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262)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九龙仓真正的财富,就是这些海量的地皮了,其中很多都是货仓,直接就是商业用地,都不需要去港府那进行成本极高的“工转商”。

而1000年的使用权,其实就是土地从港府出售时自带的使用权,在数十年前的时代,土地都是1000年使用权的,但最近几十年开始收紧,变成了99年、70年、50年。1000年使用权的地皮,在如今的香港已经算是比较稀有的资产了,只有一些老牌公司才会持有部分,连曾经四大洋行的和记,也因为历史不够悠久而没有几块这类地皮。

“后面第三页开始,就是财务问题,目前海港城的项目,每年都要耗费差不多2亿港元的资金,这对九龙仓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压力,天星小轮、葵涌1号港口以及大量物业的租金,都投入了进去,但还是不太够,不过好消息就是怡和那边非常的保守,也不怎么过度使用贷款,所以九龙仓目前的财务压力还不是很大。”赵立林接着说道。

“那每年的缺口有多大?”陈志文又问道。

“差不多七八千万港元,以往怡和都是在股市融资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话,如果这一方法不行的话,那可否考虑一下从银行贷款?”赵立林问道。

“贷款也可以,不过海港城本身没有开业的情况下,一般的银行未必会敢贷那么多。”陈志文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挑选几块非核心位置的地皮出来,不要在港岛挑,在九龙尖沙咀就行了,我会拿出来与一些华资地产合作,这样也可以快速获得现金,早点将海港城开业,这样的话,整个九龙仓就能正常运营起来了。”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如果自己收购九龙仓的时候,海港城还没有开始建,同时自己资金也不是很足,那么在70年代这种黄金时代,他是不可能将海量的资金投入到这个项目中的,哪怕海港城未来可以年收租百亿。毕竟,黄金时代的黄金投资太多了。

但现在这个项目都已经快完工的,部分商场已经开始在装修,资金足够的话,也许再过一年时间就可以开业了,这种情况下,自然要让它正常完工。

至于拿出地皮与华资合作,也是类似的逻辑,九龙仓旗下这么多地皮,不可能全部自己建物业然后再收租的,怡和就是这个想法,然后把自己给拖死了。未来自己经营,只需要将后世时代广场、海运大厦等这些黄金位置地皮保住就行了。

“好,那我整理出一份清单,之后再给您过目。”赵立林点头说道。

“还有一件事,我现在持有九龙仓差不多40%的股份,我准备找个合适的时间,让九龙仓对我进行一次定向增股,将我的股权提高到49.9%,不过因为之前的收购,股价还是太高了,你放点消息出去,就说怡和集团因为失去九龙仓的控股权,想要将手中股权套现掉,但没什么人接手。”陈志文接着说道。

“好的,我明白了。”赵立林本身就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了老板的意思,这即可以打压一下因为收购战而有些过热的股价,同时还可以让怡和手中的股票废在手里卖不出去,可谓一举两得了。

第246章 即将到来的“黄金”机遇

九龙仓的收购风波,随着时间也慢慢散去,一共持续了三个月,从李嘉成开始动手,到最后陈志文得手,不少吃瓜群众也算是看的非常热闹,一些媒体报纸也开了一个页面专门跟踪报道。

不过就热度来说,比起之前陈志文收购和记,要小了很多,毕竟,第一次哪怕过程不是很精彩,但也很让人激动万分,第二次么,可能感觉也不错,但也心平气和了。

如果后面还有第三次第四次,可能就很平常心了,过程也都熟悉了。

在赵立林挑选出3块位置中等面积也中等的地皮后,陈志文便邀请了李嘉成、李兆基、郑宇彤几人前来喝茶,随后商量着合作计划。

原本陈志文的计划是准备将几块地皮分给他们,至于谁要哪一块,几人自己决定,不过李嘉成提出干脆大家一起组建一个合资公司来开发这些地皮,股份的话陈志文作为地皮持有人,获得50%,李嘉成得20%,李兆基与郑宇彤各15%。

这几块地皮先注入合资公司,随后利用银行贷款,来支付给九龙仓,因为九龙仓现在也需要资金来发展海港城。随后的开发,由建筑公司先行垫资支付,合资公司支付少量现金,只需要快速建设其中一块地皮,等到这块地皮上的物业达到可以预售的时间,就可以快速获得大量资金,然后开发其他几个地皮,等到所有项目都到了预售时间后,再回收资金,结清建筑尾款及银行贷款,剩下的利润再按照几方股份来平分。

这个计划相当的激进,过程中只要出了一点问题,就可能出现亏损。

李嘉成则是当场以笔纸为大家算了下利润,并保证这几个项目可以获利5000万港元后,陈志文、李兆基、郑宇彤才点头答应下来,由他来负责所有的事情,他们几人则是提供适量的资金(地皮)以及银行的信贷。

签下合同后,几人快速成立新合资公司,土地注入后的一星期,九龙仓收到了合资公司8000万的资金,这是用于购买3块地皮。

赵立林收到资金后,立刻开始了海港城项目的加速计划,之前因为九龙仓收购战的爆发,怡和几乎停了海港城的建设,现在资金到位,立刻开始24小时的开工,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海港城开业。

而得到消息的陈天福,也跑了过来,找到儿子说道:“阿文,九龙仓的地皮,为什么跟李嘉成那些人合作?我这边或者星河地产都可以啊?”

“老爸,你的资金,应该要到8月份才能回收吧?”陈志文笑了笑问道。

“对,中环与金钟地铁站物业项目,要到8月份才能预售,现在房价涨的太快了,我估计,扣掉税收、银行贷款,净利润还能有2个亿港元,这可真是血赚啊。”陈天福笑着说道。

陈志文说道:“九龙仓的海港城,我非常看好他的未来,但是现在它还没有开业,每年都在吸九龙仓的血,所以我必须以最快速度将它完成,这样一正一负,九龙仓就能恢复香港十大财团之一的真实地位了。”

“这个理倒也行,那等到我手上项目结束,差不多下半年,我们再一起开发九龙仓或者和黄的地皮,你的星河地产,手上的好几个大项目,也差不多那个时候可以预售吧,正好我们资金也都充足了,又有地皮,再赚个几亿,轻轻松松。”陈天福想了想说道。

“行,到时候再说。”陈志文点点头说道,现在从李嘉成等人手上拿到的钱,倒也够海港城维持个半年了,半年后的话,也是还需要一些资金的,到时候如果还需要开发地皮,利用自家的资金自然更好。

……

时间很快就到了4月。

亨利摩根再一次来到了香港。

“艾瑞克,恭喜你又收购了香港的一家大公司。”刚见面,亨利摩根便大声笑说道。

“请坐,美国那边也很关注香港的商业?”陈志文淡笑着示意道。

“洛杉矶时报报道了你收购香港本土这家名叫九龙仓公司的事情,也提到了怡和,其实怡和集团,在美国也算有一点名气的,他旗下的置地公司,曾经被评为全球三大置业公司。”亨利摩根笑说道。

“那是因为欧美很少有这样的置业公司吧?”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欧美天生的房产税政策,就限制住了地产公司的无限扩张,美国本土也有大型地产公司,但一般都是开发即出售,持有的也有,但规模都不会很大,而香港这边的置地,可是持有大量价值非常高的物业,如果只看置业这个领域,置地的规模在全球的确能够排的上号。

“也不能这么说,其实美国也有很多人持有大量商业写字楼,不过不会放在同一家公司旗下,可能也是出于低调的考虑吧。你也知道,这是一个隐藏财富的最好方法。”亨利摩根笑着解释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