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驯(254)

作者:Klaelvira 阅读记录

裴延这话说的时候很痛快,说完后自己却也是骑虎难下。他生性倨傲,打算强行晾着这干巴巴的场面,不管不顾地直接下台。这时候,嘉宾席上的夏儒森却忽然拿起了手边的话筒,声音洪亮清晰,“我也投了《左流》。”

夏儒森话音刚落,观众席还在一头雾水中,燕名扬已经率先反应了过来。他立刻拿起自己的话筒,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接了句,“我也投了《左流》!”

观众席的滞后反应渐次爆发了起来。在不知哪里有人扯破嗓子喊了句“我也是!”后,观众席此起彼伏地响起“我也投了《左流》!”、“我也是!”、“我投了《春栖》!”

场内激情澎湃的叫喊声如潮水般涌起,很多发自内心热爱艺术的人根本不吝于表达自己对钟情作品的热爱。

周达非也坐在喧闹激昂的人群之中。尽管早已知道夏儒森对裴延才华的激赏,但当夏儒森真正说出那句“我也投了《左流》”的时候,周达非仍旧是无比惊讶的。

裴延也会自己偷偷摸摸在家里看《流苏》,可裴延从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出一丁点儿对它的赞扬。自古文人相轻,大抵都是如此。

可是夏儒森略有不同。周达非能感觉到,比起《左流》的失败,夏儒森更愿意看到《左流》的成功。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裴延终于开始真正展露自己的才华,也意味着沈醉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异禀。

场内的尖叫声久久不歇。周达非可以很明显地从声音中辨别出:投《左流》的人是最多的。

周达非的位置很好,他往台上看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裴延的神情是有所触动的。

裴延并不像他人以为的那样——或者说并不如他自己宣扬的那样,对观众的看法不屑一顾。

这是个很考验主持人控场能力的场合。待观众席的叫喊声稍稍平息下来后,主持人立刻举起了话筒,“看见这么多人都投了您,裴导有什么感想吗?”

裴延这会儿倒是谦虚了一下。他淡定道,“还挺惊讶的。”

“哦?”主持人有些奇怪。

“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跟我审美相似。”裴延说。

“.........”

裴延领完最佳剪辑的奖,银云奖的颁奖典礼进程已经过半。等真正揭晓最佳导演的时候,观众的情绪反倒已经没有那么高涨。

来现场的观众不乏圈内人,多少能猜到结果或许在典礼开始前就已经透露给了嘉宾。裴延今晚如此高调,想必对结果极不满意。

事实上,最终的结果不仅出乎裴延的意料,也是出乎大部分观众的意料之外的。

颁奖前,大部分人猜测的都是《左流》或者《春栖》。当晚奖项揭晓后,现场寂静了三十几秒,随后一片哗然。

很快,这场舆论从场内蔓延至网络。

尽管《左流》还并未公开上映,可当天现场观影的人给出的评价普遍极高,很多人将其形容为“裴延颠覆形象的自我突破”,也有少部分了解裴延少年经历的人颇为感慨地表示“裴延终于交出了一份对得起他自己的答卷。”

银云奖向来是文艺界最具分量的电影奖项,每一届的得奖片都会获得巨大的曝光和认可度。可这一届占据大部分眼球的却反倒不是得奖片,而是夏儒森那句“我也投了《左流》。”

颁奖仪式全程现场直播。从夏儒森开口的那一刻起,这句话便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轰动,连带着夏儒森说话时的截屏以及裴延毫不掩饰的自信一起成为了讨论的中心。

当时网络上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今年的得奖片会是《左流》还是《春栖》,顺便八一卦夏儒森为什么会开这个口:到底是《左流》过于优秀,还是裴延和夏儒森多年宿敌诡异和解了。

就在网络上的舆论逐渐发酵时,结果揭晓了:最终获奖的是谁也没想到的《蓝天之下》。

舆论顷刻躁动起来。

最佳导演是银云奖的最后一个奖项,颁奖典礼于晚上十点五十正式结束。

十一点十分一位参与现场的专业影评人在个人专栏Po出了名为“我也投了《左流》”的长篇影评,以评价《左流》为主,顺便点评了本届入围的其他影片和各奖项评选。

其主要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左流》落选本届银云奖,比当年《沉睡小火车》获得金翎奖更加荒谬——二者都是电影人的耻辱。

“.........”

这位影评人用词犀利而客观。尽管网络上对裴延及其电影的评价参差不齐,但伴随着影评被转爆,“我也投了《左流》”这句话迅速被顶至各大媒体的头条。

如果不是因为第一个说出这话的人是夏儒森,这场舆论风暴十有八九会被归成裴延花钱做的宣传,目的是为影片正式上映造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