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不存在的都市传说(1359)

作者:二进制剑仙 阅读记录

以游戏、小说和一切文艺作品为基础的角色,关于他们的准确【灵魂特征值】——那些真实的同伴的数据,以及灵魂特征值,则全都在陈宴的脑机硬盘里了。

他对大家说:

“后来的事情,我跟你们慢慢解释。”

“现在,我要先为你们每个人,找到合适的智械躯体。”

他踩着集装箱,看着黑色墙壁所在的方向,迎着凛冽寒风,回忆起这个世界的情况,只觉意气风发:

“然后,我们去干一票大的!”

(全书完)

完本感言

2年62天,355万字,这本书,终于结束了。

这辈子没做过这么牛逼的事情了。

在写完“全书完”这三个字之前,我心情很复杂,复杂了很长时间。

这本书前期挖的坑太多,后来填坑的每一天我都心情复杂。

从高强度填坑开始,填到现在,大概填了两个月多吧,在写完这一刻,忽然心情就不复杂了。

特别亢奋。

二阳之后从来没这么亢奋过。

大概是因为做了一件这辈子从来没做过的牛逼事吧。

人心情亢奋的时候,还真是口不择言呢……

说回正题:

这本书能坚持写下来,全靠大家的支持!

我还记得这本书上架没多久那会儿,我儿子刚出生,一家人还没出医院,通常都忙一整天,每天晚上他们睡着之后,我就捧个笔记本打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脑袋空了,看一看评论区,看一看这天的订阅数量,就有力气了。

辛酸是真的辛酸,但没有那时候的辛酸,哪来现在的成就呢?

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完完整整写完了一本自己想写的书,对我而言,实在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我之前已经写了很多年,但大都是为了钱去的,要么写买断,要么写保底,都是写一些自己不想写的东西。

直到这本书,终于开始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

算是给自己这小半辈子的写书生涯有了个交代。

我知道,这本书写的没那么好,让人读不下去的地方太多了,一些剧情的编排更是惨不忍睹。

实在是吸取了很多教训,在下一本书里面,我会避免这些问题。

也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读这么艰涩,这么谜语人,阅读门槛这么高的东西,实在是难为大家了……

——分割线——

我想重点说明的是这本书里没填的一些坑:

作者对故事结构的编排能力不足,所以造成了许许多多的谜语人剧情。

这本书在设计之初,是一个连贯的故事,是先有了开头,有了结尾,然后才有中间部分的剧情。

所以,很多时候,知道了后面的剧情或者设定,才知道前面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

整本书的逻辑是连贯的,设定是为剧情服务的。

所以,一些没填的坑,结合后文,或者一些世界观上的细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也因此,不连着看,很可能就会觉得作者就是个SB谜语人。

实在冤枉,我真不是有意要当谜语人的……

总之,谜语人是不好的,以后绝不能再当谜语人了,我要加倍注意才行。

——分割线——

这本书写到后半段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没什么评论,也没什么间帖了。

我通常会很慌,不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因为没有任何反馈。

没办法,只能闷头写。

这个过程的痛苦程度,实在是难以言说……

所以,在写后半段的时候,我每次看到一个正面评价,都能开心老半天。

写小说这件事啊,想要坚持下去,实在是太难了……

——分割线——

好在,在认认真真写完了一本三百多万字的书时,收获真的很大!

我得到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将被应用在新书里。

年后发书,拜托大家关注我的新作!

在下二进制剑仙,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1144章 番外一:关于“新生命”的讨论

时间:公元54202年,除夕夜。

地点:公司地球层阶,STR-56电子生物科技大学、广域神经构架学院。

研究人员:林赛·罗伯特·达尔文,万·布林墨什,以及量子神经光谱研究系各位导师和科研人员。

研究问题:在将一个碳基生命“X”的完整精神意识,进行传输至能够承载精神意识的硅基结构之后,碳基和硅基的共生体——智械人类,是否能够被认为是意识传输之前的“X”本人。

研究报告:

在为期2881年的长期跟踪调查之后,我们首先获得了一个结论——

人类的精神意识是独特的,任何“上传”或是“下载”意识的行为都会导致这一“独特”的结构被破坏,并进一步导致精神意识无法达到“上传”和“下载”之前的完整性。

也就是说,当一个碳基生命“X”的精神意识,发生了“上传”和“下载”的行为之后,“X”仅仅变成了和“X”十分相似的人——

他可能是Y,可能是Z,也可能是其他什么人。

但绝非X本人。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从脑器官的方面来看,人类的精神意识是脑的功能,脑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器官——从这方面来看,精神意识是由【脑】产生的。

从基因层面来看——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特征——外表、行为、思维和情绪等等方面,基因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产生精神意识的过程中,基因调整着我们的记忆、学习和认知功能——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和思考。

从生命的外部环境来看,文化、社会环境、语言、道德观、意识形态、逻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等……以及最重要的教育,这些同样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意识。

除了这些,还有许许多多的条件,会对人类的精神意识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人会产生的精神意识】,非常复杂,且受到许许多多方面的条件影响。

如果我们将影响精神意识的一切条件设定为变量,这些变量的数量会非常庞大。

如果仅仅是庞大的变量,我们尚且能够将这些变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结论——得出一个具体的行为。

但问题在于,这些变量的边界非常模糊——我们无法确定某个变量的出现,是否会对人的精神意识造成影响。

举个例子:

一个人看到了一只鸟,他可能不会对“鸟”这个形象产生想法,也有可能会对“鸟”的形象产生想法,这个想法的具体情况,是由这个人此时此刻的状态所决定的——

是由这个人此时此刻的脑运行情况,此时此刻的基因表达情况,此时此刻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此时此刻对外部环境产生的感悟,所决定的。

在过去的五万年里,人类文明研究总结归纳出了许许多多关于精神意识运行情况的函数方程。

通过那些方程,我们已经能够计算出一些复杂的精神意识运行状态——

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对自身进行智械改造,上传意识的倚仗。

但由于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公司的历史几经断代,历史上宝贵的知识资料几经烧毁并重铸,至今为止,我们所积累的函数公式,仍然不能对一个人进行完整的精神意识模拟。

而人类是在不断进化的,今天的人类相比五万年前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区别,即便外貌相差不大,内里已经几乎是另外一种物质了。

这就导致,如果我们要完全总结归纳出一个人类的精神意识函数,需要做的工作是不能穷尽的。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在宏观的时间轴上,永远无法通过函数,通过“将意识上传至硅基体”的形式,去延续自己的生命。

——当意识发生“上传”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死了。

上一篇:顶配替身 下一篇:小满胜万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