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挨老夫[娱乐圈](144)

周龙一边介绍的时候,就有央视节目组的人将提前印好的杨篱的资料,发表的论文、取得的学业成绩,还有家里的情况等等资料分发到了大家的手中。

摄影师这边也将镜头对准了这些资料,表明这些材料的真实性。

“我见你的这一篇论文里引用到了朱翼中的《北山酒经》。”一个专家随手抽出一份资料,张口问道,“这里面提到酒之于世,礼天地,事鬼神,接下来几句是什么?”

“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杨篱利索的将下面一段给背诵了出来。

见杨篱丝毫不卡壳,提问的专家脸色稍霁,“看来你还是有准备的。”

“没点准备也不好意思过来。”杨篱微笑着回答道,“让大家见笑了。”

当然杨篱可以表现的更加谦虚一些,不过这一次来被考验本来就是来受刁难的,适当的强势一些效果会更好。

因此哪怕杨篱心里发虚,还是理直气壮的很。

接下来不少专家都就着酿酒方面问了不少问题,好在杨篱有多年经验积累,哪怕不能对答如流,也能言之有物。

这么几轮下去之后,专家们的脸色已经好了很多了。

如果杨篱不是要上央视的节目,而是他们自己的学生的话,现在他们已经会毫不吝啬的开始杨篱进行表扬了。

可惜不是,所以专家们只是将舞台留给了人,没有再多说什么。

林墨之不露声色的露出一点得意来。

就算这些老伙伴们对杨篱再欣赏也没有用,杨篱的毕业论文都是他指导的,就算真的要收徒弟也应该是他,轮不到别人来抢。

专家们还是理论知识这边问的比较多,虽然能够表明杨篱的专业知识没有倒退,见识也还算广,但仅仅这样,是不可能能够让别人心服口服的。

“在酿酒这一行里,如果只有理论知识丰富是不行的。”其中一个酒业集团的代表微笑着说道,“可惜酿酒不像做菜,当场就能品尝味道,而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类积累美味。”

杨篱心里一紧,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来了。

专家老师们不会太过刁难杨篱,比如问一些他们自己也不确定的问题等等,多多少少还是看了林墨之的面子。毕竟杨篱上不上节目和他们之间没有多少利益纠葛,犯不着往死里刁难杨篱。

但是这些酒业集团和酿酒师们就不一样。

杨篱的出现无疑是从人家嘴里夺肉,还夺的又快又狠,自然要另当别论。

“酿酒的工艺流程不少,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和时间来考验他,因此我们就用另一种方式来考一考。”代表一边说,一边将视线移向跟着来的张师傅和沈师傅,“作为一个酿酒师,需要出色的味觉和见识。不同的酒有不同的搭配,有时候能够产生奇妙的反应。因此,我身边的张师傅和沈师傅分别带来了三种酒,来请杨篱先生品尝。”

听到这里,杨篱已经知道对方要考他什么了。

辨酒。

这也的确是酿酒师所需要的重要技能之一。

就像美食家需要有一条分辨各种食材和味道的舌头,酿酒师也同样需要出色的味觉和见识,最好能在不同的调酒之中分辨出大致的酒来。

酒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哪怕是同样的原料,某一项多一点少一点,味道就可能截然不同。

这个世界上有专门的调酒师,有各种口感的鸡尾酒,这些不同的分类使得酒文化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我们带来的酒里,有几种是混合了不同酒液的,也有几种只有一种味道,但是比较冷门。我们知道你年轻,所以也不会要求你全部答对,事实上这也不可能。我们只想要看看你了解多少种酒,有没有作为酿酒师最重要的素质——对酒的热爱。”

说话的人老成持重,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使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老不少。唯有一双手白皙光滑,显出了几分手艺人独特的骄傲来。

“没有一个酿酒师敢说自己懂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酒。”沈师傅也在边上帮腔,“但我想要知道,你懂的多少。”

周龙在边上听着,觉得有些不合理,“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难了,这种考验拿来考顶级的调酒师还算合格,但杨篱是酿酒师不是调酒师……”

酒的混合能够演变出无数种变化,杨篱才多大?这种题目也拿出来考验人,实在太过了一些。

这么想的人不仅仅只有周龙,边上的专家团的人脸色也不好看。

因为他们就做不到。

他们既然醉心于理论研究,自然不可能分辨出不同的混合酒来。同样的,很多酿酒师都可能只擅长其中几种酒而已,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什么酒都会,什么酒都能分辨。

青丘千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