家以前那个总经理。”

“嗯?”陈光建一愣,疑惑地望向阿献。

阿献道:“那个啊……”

“哦……”

陈光建恍然大悟,“那个……呵呵,江湖老油条,比大学老师稍微实用点吧。”

正嘀咕着,阿献忽然惊问道:“哇,你说楼下那个小孩也姓梁,该不会是……”

“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陈光建无比笃定地摆手道,“老梁不可能教出这样的儿子,他没这个水平。当年他哪怕有这个小孩一半的水平,就算出了事,我也不能放他走了。这样的小孩,家里百分百是有什么家学的,普通人家里培养不出。”

阿献听着,觉得好像也有点道理。

至少家学这件事,他是感同身受的。

只是他没学透而已。

而楼下那个小孩,显然天赋上,要远胜于他……

嗡嗡嗡!

嗡嗡嗡!

这时手里的手机忽然响起,阿献立马接起来,开了个免提。

手机那头的人,单刀直入地说道:“咱们全市县处这一级别和以上的,姓梁的人里头,家里孩子最小的也都三十多岁了。要么就是年纪比较轻,小孩子最多还在上小学的,年龄上全都对不上。县一级下面的,姓梁的就太多了,要全部查清楚的话,那得不少时间。”

阿献和陈光建默默对了个眼神,明显稍微松了口气的样子。

正要挂电话,手机那头的人又大喘气道:“不过市里有个大前年刚退休的副柿长,梁青云,他家的孩子,小孙子吧,听说好像刚考上大学。不过具体什么学校,我还不知道。”

陈光建的办公室里,前一秒才放松下来的两个人,刹那间立马又紧张起来。

“要不要我继续查……”

“不用!”阿献立马打断了对方的话,“到这里为止,今天这个事情,当不存在。”

“好。”那边把电话一挂。

阿献和陈光建面面相觑半天。

“阿献,你看楼下这个小孩……”

“我看八成应该是了……”

陈光建想了想,说道:“先不要这么肯定……反正不管是不是,都肯定不简单!”

第80章 项教授

正午时分,烈日如烤。

项友义收到来自陈光建的邀约,放下电话后半秒都不敢耽搁,就火急火燎冲到学校的停车场,坐上他新买的小宝马,直奔16公里外的叉叉工业区。

一路之上,项教授脚不离油、风驰电掣,遇车超车、见人骂人,终于赶在一小时内,准点抵达了目的地——车子刚刚开进步光鞋业那恢弘厂区的大门,厂子里宛如监狱放风的下班铃声也正好响起。项友义闻声,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刹那之间,他感到自己刚才在路上闯的每一个红灯,都是值得的!

看门的保安认得项友义,见到是大学(副)教授来了,立马神情讨好地点头问候,然后麻利地开闸放行。进了厂区,项友义熟门熟路地径直将车开到常停的位置停好。下车后拉了下车门,确实锁严实了,便顶着大太阳,匆匆忙忙朝厂子的总部大楼走去。

作为近五年来陈光建的“第八任市场文参谋”,项友义目前算是所有这八个人中,在陈光建身边待的时间最长的。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水平有多高,而是他赚钱的态度最真诚。

在他之前,陈光建还招揽过至少三个职称和履历都比项友义更牛逼的大学老师当顾问,但那三位老师实在是过于热血,书生意气得不要不要,每每总要指导陈老板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开拓新蓝海市场、升级优化发展方向,要把更多的钱投入到高科技附加值的地方,不要着眼眼前的小利,让陈总咬咬牙、吃吃苦,尝试着二十年磨一剑,做时间的走狗……

于是那仨傻逼就全都被陈总拿去磨了剑……

所以项友义在替补这些前辈们赴任,成为陈老板旗下的高级食客后,便总结和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最终琢磨出了一套战无不胜的打法。

那就是如果陈老板问他,某某事情,你看怎么做比较好,项友义绝不会像个傻逼一样马上就回答,我认为要一二三四,如何如何。而是会先确定,老板你是不是真的打算干这个?能先说说您对这件事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判断吗?如果您要做,又打算从哪里切入呢?

等等诸如此类,完全充分地把握住陈老板的心思后,项友义才会开始从陈老板已经说过的话当中,挑出他认为合适的,重新进行理论包装,为老板的想法赋予理论依据。

简单来说,就是以学术的名义,给老板下一步的花钱动作提供精神支持。用知识的力量,填充老板的胆色,告诉他,鼓励他,不要紧!亚当斯密子曰过:这么花钱!没毛病!

这样一来,陈老板如果这笔钱花到位了,那就是项教授指导有方。如果玩儿砸了,那就是西方经济学存在天然的理论缺陷,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上难以盛开出璀璨的花朵。

总之不管怎么拉扯,陈老板每个月两万块的咨询费都必须到位。

还别嫌钱不多——

要知道陈老板大部分时间根本想不起自己雇了项友义这么个人,每隔一个月能叫项教授来厂里走一趟就算不错了。项友义被陈光建招揽过来一年半的时间,除了头两个月来得还比较勤快,基本每周一次,再往后,陈光建就很少叫他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