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691)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对!”

周青点头道,“我们提炼做的很精细,而且进行了三次祛除杂质的操作,里面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杂质。”

“所以,只能是锂。”

“现在玻璃内部大概有两百摄氏度,锂应该已经全部融化才对,可却出现了这么多细小的颗粒……”

“这些小颗粒很可能就是一阶锂。”

周青说着都有些激动。

汪辉也满是期待的看见王浩。

王浩认可的点头道,“确实。一阶铁的熔点上升,一阶锂的熔点也很可能会提高,你们这个实验没问题。”

眼前的实验是一阶锂存在的佐证,确实是个不错的收获。

王浩则是继续道,“不过,一阶锂是否存在,还是要提取出来才能确定。我这次来是有个新想法。”

“在和其他人讨论的时候,我们想到一个问题,电子迁跃是否会影响到电离特性?”

“我就是希望验证这个。”

汪辉和周青听的愣住了。

汪辉思考着问道,“电离特性?你是想验证单质锂?还是锂的化合物?”

“碳酸锂就可以。”

王浩道,“你们这里应该能做实验吧?不需要太精准的数据,只要能预估个大概就可以,我想知道,升阶是否会影响到电离特性。”

“那没问题。”

汪辉和周青一起点头。

他们确实没有想到验证碳酸锂的电离特性问题。

因为……

这个想法有些匪夷所思。

他们对于一阶锂的研究,都是基于一阶铁的特性报告,比如说,一阶铁元素的熔点提升,他们就加热让锂单质融化,看是否能有发现。

一阶铁的化学特性没有变化,他们就根本没想去做相关验证。

但是,说起研究电离特性……

仔细想一下,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电离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但化学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因为从化学键的角度,化学变化过程中,既有旧键的断裂还要有新键的生成,但电离仅是旧键的断裂,电离出来的离子,形成水合离子。

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所以电离只能看做是物理和化学过程,无法准确定义是属于物理特性还是化学特性。

汪辉和周青接下了工作。

……

王浩没有在实验室等结果,而是去了湮灭力场实验基地。

科技部门的代表来了。

前来的是张林和朱海平老师,张林是徐老师的秘书,朱海平老师则是科技部门的三号人物。

两人到访的目的就是想了解新技术,同时,也关心一下湮灭力场的研究,看是否和原材料生产有冲突。

他们也想和王浩当面聊聊。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技术’,一阶铁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

另外,王浩提交了一份申请报告,要求制造几十千克的一阶铁,还申请成立一个全新的小组,专门来研究一阶铁的特性。

这些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主要还是因为对外订单问题,一阶铁实现大批量生产肯定不能传出去,否则影响就实在太大了。

王浩倒是对科技部门的决定不感冒,“我们已经拥有了大批量制造的能力。如果要完全实现保密,连国内企业都不能提供。”

“我们自己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还不如干脆把消息放出去,已经完成的订单,多补一些材料就好了。”

“研究才最重要。”

“那些订单就只是几十亿美元,完全没有必要耽误研究的同时还冒风险……”

朱老师道,“王院士,我们也这样想过,但还是对新技术有疑问,主要,我们不确定生产能力。”

王浩理解的点头。

他仔细想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的设备制造的原材料,一阶铁的含量在百分之2到百分之3之间,设备还不稳定,大概两天可以启动一次,然后就需要进行检安全检测。”

“如果有其他装置配合运送原材料,设备启动一次,制造超过十吨原材料没有问题。”

“我咨询过汪辉教授,因为一阶铁含量提升后,采用一些物理手段就能大量提取,实验室提取成本也很低了。”

张林简单计算了一下,说道,“含量算百分之2,两天一次,一次十吨,就算一天五吨,全部提取……也就是一百千克?”

“只能高,不能低。”

“成本……”

“设备成本,大概有十个亿、二十个亿吧?再加上维护之类……”王浩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笑道,“我们花多少经费,你们很清楚。”

张林和朱老师对视一眼,差不多已经有想法了。

王浩则是继续道,“其实可以这样把生产和研究分离,完全可以制造一台新设备,专门用于生产原材料。”

“现在制造强湮灭力场,一台设备就足够了,我们的设备还要用于实验研究。”

“成本也不高,十亿、二十亿,卖一点材料就够了。”

朱老师轻轻点头,说道,“其实我们也考虑过,尤其是一阶铁,未来肯定会成为工业的重要材料,但你们的研究还一直在进行,现在的技术……”

“已经差不多了!”

王浩道,“朱老师,你们大概是担心技术不成熟,对不对?我们的设备是一直在改进的,虽然投入很大。”

“现在的湮灭力场强度已经超过八倍,再提升的空间也不大了。制造一台新设备专门用于生产,完全可以。”

“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朱老师犹豫着说道,“不止是技术问题,F射线……”

“不一定。”

“什么意思?”

王浩解释道,“其实,你们不用太担心F射线泄露问题,现在所使用的新技术,很可能无法制造出F射线。”

“为什么?”

“我是这段时间才想明白的。”

王浩说完停了下来。

张林和朱老师还在等着后续,结果就发现王浩不再继续说了。

朱老师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啊?王院士。”

“这个……”

王浩看了两人一眼,才解释道,“是这样的,直接原因就是内部没有反重力场。”

“从理论上来说,反重力场和强湮灭力场是同时出现的,原来的设备之所以能激发F射线,是因为有内部反重力场的‘排斥’。”

“这种现象可以简单理解为场力排斥,正因为如此,螺旋磁场强压下,湮灭力场的挤压,才会让内部反重力场强度……”

“而新技术,反重力场处在外层,非常的薄弱,内部的强湮灭力场,即便受到再大的排斥,也根本无法突破外层……”

“其实我们……”

“哇啦哇啦~~~~~……”

王浩开始仔细解释其中的原理。

他说的非常详细、非常深入,让张林和朱老师听的头皮发麻,到后来,都感觉晕头转向。

两人后悔了。

作为非专业的学者、外行人,为什么要去深究实验原理?知道结果不就好了吗?

现在……

他们感觉智商受到了严重侮辱!

终于。

门外传来的一声喊让他们获得了拯救,“王院士、王院士,你在里面吗!能进来吗!”

“请进!”

王浩意犹未尽的停下话头,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只见汪辉推开了房门,气喘吁吁的走进来,满脸惊喜的说道,“王院士,有结果了!两倍多!”

“足足两倍!”

王浩则是马上问道,“两倍,确定吗?”

“当然!”

汪辉欣喜的说道,“电离特性增强了两倍,只是粗略估计,我和周青都一致认为,数据只会更高!”

“太好了!”

张林和朱老师迷茫的对视一眼。

电离特性?

两倍?

什么意思……

他们的脸上满是不解,再一次感觉到智商受到了侮辱……听不懂啊!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