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驯(249)

作者:Klaelvira 阅读记录

周达非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当夏儒森痛惜地说出“我只是不希望有理想的孩子还没成长起来,就被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迷失了方向”时,他指的极有可能就是刚刚离去的沈醉。

丁寅说过,夏儒森对沈醉非常偏爱——这点周达非很能理解,每一个导演都会偏爱沈醉这样的演员,何况一手把他栽培起来的夏儒森。

但这一刻,周达非却有点想要反驳夏儒森。

或者说,周达非希望自己可以反驳夏儒森。

而他最终能否反驳,将完全取决于裴延神神秘秘的新作《左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在《春栖》片尾的最后一行字向上滚动直至消失时,周达非无比清晰地发现,自己对《左流》是有所期待的。

周达非不想看见自己喜欢的演员沈醉走上真正的歧途;但更重要的是,在认识到裴延曾经的天赋异禀后,周达非对如今的裴延感到物伤其类。

他在理智上认为夏儒森是难以撼动的泰斗,情感上却并不希望裴延输得太难看。

《春栖》之后的两部电影,周达非都没看过。这两部电影都是典型的文艺片,上映的时候周达非正被裴延捆在身边,连逛个书店都有人跟着,更别提看电影了。

两部电影中的一部改编自十年前大热的经典小说,据说比原著精良不少;另一部则是环保题材,比较容易引发共情。

以周达非的眼光来看,这两部影片固然算得上优秀,但并未完全达到大师之作的水平。换言之,这种类型的电影,周达非是不会一次又一次把它翻出来重温的。

第三部电影放完,周达非已经基本认定本届的获奖影片大概率会是《春栖》。他再次生出了时无英雄的悲怆感,他希望看到的银云奖是神仙打架,而不是整体式微。

轮到《左流》开场的时候,周达非其实已经有点困了。他看了一整天的电影,刚刚利用中场休息吃了份意面,眼下正是饱着的时候。

但一开场他就清醒了。

裴延是把控节奏的大师。真正一流的节奏感并不是密集的事件堆积、夸张的情节冲突,而是波澜不惊下矛盾与欲望的暗潮涌动。

这次裴延一反常态,没有拍摄他擅长的大场面,而是用平实朴素极具美感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山镇里的少年在惯似平常的生活中如何一步步走向绝望:在裴延的镜头下,沈醉连爆发都是静美的,而最终归于寂灭。

还有山谷的云,雾蒙蒙的峰,灰调下的春意盎然,清凉却充斥着欲望的夏季...周达非很困惑地想,裴延到底是怎么能允许自己拍出《沉睡小火车》那种电影的?

如果他周达非有能力拍出《左流》,他会一把火烧了其他所有黑历史。

《左流》是四部电影里最短的,只有不到两小时。它的叙事很平和,然其间暗示的矛盾冲突和人性却极为复杂,放映结束后全场静寂了好一会儿。

最后还是夏儒森带头鼓了个掌,四面八方才渐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达非这次也在认真鼓掌的人之中。他忽然觉得,自己当初骂裴延的那句话并没有错。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是因为曾经的裴延没有选择去做一个英雄,才会让他以竖子的身份为众人知晓。

《左流》结束后是投票环节,之后是一段相对较长的休息时间,晚上九点颁奖典礼会正式开始。

周达非投完票出来,找了个场内的咖啡馆坐着。里面人不少,一张桌子上坐了五六个天南海北拼在一起的电影从业者或爱好者,是绝佳的八卦社交场所。

周达非在这种场合一般不高谈阔论,这里的话题中心除了自我介绍,便是猜测今年的银云奖会花落谁家,也有人愿意自曝刚刚投了哪位导演的票。

聊着聊着,咖啡馆里似乎有人认出了周达非,毕竟早上燕名扬那一嗓子喊得确实有点儿响。

咖啡馆里闹哄哄的,暖气开得比别的地方更充足。周达非渐渐觉得燥热。

这里有至少一半的聊天内容都是围绕着裴延的。大家对《左流》的看法不尽相同,可裴延从来都是人群讨论的焦点。他的年纪、相貌、行事风格...所有的一切都让裴延与泯然众人无缘。

周达非不想被人问到自己看好哪位导演,索性趁没人注意的空档偷溜了出去。从咖啡馆里出来,他耳畔清静了些许,心却没能同步安定下来。

周达非一向怕冷,所以穿得很多,走了几步后浑身上下还是泛着令人焦躁的热气。

周达非看了眼时间,离典礼开始还有一会儿。他想了想,见二楼没什么人,便去了那里的洗手间,打算把毛衣和秋裤脱下来,拿袋子装着放进寄存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