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715)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这些城市本身也是国内经济较好的城市,也算是我们最大客户所在地了,车子到了当地,就不再运输了,直接由人开走。

内地其他不在海边的城市,我们其实也不是采用运输模式的,而是直接开过去。”

“看来与欧美的确都不一样。”陈志文笑说道,欧美以及后世的内地,对新车的要求是很高的,基本上买车的时候,法规只容许车子开不到50km,实际上大部分车都在20km以内。

虽然说起来这是“新车”应该有的东西,可为了做到这一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还会额外需要几千块的成本,这部分钱自然被消费者承担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无所谓,可在目前的国内就没必要为了追求这个就增加成本了,特别的想做也不一定做的到,因为很多地方的交通,这种运输汽车的卡车根本就进不去。

“海外的市场,有没有反馈?”陈志文又问道。

“我们已经送了约200多辆去东南亚的部分国家,这个车型在当地也很受欢迎,不过目前我们产能还不够,短时间之内还是会优先考虑国内市场。”田学成说道。

“嗯,看后面内地市场的反馈,如果真的不错,那就再投资增加产能。”陈志文说道。

五菱可以说是自己打出来的第一款品牌汽车了,虽然走的是低端市场,可只要量大了,一样就是潜在的汽车巨头,后世10年左右的五菱,年销接近百万,哪家汽车公司也不敢说自己看不上这个市场。而从实际来说,面包车这种产品,算是补足了市场的一个空白,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汽车行业中杀出来,不然,这种重技术领域,是几乎不可能会有新来者的成功机会的。

“明白,陈先生。”田学成答应道。如果是一般的汽车公司,或者说是投资基金,对于汽车产能扩张这种事都是很谨慎的,哪怕短期内销量暴涨,都不一定愿意扩大产能,实在是因为这种投资太巨大了,一旦未来出现变故,那就是巨额亏损,美国的AMC在之前很多年一直也都是这样。

不过在陈志文旗下,他也知道逻辑不一样了,自己的老板,在电子、地产甚至饮料行业的规模更大,利润也更高,汽车行业,对老板来说,更在意的是成就,而不是与其他小型汽车公司一样,需要考虑各种资金问题。特别是老板在终端销售投资的资金也越来越大,目前在东南亚,已经掌控了数百个销售点,在这些地方,可没有什么反垄断法的限制,最终,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通,只会最大利益化整个公司。

四处看了一会后,陈志文便离开了这里,其实他也想真的和这些人交流一下,不过大概率这些人都已经被指导过了,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东西。

到了中午,在陈志文的要求下,所有人来到了公司食堂吃了一顿便饭,食堂内各种伙食非常丰富,可能也是陈志文过来的原因吧,这种事不可避免,在后世的时候,也一样是常态,不管是学校还是工厂,哪怕领导不来食堂,也会一样有加餐,就怕领导兴趣来了要来看看。

不过,陈志文也能通过工人们的体型、脸色来判断日常的伙食怎么样,长期吃的好与不好还是有差别的,显然,这里的工人平日里伙食也不差,汽车厂属于重工业,如今这个时代的汽车生产线自动化很差,对体力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下午时分,则是一同带来的部分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行政、采购、质量、物流等方面进行审核,陈志文自然也就不需要待在这了,他只需要知道自己的商品,是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行了,其他的,自然是自己高薪聘请的成千上万人团队一起合作负责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陈志文来到了中央直属交通部在燕京的一处办公楼,这是一栋只有5层高,风格还是有些像民国建筑,估计是在五六十年代建造,一直沿用至今。

整个燕京包括上沪,其实这样古风格的建筑还是有不少的,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里的人们更需要更多的面积来居住,也有很多外地人来大城市讨生活,房产方面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大部分都被拆了,只有小部分,被当做历史古迹作为保留了。

陈志文这些年来,也安排了不少人在国内负责购买这些类型的建筑,特别是燕京与上沪的,比如燕京四合院、上沪的民国洋房等等,买这些倒不说纯粹为了炒房,虽然这些建筑未来一栋轻松破亿,可陈志文也不会差这点钱,这些历史古迹,可以说的上是半个古董,有很强的纪念历史意义,未来也只会越来越少,如同现如今欧洲的城堡一样,也成为了很多欧洲富豪最喜欢的投资。

“辛局长,你好。”在门口,陈志文便见到了一位熟人,这位辛局长,曾经在京津塘高速公路项目上,与陈志文见过几次面。

“陈先生,好久不见了,听说您生了一对龙凤胎,恭喜啊。”辛局长笑说道。

“多谢,运气好,直接一对双胞胎了。”陈志文也笑说道,自己有龙凤胎的事情,也没有刻意保密,这种事情知道的人很多,瞒也瞒不住,再说瞒这种事情也没什么意义,孩子以后还能不上学不成,最多再安排最强的安保就行了。

“里面请,陈先生。”辛局长随后说道。

“好,请。”陈志文也与辛局长以及一群人一起进去,在路上,辛局长也为陈志文介绍了几人,算是认识一下,不过大概率,以后可能也没什么交集。

随后,辛局长也带着陈志文等人来到了一间展览厅,里面挂着大量的国内地图,其中包括铁路的、水运的、公路图,整个国家、或者各个省份的都有。

“陈生,这就是上次中央会议,定下来的无12射、28纵、30横的国道网,总长度约10.92万公里,一旦建成,整个国内的9成以上城市,都可以通过这些公路网前往任何地方。”辛局长走到一张硕大地图面前说道。

“这些都是高速公路的规划?”陈志文问道。

后世的基建狂魔,其实早在这个经济贫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着相关计划了,这也是华国独有的能力,为未来几十年规划,要是搁欧美,哪个政客也不会想那么远,考虑好现在就行了。

“不是,目前还没有确定,但里面一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肯定还是以高速为主,比如京沪高速。”辛局长说道:“还要感谢陈生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让我们国内普遍看到了高速公里的经济效益,现在国内对于建高速其实也就没什么太大问题,问题就在于这里面消耗的资金太多了,一条京沪高速,就让国家财政紧张了,如果不是陈生要投资沪杭甬高速,估计这条高速可能也还要等个三五年才能开工。”

“应该的,我来投资高速,也是双赢啊!”陈志文笑说道。

“那不知道陈先生还有没有兴趣投资其他高速公路?”辛局长似乎试探性的问道。

“其他高速?这里面这么多,难道我随便挑吗?”陈志文问道。

“从燕京出发的几条,目前已经有了规划,不适宜外方再插手了,陈生可以选择其他地方,没什么大问题应该都可以。”辛局长说道。

“那我选这里。”陈志文在地图上的长江旁边,划了一条线。

第588章 未来的家电巨头:海尔

“这是,从上沪到汉口?”辛局长心中大惊,这长度,比起燕京到上沪,也短不了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这可是之前国家提出来的最重要的“一横”高速中的重要一段了,连接着苏省、皖省的很多城市。

“对,辛局长也知道,我的妻子是汉口人,只是那里目前还不太适合大投资,不过建一条高速还是没问题的,而我也比较看好上沪周围的未来经济,投资沪杭甬高速其实也是这个目的。”陈志文轻笑说道。

其实,这也是一次小试探,第一就是这样大的工程,国内会不会给外人来做,要知道内地历史上,虽然引入了不少海外资本进入高速公路领域,但都是短途高速,或者说是支线高速,也就是80年代初,实在是没钱,且国内对于投资高速的争论还很大,才让胡应相建成了粤深高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