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259)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能收购多少就收购多少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除了公开30港元一股收购,周家杨还专门在股市上进行收购,但不能投入太多资金,现在的市场太敏感了。

“好,那我还继续联系那些小股东,汇丰的人,应该也不太可能联系上所有人,也许还有些机会。”周家杨说道。

“可以,再放个消息到市场上去。”陈志文说道:“就说如果我们获得了九龙仓的控股权,那么就会立刻开发九龙仓旗下的诸多地皮,以及会联系海外银行进行低息贷款,来完结海港城的业务,加上我这边在海外有着深厚的关系,可以吸引国际品牌来入驻海港城,总之,怎么吹怎么好就行了。”

“陈生的目的,是为了吸引那些份额非常小的小股东?”周家杨问道。

“对,九龙仓这种几十年历史的上市企业,大一点的股东其实也没多少了,主要还是无数小股东及股民,只要将牛皮吹大,让他们相信我们接手后九龙仓会更好,那就足够了。”陈志文说道。

“明白了。”周家杨点点头,随后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各方势力仍然在暗流涌动,小道消息传闻,上一任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来到了香港,也有消息说,花旗银行驻新加坡的副总裁也来到了香港,与陈志文会面了一小时,双方满意而归。

各类小道消息,让九龙仓的股价一会低至30一下,一会又冲到高位,接近60,不过低水位的情况较多,因为,股东大会的召开,其实就是收购方放弃了在股市中强行收购,而是准备借助股东大会来获得管理权,这种情况下,市场普遍还是不看好股价的。

第244章 股东大会

3月16日,九龙仓股东大会,在位于九龙尖沙咀弥敦道的美丽华大酒店举行。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个酒店位于九龙半岛,历史比较久,当时新建的时候地皮便宜,所以面积够大,有一个大型的会议厅,可以容纳大量的人,正好适合九龙仓一大堆的小股东。

九龙仓的职员正在会议厅的门口仔细的核对着股东的身份以及各自持有的投票权,今天这场投票会决定着九龙仓未来的归属,如果出了问题,他们这些小职员绝对会第一个倒霉。

除了各个股东,一些重要的公司员工、媒体记者也可以进入,此刻,几乎所有的香江媒体都赶了过来。股东大会在香江并不稀罕,即使是怡和集团召开也不可能吸引这么多媒体前来,这中间的原因自然是今天的管理权之争。

港府、马会、怡和、汇丰被称为控制香江的四大势力,虽然怡和目前似乎有点不太妙,但仍然是香江最有影响力的财团之一,这次的股东大会,是华资挑战英资中的第一巨头,想收购英资旗下最得力的公司,自然吸引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关注。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股票验证,数百位股东进入了会场,倒也不是说符合条件的九龙仓股东只有这些,还有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来了,要么不关心这种事,要么就是在其他地方关注着这里。

这也是西方公司管理层强势的地方,即使是一场股东大会,也很难招到所有的股东,除非犯下了经营的大错,不然,也很难聚集起足够的股东来威胁到他们的管理权,就连原先历史上的祁德尊,将和记败坏的差点破产,但如果不是汇丰出面聚集股东,也不可能将其赶走。

股东大会正式开始:

第一出面的,是九龙仓现任的大班,一位名叫穆尼的英国鬼佬,这位号称怡和第三号人物,但基本上不怎么出现在媒体视线前,连陈志文也只是听说过他,而没见过。

穆尼将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在麦克风面前读了一遍,去年的九龙仓,总共盈利1600万港元,而今年的一二月份,相继完成了两个项目归属母公司总利润为310万港元。

当穆尼将所有数据公布后,下方的股东们立刻开始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起来,来这里的,很多也都是熟人,相互交流一下,自然也很正常。

“各位,如果可以的话,可否让我来说几句。”陈志文也是非常礼貌的让下方的人两分钟时间,等下面声音小一点了,他再说话。

下方的人,也自然知道刚刚说话的是谁,听到陈志文的要求后,立刻都安静下来。

陈志文对准了自己前方的话筒,说道:“穆尼先生,九龙仓一家公司,足以作为全港排名前十的大型企业,为什么一年的利润才1600万港元?据我所知,现在很多规模更小的华资公司,一年的净利润,都能达到七八千万港元。”

“那是因为海港城的项目,拖累了公司的资金链,不过按照建设计划,等到了1980年,海港城项目即将完工,那么就可以为公司反向获得大量的租金。”穆尼解释道,这个问题其实谁都知道,但他也知道陈志文问这个问题,肯定不坏好心。

“一个海港城,建设了快十年了吧?”陈志文淡笑说道:“为什么效率这么低?置地集团的康乐大厦,楼高52层,也就花了16个月,为什么你们同在怡和集团门下,效率相差这么多?”

“这……并不是因为效率低,而是因为资金问题。”穆尼有些不情愿的说道:“海港城的高度虽然没有康乐大厦高,但建造难度却高的多,也需要更多的资金。”

“需要再多的资金,也不是十年还没建完的借口,十年的时间,香港市场不知道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整个九龙仓也错过了最大的发展时间,在去年12月之前,整个九龙仓的市值也就勉强十亿港元,不要说那些英资大公司,就是那几家华资,也快差不多到了这个级别了。”陈志文冷声大声说道:“十年的时间,九龙仓的股价几乎没怎么变,我想在座的各位,持有九龙仓股票,也算是一次非常失败的投资了吧?”

“是啊,亏大了,赶紧下台吧?”

“能者得而居之,鬼佬们赶紧回英国去吧。”

“……”

下方观众席上,不少股东趁机大叫起来,数百人之中,总会有一小部分人被周家杨说服,成为了反对英资的领头羊,在他们的带动下,周围的人也开始大声交流起来。

“陈生,你这话就不对了,海港城的投入差不多是20亿港元,这么多资金,就算是置地也会是同一个结局,但现在即将完工了,九龙仓手中会一次性增加一个超大型商业收租物业,未来即使靠着收租,也能一年一两个亿,加上物业价格的上涨,这才是真正的高投入高回报,陈生的年纪可能太轻了,这方面的经验还不丰富。”纽壁坚笑说道。

“但还是错过了发展的黄金十年,我星河地产,从74年开始投资物业,初始资金差不多在1亿港元左右,凭借着投资各类工业地产以及后续的一些物业开发,现如今的总资产规模,以及快接近十亿港元,手中现金就有3个亿,差不多算翻十倍吧?如果九龙仓也是这样,那现在的规模,恐怕早就超过置地了吧?”陈志文淡笑着说道,星河地产的曾经投资项目也不算什么秘密,一个记者花点功夫,其实也能找到。

“规模大小的不一样,计算方式又岂能相同?”纽壁坚嗤笑道。

“是不一样,但九龙仓在74年的时候,手中应该也有一亿港元吧?为什么没有变成十亿港元呢?”陈志文反问道。

“陈生赚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靠着地价上升而已,我九龙仓本身旗下就有大量的优质地皮,这些年来,估值也翻了几倍,只不过没有套现成现金罢了?”纽壁坚说道。

“就是因为你这种不发展的策略,才导致九龙仓陷入今天之困局。”陈志文得到自己想要的话语后,当即手拿麦克风,站了起来,说道:“各位,香港今天的商场,与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曾经弱小的华资,已经变的强大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