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37)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陈志文其实也知道这个重要产品,但这玩意也只有西门子、通用电气等玩家能够插手,RB也是后来进场的玩家。显然,德国的一些大公司,已经在开始使用PLC了。

不过这种设备适不适合香港,还需要看情况,设备再好,如果坏了不会自己维修,还得从德国请工程师过来,那效率还不一定比得上用这些半自动化还需要人工操作的设备,还能带动香港的就业呢。

“那我下午将手上的事情安排一下,晚上就做飞机去德国。”秦志豪说道。

“那辛苦了。”陈志文笑说道。

“为了公司,都是应该的。”秦志豪也笑着说道。

红牛的产品比较单一,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产能问题,而美的就不一样,产品有几样,市场虽然也有,但远没有红牛这么顺利,毕竟一个是一种新产品,另外一个则是与各种老牌王者抢夺市场份额,技术还不如人家。

雷盛利也将美的几个业务的情况重点汇报了下,发展最顺利的就是电风扇业务,从RB采购回来的电机生产线已经到位,在RB工程师的帮助下也顺利将产品做了出来,加上电风扇的很多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成本降到了非常低,同时因为采取低价策略,很受亚洲国家客户的欢迎,特别是现在亚洲还是夏天为主。目前,美的电风扇的产能已经高达一天3000台,好在电风扇的生产主要就是组装,现在香港市场上有的是失业的人。

不过风扇也是季节性产品,到了9月就市场会立刻萎缩,雷盛利也不敢拼命扩张。

另外一个重要业务收音机,随着全球积极地恢复,海外订单也逐渐恢复了正常,但上限似乎也就这样,陈志文这个老板也不愿意将资金花在这个领域,倒是跟丰田的汽车收音机业务已经开始供货,不过受限于丰田新车新生产线初期产能不足,目前出货量还是很低,而业务团队也凭借着丰田供应商的身份,开始与本田、日产接触,虽然才刚开始,但这两家汽车巨头也没有拒绝,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另一方面,陈志文在意的电视机领域,雷盛利也亲自去了一趟湾湾,与RCA的业务部门沟通后,拿到了几百台彩色显像管,目前研发部门正在根据显像管来研制属于美的的彩色电视机,估计要到明年才能完成。

最后就是冰箱与空调业务,除了中东有一点市场,在其他地方包括香港,都没什么进展,正常价格较贵的电器,没有知名度基本上很难卖出去,陈志文的计划也就是借着中东的市场,来测试一下自己产品的质量。

实际上,不说刚刚收购的fedmart,只要在美国多花点钱宣传及运作一下,将美的冰箱与空调送进去并不难,但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后续的费用就太高了,更重要的是,这是砸了自己的牌子。中东的环境恶劣,如果自家产品在中东出现问题后,香港这边会立刻根据原因整改,直到故障率降到非常低的时候,才会试水欧美市场。

“你是说,中东的业务团队,走了十几个人?”虽然业务发展都在陈志文的预测范围内,但刚刚却得知中东那边人走了不少。

“对,负责沙特的业务经理离职沈维涛,连着带走了手下十几人,他们一起去创业了。”雷盛利有些尴尬的说道。

“创业,做什么?也是在中东做生意?”陈志文感兴趣的问道,现在的中东,就相当于后世内地贫困村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拆迁,手里的钱实在是太多了,跟欧美有钱人不一样,这些人有钱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眼光的人都可以分一杯羹。

“是在中东,”雷盛利说道:“沈维涛在中东开了一家家庭政务公司,专门负责给有钱的中东家庭培养佣人,这些佣人其实就是菲佣。”

“菲佣?这倒是个好生意。”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他之前想到了中东那边肯定缺商品,但服务其实可能更缺,有钱之后也需要生活,一样有吃喝拉撒与日常起居需求。

而现在的情况,可能是中东的这些土豪都没想到自己可以请个佣人,因为现在境内几乎所有人都有钱,但最高明的商家是告诉消费者需要什么。

显然这个沈维涛就做到了,曾经的销冠,真的很有眼光。

第48章 星河贸易

“既然能自己创业,那也算是好事。”陈志文淡笑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我这次去美国,跟一家连锁超市的老板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他们会给我们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订单,我这边负责在香港或者附近的亚洲地区进行采购,寻找物美价廉的货物,所以要准备成立一家贸易公司,就叫星河贸易。

你们可能也知道,香港很多大公司旗下都挂着一家甚至几家贸易公司,但他们那些公司都是小打小闹,我这次是准备做一次大的,这家贸易公司的定位是为全球的连锁超市提供优质商品,我也会投入很大的资源进去。

不过现在初创期间,也没什么人,从外面招聘是必然,但如果你们内部有非技术岗位的人有兴趣的话,可以申请调入,不过最好会英语,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考虑适当放人,给早入职且有点能力的人更好的机会。”

Costco未来的规模自然不用多说,光是这一家十年后的规模,生活用品的订单恐怕都能让一家贸易公司变成香港最大的出口商,而如果再能搭上沃尔玛或者欧洲那些潜力零售巨头,那贸易量足以再上一个规模,同时,他未来在香港的布局,也应该会涉及到零售业,香港本土的零售规模就不小,同时也可以以香港为中心,零售业务可以辐射亚洲其他地区,更不用说未来北方内地更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市场。

巨大的订单量,也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武器,轻工业订单虽然利润低,但在最近二十年,整个亚洲地区都会以轻工业为主,这种海量的订单会成为附近各国争夺的目标,毕竟,未来的香港去工业化是必然,而且香港这么小的地方,也不可能满足的了那么多零售超市的订单。

既然全心力投入,对人才的选择自然是重中之重,香港不缺贸易方面的人才,比如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旗下贸易公司全港第一,但最近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股价更是一泻千里,不少人都认为和黄会是香港第一家倒闭的四大洋行,陈志文自然知道历史,但现在还没有动手的打算,因为它的股价还没到最低点。

但好福利怎么着也得让一些给自己人,这一年来和黄与美的发展的很迅速,员工已经数千,管理人员也有数百,相对来说,很多机会已经没了,那么新开的贸易公司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机会,先从内部找人把框架搭起来,同时外部也招聘,毕竟内部的人,信任度总会好一点。

众人相互看了看,也都应声答应下来。

随后又讨论了一些经营细节,资金状况等问题,到了中午的时候,会议结束,陈志文带着一行人去附近的一家酒店吃了一顿大餐,这样的聚餐其实一般一个月就有一次,公司的其他员工,基本上一个季度也会安排一次,这也算是公司文化了,再者,对于普通的香港打工人来说,肉食也算不低的生活成本,能够放开大吃一顿还是比较难得的。

下午,陈志文在办公室睡了一小会,之前中午也喝了一点酒,借着困意直接睡到了3点钟。

醒来后洗了一把脸,就开始处理公司的资料,作为老板,他虽然放权,但人事与财务是不会放手的,人事自然不用说,公司中层的招聘他都需要大概了解一下,高层也都是亲自参与面试,财务方面,一定数额的花费、合同都需要他来签字,如果碰到出差又遇到很急的消费,也需要电话请示才行。

而随着未来规模变大,数字的阈值也会提高,这样既可以给职业经理人一定的权限,也会降低他的工作量,毕竟,陈志文很喜欢做事业,但也喜欢自由自在,这两者之间也需要把控一个平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