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很穷[娱乐圈](318)

曾鸿影知道青山余氏往前追溯,历史极长,家学渊源,能臣清吏,大儒学者,甚至名将,都出过不少。他颔首道,“你们家确实如此,底蕴不厚,家底不厚,我都不相信。”

余年笑着点头,“对,我小时候还很惊讶,我家里怎么有这么多好东西,外公嘲笑我说,我的反应,跟我妈妈当年的反应一模一样。”

吃了两颗曾鸿影炒的花生米,余年酝酿好词句,接着说话,“我外公曾经说过,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将多少稀世珍宝占为己有,而是能将这些稀世珍宝,从一些不被人所知的角落里搜寻出来,拂去上面的灰尘,让它们得到应有的良好修缮和维护,并将它们摆出来,让世人能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我自己学历史,也意识到,文物和文献,对复原我们的历史非常重要。就像《国书》竹简,就像昌方尊,还有青铜簋。当我手里的这些藏品,能够展露一段不甚清晰的历史,能够补全一块文明的拼图时,我舍不得将他们藏起来。”

他眉目沉静,语气极为笃定,“以上,就是我想修建一座博物馆的初衷。”他话锋一变,带着灼然自信,“而且,我青山余氏数百年珍藏,我也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去做呢?”

曾鸿影抚掌大笑,“说得好,既然有心又有能力,条件也成熟,为什么不去做?年年,不管是你要把十六件国之重宝,转让给国家文物局,还是你修建私人博物馆,完成夙愿,我都支持你。”

余年笑容粲然,“谢谢老师!”说着,他给曾鸿影倒了一杯茶,“国家文物局的事情,还要老师牵线。”

“没问题!”曾鸿影应下来,又道,“文物捐赠这件事,以前有不少,但那些酬谢的钱跟文物本身的价值比起来,九牛一毛。依我看,你就别无偿捐赠,弄个友情价转让最好,不能太让自己吃亏不是?”

“嗯,好,听您的。”余年沉吟道,“不瞒着您,除此之外,其实我还有另外的考量。”

曾鸿影来了兴致,“说来听听,什么考量?”

“一是,我出让了十六件国之重宝,那么在我申请建私人博物馆这件事上,有关部门必然会开绿灯,会顺利很多。二是,如果我把东西全攥在手里,一件也不漏出去,估计上面会有动作。到时候,是福是祸不好说,麻烦肯定不少。倒不如我先一步,把十六件东西出让,卖个人情,让上面不再盯着我。到后面,也就不会有麻烦了。”

余年说得有些隐晦,但曾鸿影完全听明白了,他大笑,点点手指,“我说年年,你才二十二岁,怎么就贼精贼精的,心里拎得这么清楚?”

说完,他又有些心疼余年。如果余年的外公外婆,或者父母尚在,哪儿需要他小小年纪,就要逼着自己思虑如此周全?

余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外公教的,财不露于人前,如果必须要露,那就要想好保全的计策。这种时候,出让一小部分,才能保全大部分。”

曾鸿影活了几十年,明白余年没明说的话——真等到上面盯死了,直接要求,让他将所有的东西都捐出去,想再挽救一二,就真的晚了。

他没再多话,只认真道,“你放心,这出让这十六件国之重宝的事情,老师帮你联系处理。”

余年心里绷着的弦松了两分,“辛苦老师了。”

而在网上,余年和谢游一起出现在思宁公馆的新闻没掀起太大的波澜,另一个话题的讨论热度反而飞快地涨了起来。

原本关于“余年买入数件文物,可能会如何处理”这个话题,只在评论区里被讨论了几轮,但没想到,第二天,也就是三十一号的一大早,话题就被买上了热搜。加上余年自己的热度就没降过,一时间,#余年文物#这个话题,直接顶上了热搜榜第一。

开始时,粉丝和路人都抱着轻松的心态,脑洞大开,隔空给余年出主意,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但没多久,讨论的风向就明显变了味儿。

“——我自己买的东西,还不能自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了?余年摆明了就很懂古董文物拍卖的行情,一看就是准备把东西屯着,等市场好了再脱手,赚一笔大的!谁还嫌钱少?那些道德biao,动不动就开口说无偿捐,钱不是你的你不心疼!”

“——说实话,文物贵重,特别是像竹简这种,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都非常大,不管从哪个角度,我都认为,余年应该从大局出发,把东西捐出去,这才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最正确的做法@余年,你考虑考虑。”

“——真是服了这些键盘侠,张口闭口无偿捐赠,这是道德绑架吧?有本事你拿钱去找余年买,买了再拿去无偿捐了啊!”

苏景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