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风月(72)

作者:陆韶珩 阅读记录

许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磋磨,他也有所成长。怀砚心想,写作是这样,表演亦如此。

怀砚这次的新戏叫《春桃》,讲的是一个乡镇女孩读书之后发生改变的成长历程,表演难度不大,制作班底亦籍籍无名,首映礼那日导演是鼓着勇气把邀约递给怀砚,没想到他竟第一个选择了自己的片子,并且愿意降片酬出演,因为他觉得这个剧本用心,而且题材也有些意义。这位导演自是感激涕零,徐正阳却一万个不满意,京华不再与梁文墨合作之后,虽然目前没有怀砚可以出演的片子,但他却认为怀砚是自己捧出来的,就该与京华签身份约,怀砚考虑到梁文墨的感受以及日后的发展,没有应允,只说日后若京华有邀约,定尽己所能,但一些“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流言还是传了出来。

春末,在西京举办的月桂奖颁奖礼终于开始举办了,由于战备武器研制等原因,仪式推迟了一段时间,正好在《春桃》杀青之后,因而怀砚又和徐正阳、白凤等人一同坐火车前往西京。

两天的路程,大家都在包下的头等舱休息,却没人再与怀砚讲话,与之前的热络迥异,怀砚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再想起那时在军营与陆竞云的寥寥几次相处,先是觉得心里酸涩苦楚,后来索性放宽心不再理会,研究起了下一部剧本,深夜床头的小灯还亮着。

徐正阳时不时地观察怀砚,看他如此用心,也觉动容,他打算如果这次怀砚能获奖,他就在合同里给他加一倍的契约金,回来的路上再好好聊聊,后来他一想,怀砚也并不是因契约金而拒绝京华,不禁又有些烦躁。

五月的西京天气便已热辣,火车开进城中,厚重雄伟的古城墙就映入眼帘,蓊郁的绿树簇拥着城垛,护城河水皓明如镜,怀砚突觉此景熟悉,但头痛起来,就再想不起其他的事,他暗暗想着,左右下一部片子不急进组,评完奖后在城里转几天也好。

此时已至下午,几人便一同来到了主办方安排好的酒店,吃罢羊肉泡馍,就开始为晚上的典礼做准备,这时候大家才跟怀砚交流起来,化妆师拿出提前备好的礼服让他坐到镜前,徐正阳也拿出流程单来对他讲起要注意的事项。

怀砚见那礼服的标价高的吓人,不禁自赧,他行李箱里装得还是最开始徐正阳带他买的那件乙等戗驳领白麻西服,他红着脸跟徐正阳道:“徐导,我穿这个就可以了。”

“只是给你穿,又不是送给你。全国性的奖项,我总不能叫你给京华丢人吧。”徐正阳冷淡地看他一眼,却对上怀砚湿漉清澈的目光,心里软了片刻,“我打听过了,你获奖的希望很大。”

怀砚由化妆师扫着薄粉,看到对面片单里有赵轶老先生的《梆子腔》,不禁吓了一跳,虽然这部电影他没有看过,但是赵老先生的《红日》、《薄情郎》都是表演艺术的范本,“徐导,我倒觉得自己不可能了。”

“赵老拿过两次月桂奖了,组委会也会考虑鼓励培养新人的事情。”徐正阳问,“表演阐述准备了么?”

怀砚从包里拿出纸来递给徐正阳,徐正阳扫了一眼,跟往届演员爱用的阐述模板迥异,有不少有价值的心得感受,遂点点头,“上台以后不要紧张,自信点。”

晚上的展映角逐到了最后,最佳男主角奖的评选就剩下了《勃朗宁之恋》和《梆子腔》两部片子,有年轻评委认为《勃朗宁之恋》虽然主要是展现爱情给人生的救赎力量,但怀砚的表演很有层次,他表达出了一种面对人生和逆境的坚韧,很能鼓舞人心,其容貌和气质也成就了该电影独特惊艳的美感。不过也有很多评委认为,《梆子腔》民艺的取材本身就更为厚重,并且赵轶的表演更为成熟老练,确实无可挑剔……

评委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徐正阳紧张得手心冒汗,而怀砚完成表演阐述之后就已平静下来,他一幕不落地看完《梆子腔》,在心底认识到了自己与赵老的差距,虽然题材和表演方式完全不同,但是有些细节的处理,自己还是没有把握好,如果真是自己获奖,反而要感觉不安了……

在观众投票环节,怀砚的得票数要比赵轶略高一些,但评委的打分上,他却被落下了几分,加上权重算下来,最终铩羽而归。

尽管电影展映的反响不错,在仪式休息间隙全国各地的导演演员纷纷过来表示赞赏,但京华的人还是难掩失望,徐正阳皱着眉头去外头抽烟了,怀砚倒觉得没什么遗憾,他听说《梆子腔》是赵老最后一部电影,就悄悄走到赵轶座位旁,向他表示祝贺,赵轶看到是这个初露头角的漂亮年轻人,笑着站起来跟他握手,他自己虽然已是获过月桂奖次数最多的男演员,却依然十分谦和,“听他们说这是你第二部 电影,你比我那时候可强多了,我是演了好些年的秦腔,才慢慢悟到些东西,你既然有这个天赋,可不要浪费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