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春(133)

作者:猫大夫 阅读记录

他听完笑了。

蒙其蕊才念叨着妻子怎么还不回家,就镇上那两条街有什么可逛的,话音刚落,妻子就拖着满满一个买菜车的菜回来了。

陆偃和季子游连忙从沙发起身。

“陆老师来啦?”庄孟霏进屋后笑眯眯地打招呼,“这是陆老师的朋友吧?”

“这是季子游先生,是空乘。”蒙其蕊上前迎接,拉着买菜车往里走,埋怨道,“怎么才回来?这太阳都下山了,做好饭不得天黑啊?客人要饿死了。”

她不好意思地笑,解释说:“在街上遇见月芬了。她听说陆老师来,高兴得很,还怪怎么没提前告诉她。陆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回邕浔?月芬说她今天家里来亲戚了,走不开,明天一大早就回村里,想见见你。”

陆偃正是不愿兴师动众,才将此行仅告诉蒙其蕊一人,他现在听说早已住去镇上的马月芬要回来,不禁怕麻烦,答说:“我等会儿发微信和她说吧。”

“好。”庄孟霏看向季子游,对他微微一笑,招呼道,“你们先坐,我这就去做饭。我买了烧鹅和手撕鸡,都是现成的熟菜,再做个糖醋排骨,炒个青菜就能上桌吃饭了。很快的。”

说完,她往客厅里看了看,似乎才发现买菜车不见了,尴尬地笑了笑,快步往里屋去了。

季子游看她的气度不凡,与刚才在小广场遇见的两位大姐大不相同,趁着夫妻二人还没回来,坐下后对陆偃悄悄评论道:“她是春圩小学的老师?看样子,当老师的气质就是好。”

陆偃忍俊不禁,小声说:“她是宋衿的师姐,也算是你的校友吧。”

季子游听罢瞪圆了眼睛,压着声量问:“以前来支教,就嫁到这里来了吗?”

“是也不是吧。蒙校长以前是市里的,后来回这里当校长以后就不再出去了。”陆偃说,“婆婆老家在这里,从前丈夫还在的时候,夫妻两个跟着蒙校长的大哥在县城住。后来丈夫去世了,她非说住不习惯,要回村里。这块地原本是婆婆家的祖屋,家里亲戚都走了以后,房子没人住就塌了。她说要回来,蒙校长的大哥就给她起了房子。蒙校长他们是后来才回来的。”

季子游这才发现,这夫妻二人都不姓“岳”,原来因为他们原先都不是春圩村的人。

第88章 春暮-5

在庄孟霏回来以前,季子游听蒙其蕊与陆偃谈天说地,似乎近来遇见的件件都是好事,就算有难处也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日子过得没什么可担忧的。

可是,等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有了妻子“拆台”,季子游才发现那只是蒙其蕊好面子,报喜不报忧,而他看陆偃的反应,恐怕这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蒙校长最近一次遇到烦心事,就发生在前天。

春圩小学的校门外有一棵种了十几年的桑树,最近村里计划再修一个停车场,要把那棵桑树砍了,蒙其蕊为此和村长大吵了一架。

此前陆偃他们开车路过小学时,季子游就觉得那棵桑树的位置有点奇怪。它被种在一个废弃的篮球场旁边,篮球场和周围修缮一新的学校形成强烈的对比。

现在季子游听他们三人说起砍树一事,才明白那棵树的来龙去脉。

原来,春圩小学最开始的校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教室原本在那棵桑树旁。那棵桑树,是宋衿第二次来春圩小学支教时种下的。

宋衿和他的同学们第一次来春圩小学的时候,便发现这里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欲不高,几乎没有兴趣上课,也常常逃学。在短暂的社会实践过后,宋衿他们回到学校里,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他们想到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教孩子们养蚕。

宋衿是教语文的,他让孩子们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每天写观察的日记,谁能把蚕宝宝养好、把日记写好,就会有奖励。养蚕自然需要桑树,那棵树就是他花了不少精力才从村外移植过来的。

他的方法很管用,不少孩子的兴趣回到了课堂上来。

因为学校里每个孩子都养蚕,便有家长想到卖蚕丝挣钱的法子。宋衿算是无心栽柳,那些年村里不少农户转而做起养蚕缫丝的活计,村里村外都种满了桑树,让以耕地为生的农民们找到了种田以外的新出路。

这样红火的局面没能持续很长时间,随着路修通了、桥架好了,很多人选择去发达城市务工,养蚕的事业便渐渐被闲置,桑树自然也变少了。

现在,尽管全村只剩下三棵桑树,但他们念着宋衿的好,学校旧址的那棵树一直保留着。前阵子,村长向上面要到了修停车场的经费,便想把那棵树砍掉。

上一篇:零和博弈 下一篇:乖一点,别炸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