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记忆(34)

白霖说:“我有同感。”

赵小棠举起双手,当我什么也没说。”

那一夜寝室的氛围不怎么好。熄灯前,我和白霖尽量相互开开玩笑,妄想活跃下四个人的气氛。而赵小棠一点也不配合,一如既往地只对敷脸和上网有兴趣。

宋琪琪则啥话也没说,和平时一样安静。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寝室的春天在这样的隆冬莫名其妙地来临了。

因为,与此同时,一个叫刘启的人以一种无比热忱的姿态出现在我的大学生活中。

其实,他在图书馆和我打招呼的时候,我都不记得他是谁,也不好意思问他,“同学,请问我认识你么?”便打哈哈似的一边应付着跟他的寒暄,一边在脑子里拼命搜索这号人。估计到最后,他也不知道我压根就觉得自己不认识他。

我经常接电话也遇见这种事,用个不认识的号码打给我,不自报姓名,然后说到再见,我也没搞清楚来电话聊天的是哪一位。

等到第二天我去三食堂打饭,那师傅又将勺子抖的没几颗米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昨天的神秘人就是那个捡到白霖饭卡的刘启啊。

2、

慕承和的课还是老样。

天气越来越冷,大家都巴不得缩短课间休息时间提前下课,立刻缩回被窝。但是他还是执拗地要课间休息。

离寒假还不到一个月了。很多选修课都在准备考试,俄语也是一样。所以,他教完这学期的任务后,叫我下课去他办公室拿复习资料,然后看同学们愿不愿意印出来。

他说:“复习题上有考试内容的百分之八十,让大家好好复习。”

我瞪眼,“这两张纸就有八十分?”

他微笑着点头。

我乐呼呼地说,“老师万岁!”

“你可别缩印了,带去作弊。”他补充。

“……怎么会呢。”我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去,这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个时候,人已经很稀少了。

我和他下到一楼,正巧迎面走来班上的一个同学,她似乎忘了什么东西回教室去取,看到慕承和的时候冲他点头打招呼,然后腾腾腾地爬楼地上去。

雪还在下,我撑开伞,犹豫着要不要和他一起用。

就在这时,拐角的地方有辆车过来。我的胳膊被他一拉,被迫拉上了人行道,然后撑开的伞尖不经意地刮到他的脸。

他愣了下,停下脚步,眨了眨眼睛,神色有些异样。

“怎么了?戳到眼睛了?”我紧张地问。

他用手指垂下头,揉了揉眼帘,然后抬起来看着我,又眨了下眼睛,说:“好像是隐形眼镜掉出来了。”

“啊!”我说,“别揉了,我看看。”

然后我收起伞,踮起脚尖,观察了下他那揉红眼睛。

“另外一边呢?”

“还在。”他说。

“那你别动,帮我拿着东西。”我说完,就将手里的伞和书一股脑儿全部给他,随即弯腰,借着手机的微弱亮光在地上找那只掉下来的镜片。

“算了。”他说,“挺难找的。”

“你可别小看我,我可是火眼金睛,以前发夹上水钻掉地上轻而易举就找到了。”我说着,蹲在在地上,脱掉绒毛手套,□着手指,在留着残雪的地上仔细寻觅。

也不敢抬脚,害怕那东西被我自己踩着了。

雪花一片一片飘下来,落到我的发上和肩头,然后忽然又停了。

我一抬头,看到慕承和替我撑开了伞,于是冲他笑了笑,再继续找。

“你眼睛多少度?”我一边忙活着,一边问。

“左边六百,右边五百五。”

“度数这么高啊,我两只眼睛都是五点零,羡慕吧。”

“恩,挺羡慕的。”他很配合地说。

接着,我起身,将那个透明的小塑料片捡了起来,递给他,嘿嘿一笑说:“你看,不是找到了么。”

虽说五个手指被冻得通红,我却全然没放在心上,还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的获胜者模样。

他怔忪了一下,垂头看着我的手,再将目光缓缓上移,最终落到我的脸上,最后不禁笑了,“你可真是个孩子。”说话的时候连眼神也柔和些,似乎在这寒冷的冬夜中有着穿透冰雪的暖意。

我嘟着嘴抗议,“我才不是孩子,我都二十一了。”

很奇怪的感觉,我过去总是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但是当又一次听见慕承和说我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却有种别扭劲上来了,迫不及待地想让自己跨入成人的行列。

上一篇:憾生 下一篇:世界微尘里

木浮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