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460)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那陈先生是想让我加入美的集团?”张中谋问道,其实美的很早之前就找过他,开始是委托猎头,后来则是美的的高层亲自来找他,但都被他拒绝了,想不到,陈志文居然会亲自来。

“不是,我知道你有了创业的想法,这类人是不会甘愿给其他人打工的,所以我来找你,是支持你去创业。”陈志文说道。

这个世界上,第一梯队的人才,一般都是那些成功的创业者,第二梯队才是打工皇帝,第一梯队的人,想让他们安心给自己打工,除非走国外科技公司的路线,让CEO持有大量股份奖励,这样才有可能,不过现在的美的,不需要这样。

“你是想投资我的创业公司?”张中谋心中一顿,这可是个好事,芯片行业,哪怕最初级的工厂,需要的前期资金量也要百万美金级别,而后续的投入更高,没有足够的资本,的确难成事。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对,美国现在芯片行业,明显已经被日本芯片同行开始挤压市场,内存这一块更是一败涂地,未来步入钢铁、汽车行业的后路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工人的工作能力远不如日本,工程师的研发能力也不如,长时间下去,包括你现在所在的公司德仪在内,芯片生产制造业务都是必死无疑,可能只能剩下研发方面的部门。

不谈击败日本芯片,就说想获得一个稳定市场,那工厂就必须放在亚洲,因为只有亚洲人,才有着与日本同行比拼的潜力,华人地区的话,香港的专业人才太少,各种硬件设施也跟不上,唯有湾湾才是最适合的地方。

但芯片行业非常的敏感,香港的情况你也应该知道一些,我亲自投资的话,只会碰到一大堆问题,很多设备可能都买不到,我在香港虽然也有芯片工厂,但那也只是为了家电产业服务,或者为了一些初期的研发业务服务,没办法做大,所以我需要投资一个有能力,在湾湾,能够建起一个世界级别芯片工厂的人,这个人,就是张先生你了。”

第384章 新商业模式:芯片代工

“那陈先生能投资多少资金?”张中谋问道。

“你知道我的身价,美的现在在全球的规模你也应该大概知道,资金从来不是问题,只要你的投资计划合理,商业规划有未来就行。”陈志文淡笑说道,虽然之前《财富》对他身价的评价有些低了,但仍然是一般人不可逾越的数字。

“投资计划书,我家里就有,陈先生需要的话,我可以回去取,但也只能明天再送过来了,不如,我就简洁一点讲述一下,您看如何?”张中谋说道。

“行,反正计划书这种东西,我一般也不怎么看。”陈志文点点头说道,IT行业的计划书,真的厚如字典,动辄上百页,涉及到投资项目、规划、人员、公司结构、市场分析、客户选择、财务计划、后续融资计划等等等,这种是给专业投资者看的,陈志文可不是,他只看人。

张中谋说道:“陈先生,我听说您旗下的美的公司的电子产品,在亚洲也是找了很多电子工厂进行代工的?”

“对。”陈志文点头说道。

张中谋接着说道:“这在电子行业、纺织行业、玩具行业都已经成为常态了,但在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却没有,但凡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业品,基本上都是某家公司自己做的,芯片也是如此,目前各家都是自己建自己的芯片工厂,但问题就在于,芯片工厂与传统制造业不一样,它的起始点非常高,不管什么样的芯片,都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投资生产线,差一点的非最新技术的,也得大几十万,而且后期还需要大量的生产数量来降低成本,但实际中,大部分工厂都没有这些数量的订单,这就造成了很严重的浪费。

虽然现在在纯内存领域以及CPU芯片领域,全球市场开始统一标准,这样一来很多公司都可以采用标准件,但各行各业的要求都不一样,总是需要大量不同的定制件的,这些定制芯片,除非需求来自于行业前几的公司,要不然量不会很大,这要么造成了他们必须投入巨大资金自建生产线,并且长期亏损,要么就只能没有芯片,找关系委托其他圆晶厂。

所以我的想法是,就是建一个专门为各类公司代工生产芯片的工厂,专心专研与如何生产,如何提高良品率,其实这个良品率也是日本同行能够击败美国芯片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从事自己研发吗?”陈志文问道。

“我的目标是只从事生产,如果未来有资本了,也许可以尝试研发内存芯片,但其他芯片不研发,这是客户的事情,一个合格的代工厂,是不应该生产与客户同样的商品。”张中美回答道。

“想法的确不错。”陈志文夸奖道。

他自然早就知道张中谋的想法,后世的台积电其实就是纯粹的代工,而他的最强对手三星则是一体化的电子巨头,虽然这样可能三星的利润很高,但因为本身有手机与其他消费电子产业,这就导致了其他手机巨头如苹果的订单都是尽量给了台积电,除非是三星独有的技术,比如液晶屏幕。

这也是正常现象,如富士康专业组装手机,成为全球最大的组装代工巨头,虽然在0几年也推出过自己的手机,但并没有怎么推广,因为根本不敢做大,一旦做大了,各类手机客户的订单立马全部跑掉。

台积电就是靠着初始团队的能力、美国打压日本芯片的时机、以及专业只做生产的态度,才能成长为后世的芯片代工巨头。

“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但这里面的投入太大,而且最难的还是如何获得各种订单,要不然,后期损失会比成本投入还要高的多,再加上设备是需要迭代的,一旦开始两年没做好,后面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张中谋说道。

“订单方面不用担心,我们一起投资,我自然会安排美的给你们一些订单,至少前面几年是可以轻松活下来的,但前提是芯片不能有质量问题,价格的话,有优惠更好,没有的话,也不能比现在的美的采购价低。”陈志文说道。

后世台积电,在多方的努力下于1987年成立,但初期也是没有订单,还是湾湾政府出面,找到湾湾内部的很多电子公司,求了一些订单,要不然台积电可能都胎死腹中了。

创业,最难的其实不是成本,而是订单。

“价格与质量,我们肯定会有优势,不知道我们合作,股份如何分?”张中谋问道,如果有了美的这种大型电子公司作为客户,那么只要能控制住质量与价格,那至少前面几年都不需要担忧了。

“64分成,我6你4,如何?资金方面的投入,我们后续再算,只要有道理,多少钱我都可以投资。”陈志文说道。

“这个比例太高了,湾湾政府其实早就有了建芯片工厂的想法,他们肯定也需要在其中入股的,这个比例可能还不会低。”张中谋说道。

“这我知道,所以这个比例只是现在我们二人的比例,如果以后湾湾政府或者其他财团加入,再另算就行了。”陈志文笑说道,想一直要台积电的6成股份,那是痴心妄想,就算真的成功了,全是自己有股份的企业,根本不可能发展不起来,真要这样也能成功,他还找啥张中谋?直接就去湾湾自己独资投资了。

谈判么,自然要狮子大开口,反正张中谋也不知道自己创造的企业未来的规模会有多大,而目前的美的能够提供巨大的帮助,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未来,台积电在未来必然需要引入大量投资,这是发展成巨头的必然条件,哪怕现在自己有了六层股份,到了未来,能剩下两成就不错了。

“其实,这个投资计划,也不是我一人,而是目前在美国的数个华人工程师,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原始股份。”张中谋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