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不存在的都市传说(612)

作者:二进制剑仙 阅读记录

《我见过这人,说实在的这人真不错,抛头露脸给手底下的兄弟们争取福利,能做到他这样的不多了,再说了,他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他可是拖家带口啊,拖家带口还能站出来,这本身就证明他动机的纯粹性了。》

《他这套路我熟,现在靠大家,被大家抬起来之后直接翻脸,你们只管看,他这样的人一旦得了势,立马就翻脸不认人了。》

《能站出来就是好的。》

……

评论之中千奇百怪,越深的楼层,越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奇葩,各种各样的怪论。

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正经讨论,还是阴阳怪气,甚至是恶意抨击,大多数人们尚且都保持着焦虑的态度,没有几个真正幸灾乐祸的。

人们都还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人们也希望这片土地能够越来越好。

和之前不同的是,害怕失去目前生活的人变少了——亚楠市最近的动乱让彻底活不下去的人越来越多,而动乱只会引起更多的动乱,论坛接下来的几个帖子触目惊心——

《工贼猎杀计划(更新到今日8点,共571人,提供图文)(已模拟运行100次,成功猎杀模拟次数98)》

《零元购路线分享(已模拟运行100次,成功次数71,走投无路不怕死的来)》

《下城区拟定工厂黑名单(列出模拟运行中各大黑厂接下来的工作变化,帮你避雷)》

《不加入新变量之下的模拟器自然运行进程中,尚且能够盈利的行业(较少,风险大,慎入)》

《罢工激化状态下平民应如何突围(详细列出罢工激化状态下的街道封锁情况,并附上1000次模拟中罢工成功情况下的人员和资源配置)(极端血腥,不喜误入)》

……

群魔乱舞。

在所有帖子里,一个扎眼的帖子以海量的点击量频繁被顶到论坛主页。

《论模拟器本身的不科学性》

陈宴点进去,便看到了长达几万字的理性抨击。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模拟器本身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运行的,一个小小的程序指令就代表着一个人的行为,无数这样渺小的行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运转。

那么,模拟器模拟出的未来,其成立必然有一个前提——

所有人的行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不可以出错,一定必须万无一失。

但大家知道,人的行为是不确定的,人的行为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最关键的是,人不可能像程序一样完美的执行命令。

下面是我运行的3万次模拟,在这3万次模拟中,我尝试影响某些渺小个体的行为,并观察了渺小个体行为对整个社会模拟的影响。

这3万次模拟出的数据,将会成为我证明模拟器本身存在巨大缺陷,和本身不拥有现实性的证据:

……》

这帖子的主楼内容中,作者通过数据可视化图表、思维导图和大量例证,来反驳模拟器本身的真实性。

陈宴看完的时候,甚至连自己都产生了对模拟器本身逻辑的怀疑。

评论更是不忍直视——面对这些“科学论证”,很多人深信不疑,并对论坛一楼的《以统计学模型对罢工模拟器进行数据分析》表示了绝对的反驳和不屑。

最扎眼的是这帖子里的某些IP,陈宴甚至在不同两个帖子中看到了大量同一个IP地址,可同一个IP地址的言论在两个帖子里完全相悖。

第648章 【致死博弈之章】九十九:一个幽灵

人们——大多数人们,并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他们总是看到观点之后被任意改变了自身的观念,他们在面对那些看似符合逻辑又似是而非的论述时无法判断其对错,最终促成了自身盲目的跟风。

《论模拟器本身的不科学性》这一帖子被不断顶上首页,其背后并不仅仅是因为开贴者本身输出的概念,而更多是人们的意志——

人们不知道帖子里的内容究竟是对是错,他们只知道,一旦贴子的内容是对的,他们就没办法寄希望于模拟器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问题。

陈宴使用量子分身快速扫过这帖子下的回帖内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人们或许不知道谁对谁错,或许有些连论坛里的一部分单词都看不懂,甚至有些头脑混乱到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可人们中的大多数,即便是那些头脑混乱的人,也明确知道自己的诉求——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过得更好。

人们计算机终端里客户端中的无数次模拟产生的结果已经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过得好,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模拟器中模拟出的代价,是他们讨论至今的原因,也是整个游戏论坛能够扩大到如今这个程度的原因。

《论模拟器本身的不科学性》所带来的绝望是令人畏惧的,因为一旦这篇帖子里的论证成立,游戏就只简简单单是一个游戏而已,只是一个简单的、用来消遣且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游戏。

陈宴在沉默片刻之后,继续扫过接下来的帖子。

他一边看帖子,一边查IP地址,很容易发现不同IP地址所代表的社会群体所发表帖子中的不同立场——

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发表意见,这本身就无可厚非。

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站在大多数人立场上的帖子之外,还有一些挤在角落旮旯里的“猎奇”帖,这些帖子的标题就看了让人没有点进去的欲望,诸如《亚楠8710》、《水产》、《小丑》之类不知所云的帖子标题,点进去的人不多,回复的人就更少。

陈宴点进去这样的一些帖子,发现发帖人的IP大多数都在上城区,他归纳总结了这些人的动机,发现这些人大都对亚楠市议院保持有很强的信心,他们之所以使用模拟器,并非为了娱乐,而是对自家产业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估,并寻找规避的方法。

比如《水产》这个帖子里,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单词,密密麻麻全是图表,这明显是发贴者对模拟过程进行记录的某种特殊方式。

‘立场不同,目的不同。

站在大多数人立场的帖子最多。

站在少数群体——收入较高群体立场的帖子虽然不算很多,但也不是没有。

而站在亚楠市议院和几个大公司角度考虑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几乎没有,刚刚一个发帖呼吁大家相信议院的还被人喷了几千楼……这导致这一类人群的声音很小。’

陈宴心中有些感慨,因为论坛的发展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模拟器的作用也在人们的自由发挥之下产生了天差地别。

即便几乎大多数模拟的结果导向了罢工,其模拟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依然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人们或许就是因为发现了模拟过程中的真实,所以这个游戏才会火到现在这个地步。

陈宴从另一个方面想:多亏亚楠市的互联网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至今没有得到管控,所以论坛上才有这么多的观点;也多亏亚楠市议院采用税收补贴互联网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拥有了能够上网的智能手机,所以大多数人才没有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且不说议院的目的如何,互联网普及过程本身对社会的作用是好的,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

陈宴在通过服务器后台检索数据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些有趣的事——

之前那个给亚楠市续了一百多年命的、以1开头的IP地址,从游戏的上个版本更新之后,已经连续逛了论坛一整天,基本上都在仔仔细细的看帖子,而且明显能看出来是真正在看,而不是敷衍——这人看的速度特别慢,每种帖子停留的时间也长短不一。

‘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宴心中想道: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处于同一群体之中,其本身的思想理念也不能一概而论……理想主义者终究还是有的。’

上一篇:顶配替身 下一篇:小满胜万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