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742)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这一世,陈志文提前收购了天水围的地皮,也就一直放在那,顶多让自己旗下的伊利牛奶公司将那里当做基地,然后与牛奶国际公司抢生意,为香港市民提供鲜奶,其他的,就没管了。

之所以那么早就收购到手中,就是因为,陈志文早就知道,一旦自己在几个实体领域成功了,那哪怕大部分产业转移去了内地,可只要少部分留在香港,那便可以让这些成为一个新城镇的生态基础,毕竟,将工厂放在九龙、元朗,那上万人就业形成的商业优势、地产价值都是便宜了其他人,以前没能力那只能共赢,现在么,能转移走还是可以转移走的,再就是元朗九龙的房产经济起来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留在工厂都很难说。

只是,天水围想要发展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初期,因为这种造镇需要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那就是基建、住房环境、就业、相关配套等等需要同步发展,少了一个就很难发展起来,置地与和黄的资本虽然庞大,但其实这么多年来也就是在商业环境清晰对策地方发展,真到了天水围来,就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就没啥办法下手了。

能够牵头的只有政府,当政府牵头之后,很多政策落地,那大量资本就可以依靠政策,来进行投资了。

陈志文一直等的,也就是这一天了,因为港府早在麦理浩时代,就有着打造新市镇的打算,天水围也是目标之一,要不然,原先历史上80年代初的华润,也不可能拿下这么大一片土地的。

“是有这个打算了,不过这也只是初步规划,陈生也知道,这样的造镇计划,难度太大了,可能十几年下来也未必会有什么成果,但我们也还是需要去做的。”尤德说道。

在香港这么多年,尤德也知道华人资本的想法,囤积大量的地皮,无外乎就是等着升值,陈志文必然也是一样,不过他还是很钦佩,居然能够在那么多年前就买下了这么一大块地皮,如今,港府有意推动天水围的发展,也离不开陈志文,因为他手中的那块地,是天水围难得的好地方。

“那我需要做什么?”陈志文问道。

“这就与我刚刚说的事情有关了。”尤德笑说道:“香港的人工成本,是压死纺织行业的稻草,可实际上,也就维多利亚海港两边的工资较高,新界深处的工资就差多了,如果我们能够让这些纺织业工厂都迁进去,那人工成本也就降了一大截了。”

“这恐怕很难吧?这么多工厂都迁移?”陈志文皱眉说道,就是当初美的的向内地迁移,也都是靠着大量订单,硬逼着相关产业链一起转移。

“是的,纺织业虽然不算什么高技术行业,可对于人力、一些基本的基建也还是有要求的,新界深处基本上没有这些东西,重新搭建的话成本很高,且就算我们愿意,也做不到统合在一起,除非,我们都放在天水围。”尤德笑说道。

“放天水围?”陈志文心中一动,有些明白尤德的意思了。

“对,港府本身需要造镇,那么必然需要投入基建,纺织行业的基建要求也不是很高,顺便做一下不难,第二就是新市镇也需要大量人前去居住,这样就需要本土有大量工作岗位,而纺织业迁移过去,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而纺织工厂也不担心会招不到人,第三就是那边刚开始发展,人工成本可能比新界很多地方还要低,还有着大量从内地过来的人,足以将成本压到极致,或许还是比不过内地,但至少要比现在这个局面强多了。”尤德说道,这两年纺织业的问题,可是头疼了他很久,特别是如今香港处于准备交接的状态,真要是出了什么乱子,他铁定得倒霉,因此,他也需要利用一切的方法,来保证就业。

就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关注的最大问题,几乎没有之一,西方国家的总统总理,哪一个不是天天把就业挂在嘴边,经济数据也就是主要看就业率等等,实在是经济好,就业多,那治安稳定一切向好,反之就完了。

“这的确是个好想法,不得不说,港督先生能够想出这个计策,真是佩服。”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他其实之前也有类似方法,那就是让部分产业在天水围投资,任何吸引人过去,慢慢的形成人群居住地。

可理论上简单,实际操作就很难了,自己的产业怎么说也是需要部分技术的,在没人的时候迁移过去,可能会出乱子,可如果没有产业,那当地想发展,也是做梦,还涉及到很多基础投资,资金巨大,这就是一个巨大矛盾。

不过港府如果出面,迁移很多纺织业过去,那的确会带动大量人气,从而为初期发展做好准备,同时也的确能够救治这些纺织工厂,当然,也没人知道再过几年想香港的地产市场会有多么离谱,所以这个计划最终还是会失败的,可如果房价涨幅不是很高,那也许还是能持续很多年的,且,只要这第一步走出来了,加上陈志文的后续投入,那么天水围这个新市镇也就说不定真的可以出来了,不是后世那种香港的贫民窟,而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经济的市镇,虽说还是不如香港其他地方。

“哈哈,不是我想出来的。”尤德笑着摇摇头说道:“这件事对陈生也有莫大的好处,不过想要拿到这样的好处,也得付出,陈生,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第606章 共同发展计划

“什么样的付出?”陈志文问道,真的能够在天水围造镇,那么拥有5平方公里地皮的他,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且这里还有可能被打造成香港最后的工业基地,这也是陈志文所需要的,纺织业在未来肯定倒闭,但只要这次利用好了,将基础先打造出来,特别是人力资源,后面他操作就简单多了。

“港府在去年虽然有了财政盈余,但不多,也没能力投入那么多资金去天水围,所以我们只能出政策,其他很多投资,就需要陈生去投资了。”尤德顿了顿说道:“当然,商业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分摊风险,陈生如果有能力来吸引其他资本去投资,那就更好了。”

“投资可以,各种建筑都不是问题,但是道路这一块总不能还让我投资吧?内部道路倒也好说,可想发展天水围,至少要有一条从天水围通往其他城镇的公路吧?又或者地铁?”陈志文问道,就算工业准备的再好,要是去香港繁华区不方便,那绝对会发展不起来,与其他人进行互通,这是人类社会的本能,没有交通,那就啥经济也没有,人类那么多大型城市,不是在海边就是在水源边,都是有道理的。

“短期内地铁不可能的,公路的话,港府可以准备立项,但最近两三年内也很难实施。这是实话,我也需要与陈生坦诚相待。”尤德又说道:“不过陈生,九龙仓旗下的天星小轮,可以带人从港岛到九龙半岛,也可以到南丫岛,那自然也可以带人去天水围,就是距离远了点,但也完全可以购买高速轮船,虽说这样也比不过公路,但至少能够缓解一下问题。”

“这样的话,也行,只能先试试。”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造镇这样的事情,谈何容易,不将一切东西准备好,外人怎么可能过来,可一直没人来,那一直这样投资下去,压力也非常大,一旦失败,就是政府也扛不住,哪怕如今逻辑清晰,也只能小步一步一步的走,这里面涉及到的资金投入,就是陈志文都得慎重。

哪怕是后世的基建狂魔内地,在整个改开之后的四十年内,涉及到打造新城市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数的,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一些基础上,进行扩张,而不是寻找一个新地方,从头开始,这里面所需要的资源,是天量的。

“好,如果这样操作的话,只需要在天水围那边修一个大一点港口,再以港口为基础,建工业写字楼及工人宿舍,港府负责引导纺织类企业迁移过去,工人的话,就地招聘就行了,天水围那边虽然人不多,但几万人还是有的,短期内足够了,如果发展到哪一天这些人都不够,那我们也算是非常成功了,到时候就算我们不引导,那新界、九龙甚至港岛都会有很多人迁移过去了。”尤德笑了笑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