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441)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两种系统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实际上,牵扯的主要难度都在于复杂方程计算上。

航空发动机制造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历史比较短暂,国内是在三十年前,才正式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

当时的研究方法是,大量借鉴国外发动机的经验,甚至说,只要能够仿造出来就是成功,根本没有设计方案问题可言。

研究真正牵扯到设计方案还是在近十年。

当国内自研的航空发动机性能稳定,并能够装配到高端战斗机上,才真正进入到自研更高端发动机的阶段。

当到了自研高端发动机的阶段,就没办法再去借鉴国外方案,才会有全新的‘构造设计方案’一说。

这是个快速转变的过程,附带的体系自然就会不完善。

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牵扯到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不是容易依靠计算机模拟计算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方面,连模拟计算系统的开发都还处在论证阶段。

所以针对几种全新的设计方案,现阶段只能采用手动计算的方式进行对比。

其实还是自研高端发动机,时间太过短暂的问题。

国际上拥有垄断地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研究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可以追溯上百年,自然拥有成套的专业体系,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拥有了专业的模拟计算系统,就是专门为研究航空发动机而开发出来的。

国内则是研究的时间太短,一些体系就没有能够跟上来。

王浩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你们的几种方案想要确定哪一种更好,最好的方式还是带入大量数值去计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做解集函数推导对比,难度就实在太高了。”

“我也不知道是否能分析出来……”

他说着摇摇头。

这个回答让曾海玉有些失望,研究所为几种方案争论不休,而他们做计算却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现在就连数学第一人的王浩都没有办法?

“不过……”

王浩的话音一个转折,继续道,“如果是做一套模拟计算系统出来,我觉得可以认真的研究一下。”

“这种系统对于你们的研究应该很有帮助吧?”

曾海玉都听愣了,他下意识的反问一句,“真的?”

他说完自觉失言,马上道,“王教授,我不是质疑你,但实在太惊喜了,要是能有一个模拟系统,我们就可以多想几种方案去计算,以后就也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模拟系统的帮助,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最少能够缩短三年以上!”

曾海玉说的一点都不为过,甚至还有些保守了。

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有三大难关,一个就是提高发动机内部的增压比,第二就是增强材料的耐高温能力,最后就是解决内部部件的承力问题。

提高发动机内部的增压比是排名第一位的,而想提高增压比就是提升内部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风扇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能够有一套完整的模拟系统,对于前期的方案设计以及后期的试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就会大大缩短发动机研发时间。

一般来说,顶尖发动机的研发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的,一款最先进的发动机,用十年能够研发出来,速度已经很快了。

有了完整的模拟系统的帮助,前期设计加上后期的实验,研发速度提升三年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王浩说道,“曾教授,你也不用急着高兴,先回去讨论一下。”

“我们确实可以帮助研发一款模拟系统,但你也知道其中的难度,需要很多人参与……”

“当然,当然!”

曾海玉赶忙说了两句,“我们以项目的方式进行合作,费用……”

王浩道,“如果你们确定好了,我可以派人去谈。”

他说完补充一句,“即便能够达成合作,模拟系统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我也可以抽空帮你们看看几种方案。”

曾海玉愣了一下,随后咧出笑脸点头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

一个大型系统项目的事情,曾海玉一个人是无法做决定的,他还要回到研究所和其他人商议。

王浩只需要等待消息就可以了。

其实曾海玉说的筛选方案问题对他来说并不复杂,他当然不会去慢慢手动计算,而是做一个数学上的分析,肯定能够得到一定的结论。

但是他不想做。

即便筛选出了最优的方案,也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就像是曾海玉说的,他们可以拿出很多种方案,确定了一种方案以后,后续还要进行调整。

整个过程中会扯到很多的计算,总不能每次碰到计算的争议就来找他解决。

所以工作根本就没有意义,还不如直接研究一套模拟系统,每一次都用计算机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对于梅森数实验室有好处的,他们在完成和航天局的合作项目以后,手里已经没有大项目了。

实验室的好多人都‘闲着’,研究人员无事可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王浩就干脆说帮助做一套模拟系统,和流体力学计算有关的核心难点,对他来说已经不算太复杂的问题。

他完成了核心的数学问题,附带工作交给其他人就可以了。

至于帮助选出最优的方案,也就算是达成项目合作附带的‘赠送’了。

那只是个小事情而已。

帮助实验室找一个千万以上的项目才是大事情。

“维持一个实验室运转,实在太不容易了,还要费心费力的去找项目。”

王浩叹了口气。

……

在王浩感慨着工作不容易的同时,全球物理界的焦点,都在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测试实验上。

这是第二次测试实验,强度比第一次还要高。

来自三十七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参与了实验工作,国内也派出了一支团队参与后续的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但国际关注的焦点却是两个独立研究组,一个是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一个是格斯纳-雷尼尔的研究组。

虽然欧洲核子组织没有发布确定的消息,但很多内部人士都知道,两个独立研究组会专门负责单独能量区间数据的分析工作。

所谓单独能源区间,就是‘183Gev-187Gev’区间的数据。

之前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先一步完成了相关区间的数据分析工作,并得出区间内存在新粒子的置信度。

虽然置信度没有达到五个标准差,但只要超过一个标准差,就足以说明相关区间存在新粒子的可能性很高。

当粒子对撞测试试验结束以后,两个研究团队全部投入到相关数据分析工作中。

他们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研究组的每个人都很努力的进行工作,希望能先一步完成数据分析,确定新粒子的存在。

最终还是迪迪埃-马约尔拔得头筹,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在初始数据报告结束的第四天,就完成了区间内所有的数据工作。

他们在实验组的网页上,发布了研究成果以及确定的消息,“我们已经发现了新粒子的信号。”

“在183Gev-187Gev区间内,存在一个新的新粒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算,新粒子存在的置信度超过7个标准差。”

他们甚至对新粒子进行了解析,“新粒子,很大可能是一种全新的μ介子,质量是电子的500倍左右。”

物理界对于发现新粒子,置信度标准为超过五个标准差,七个标准差,也就代表发现新粒子的可能,超过了99.99999%。

这个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在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发布研究成果的两天后,格斯纳-雷尼尔的研究组也确认了新粒子的存在。

他们所计算的标准差为‘6.9’,同样认为是一种全新的μ介子,对于新粒子质量的计算更加精准。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