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796)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无论是基建还是地产本身,对国内的经济也是有帮助的,甚至对现在的“三角债”,都可能有好处,因为他们的付款都是很及时的,只是这种帮助还是间接的,远比不上直接找准心脏,然后做心肺复苏,这就是现在三角债问题急需的解决门路。

“内地那边的意思,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大规模插手国内的制造业,而给我们的好处,就是屈臣氏可以全面进入国内所有的城市,再也没有任何限制,不过,尽量在本地采购,另外,给供应商货款也需要及时,肯德基也是如此。”周家杨说道。

“哈哈哈,好方法啊,虽然让屈臣氏早一步进入国内了,但这么多超市,如果资金流动开来,对国内的经济帮助也是很大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早在5年前,国内零售市场对外封闭,除了深海市,其他城市,也就几个会考虑引进几家海外超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参考学习,在国内中央不松口的情况下,就算是屈臣氏,也只能在深海以外的地方小玩玩,后来,还是陈志文亲自出面,以其他利益作为交换,让屈臣氏获得了进军燕京、上沪等20个已经开放的沿海城市的机会。

在当时来说,这样的收获也足够了,毕竟,就是国内放开了让屈臣氏进入,屈臣氏也不可能一下子进军上百城市,零售超市的扩张,需要大量本土人才的培养、供应链的选择、物流中心的成立等等问题,甚至早期在70年代时,好市多的发展也是一样。

而到了今天,沿海20个城市的零售,至少小半部分都被屈臣氏控制了,特别是大润发,在各个地方都是席卷的趋势,获得了周边几公里的人群客户。正好,现在也到了该向内陆进军的时机了。

“内地那边,显然也能看出我们实际需要什么,提出的条件,也算是大家一起双赢了。”周家杨说道:“现在除了我们,沃尔玛、家乐福这些也在燕京与上沪开了店面,从我知道的数据来看,他们的收益也不错,估计后面也会开始对国内加大投资了,还有就是国内本土零售品牌,有很多聪明人也在模仿我们的商业模式,然后在其他地方建超市,也都获得了成功,如果再拖个几年不让我们进军内陆,海外品牌倒是不足为惧,可内地本土品牌,就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强劲对手了,特别是国内城市太多,至少在前面十几年,我们是没办法与竞争对手们直接交手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也别指望着我们真的能跟香港一样在内地进行垄断,这是不可能的,本土人才那么多,总会有人在零售行业做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陈志文不在意的说道。

非互联网网购,就不太可能能够控制一切人流量,太多地方了,就算金钱无限,也不可能将超市建在所有的地方,光是人才团队方面就跟不上,因此,对于内地市场,能做多大自然做多大,但也不可能指望太高,反正到了互联网时代,还会有网购这个机会。

“好,那我后面,就这样与内地一方商谈?”周家杨说道。

“嗯,可以,不过,能有其他好处的话,也要一点,不涉及直接损失内地利益的即可,反正很多市场,不给我们也是给其他人。”陈志文说道。

“好的,我明白了。”周家杨点点头说道。

第642章 浦东大布局

1992年4月,陈志文再一次来到了上沪市。

黄浦江上,一艘长约25米的游艇正在随风飘扬,陈志文与几名手下坐在甲板之上,享受着春天的微风。这艘游艇,也是和黄旗下的圣汐游艇,在香港建造的。

早在十年前,和黄收购了英国的圣汐,随后经过了数年时间,才成功的在天水围建造了一个生产游艇的工厂,主要采购来自于隔壁的深海市,香港这边也只是组装,毕竟,香港本土工业已经没了,就算有,也做不了船舶配件。

靠着和黄在亚洲的规模及关系网,圣汐游艇的生意也还不错,一年下来,也能造个四五十艘大小不一的小游艇,主打的就是内部湖泊、河流所用,深海游艇的话,目前还不涉及,一个是技术难度高,二个就是想找到合适的客户也比较难,很多人还是相信欧美的这方面企业。

内地这边,陈志文也在长江上放了一艘圣汐的内河游艇,就是考虑到方便,他的海轮,进长江不是不行,可靠边停就很麻烦了。

游艇的侧方,正是准备大开发的浦东新区,而前方,则有着大量的工人及建筑设备在开工忙碌着。

“陈生,这次我们在浦东新区的商场及7栋大厦,都是准备一起开工的,所有的工人也都是国内建筑公司的,采用24小时三班倒的模式,人停设备工期不停,除非碰到极端天气。”董有为对着侧前方的一片工地解释道。

“预期什么时候完成?”陈志文看向无数忙碌的人群,问道。

“商场一共8层,估计会在明年年底完成,其他几栋写字楼估计会在93年底,特别是酒店,五星级都比较豪华,这栋酒店又是目前文华东方旗下最大的酒店,所以时间方面,会久一点。“董有为说道。

“嗯,没关系,第一酒店,自然要做的好一点。”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文化东方酒店,早在陈志文接手置地之后,就立刻安排了文华东方酒店在国内的扩张,与屈臣氏旗下的零售超市一样,文华东方酒店也获得了在已经开放的20座城市里开酒店的许可,特别是上沪,因为与上沪市政府的协商,还可以独资,加上陈志文知晓未来的经济,各地的酒店规模都建的很大。

只不过大归大,但也是有限制的,其一,地方政府也不会容许无限扩大规模,第二就是在地价便宜的时候,建太高的大厦是很亏的,因此,除了北上广算是比较高层的建筑,其他地方一般也就四五十层,在当地其实也算是最高建筑了,且就算在北上广,也不是能想建多高就多高的,每个城市的地区都是有规划的,虽说可以协商,但没有必要,因为这个时代可投资的地方很多,能够获得地方容许的最高楼高即可。

不过浦东这栋酒店就特殊了,因为浦东新区未来的定位就是核心CBD区域,对于本地大厦,政府层面也是希望越高越好,因此,在浦东的这栋文华东方酒店,就算得上,是摩天大厦,楼层88层,高度比深海市史玉柱那一个巨人大厦还要高不少。

当然,这么高的大厦不可能都是酒店,规划也就是下面是商场,中间是写字楼,最上面30层,是酒店,因为现在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酒店房间,等未来根据实际情况,如果酒店需求量大、利润比写字楼高,那再改也不难。

“这个建筑群的规模丝毫不低于燕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待完工之后,我们置地在上沪的总资产规模,就要超过在燕京的了。”董有为又说道。

“还是比不上深海市吧?”陈志文笑说道,深海市发展的最早,是改开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在最早期的时候,陈志文并没有直接投资,因为整个深海市规模太小了,于是就让自己家老头去了。

后来84年之后,深海市有了一定规模,陈志文也收购了置地,后续,置地就开始大规模投资深海市了,地产这一块,夸张一点来说,深海市接近1/6的新写字楼都是置地的,零售方面大润发更是控制了超过一半市场,酒店也有个两成了,唯独住宅方面,置地没有碰。

“肯定是比不了深海市的,上沪与燕京加起来都比不了,不过这也只是面积,就价值的话,深海还是比不了上沪或者燕京的。”董有为笑道,虽然深海市成为了南方一个比较知名的城市,但比起上沪燕京还差太远了。

“这就需要再等个十几二十年了,未来,深海市的经济,不会低于上沪燕京多少的。”陈志文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