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不讲理(81)

作者:何枳与 阅读记录

时晨看着屏幕上有些可爱的表情包,实在是对不上方落西那张脸,一时没憋住笑意。

她一手推着行李箱,低着头打字。手上还不太稳,拇指快速在键盘上跳动,小指托着手机微微发颤,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停下的打算。

【时晨】:我刚下飞机。

对面嗖的一下回过消息。

【方落西】:1。

时晨看着简单的1,以为他还在实验室忙,便收起手机,没在打扰他工作,匆忙跟着队伍往出口处去打车。

手机在口袋里一点也不安分,震动声隔着口袋都能听见。她坐上车后,才得空拿出手机看一眼。

【方落西】:累不累?

【方落西】:我点了外卖,等你到学校,应该刚好送到。

时晨一条一条回复。

不累。

不用麻烦,太破费了。

对面有几秒没回复,时晨看着自己发过去的内容,突然有些踌躇,思索着是不是说错了。

【方落西】:我要有追人的自觉,你也要有被追的自觉。

等了几秒,最下方又出现一个新消息。

【方落西】:不然我要留着给人插队吗?

时晨看着接连的几条消息,有些哭笑不得。她眨巴了两下眼,想到了一个词,很适合现在的方落西。

幼稚。

她没再回复,不是不想回复,而是不知道该回复什么。

等下车后,时晨推着箱子走到宿舍楼下,翻了翻外卖桌上的袋子,找到了一份奶茶和一份水果捞。

回到宿舍后,她简单收拾了一下桌子,拿着手机找着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方落西,意思是自己拿到了。

方落西似乎很忙,隔了很久才回复了个1。

开学之后,日子和之前没什么区别,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的生活中强势又不由分说地闯进一个人。大概是说开了的缘故,方落西发消息更为频繁,有意思的没意思的,一股脑的全发过来。

时晨倒也不觉得烦,她很少主动发消息,只是作为接受的一方,养成了每天定点接收消息的习惯,比上学的时候打卡新闻联播还要积极。

她还没意识到,习惯的养成就像上瘾一样,轻易戒不掉。

*

时晨最近的正事都忙着放在考察上,研究所每年在校期和外出考察期各占一半时间。西南地理科学院青藏高原所负责高原地区的综合科学研究,包括地表过程,气候环境变化、生态环境、人地关系等。

她听来的就这么些,去年因为疫情原因,考察任务期推迟了,所以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她身边人还没知道的。

从考察期最初确定开始,大大小小确定了近二十个项目,再加上大环境影响,领导高度重视,考察期也是一推再推。

时晨没去过高原地带,或者说她压根就没去过几个地方,除了大学的时候学院统一实习跑过几个地方,从小到大连旅游都没出过省。

她对这次考察格外兴奋,提前上网搜了好多注意事项,又统一做了体检。所有一切都准备好,才出发去研究所的定点考察基地。

一路上的兴奋逐渐被困顿所取代,哪怕只是坐在车上,时晨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进入高原地带的自觉,头脑开始发沉,等从车上下来,站到基地门口的时候,她眼前已经一片黑,脚步也有些虚浮,脸色惨白。

汪婷玉扶了她一把,关切道,“时晨,时晨,还听的到我说话吗?”

时晨费力地睁开眼,哪怕她已经用力撩开眼皮,却只能眯起一条缝,眼前模糊有重影。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名字,却没什么动作回应。她挣扎着抬起手,摆了一下,算是示意。

“走吧,先扶你休息一下。”汪婷玉身体并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精神很好。

她们按照提前发好的通知,找到自己的宿舍,推门一进去,时晨就脱力地躺在床上。

汪婷玉小心轻拍了拍她的腿,柔声低哄,“时晨,躺好休息一下。”

时晨挣扎着拿脚后跟蹭掉鞋,整个人平躺在床上,汪婷玉给她盖上一层被子。时晨睁开眼皮,露出一抹苍白的笑,“谢谢师姐。”

汪婷玉笑笑,从床头柜上拿起一瓶氧气,看了看背后的说明,打开后放到时晨嘴边,“先看看能不能缓解,不行我们就就去医院看一下。”

时晨已经没力气再点头了,她眨巴了两下眼睛算是默认。

微凉的气体从鼻腔流进气管,时晨像是搁浅的小鱼,竭力地寻求生的希望。氧气流进肺里,她感觉自己好像活过来了,她眼皮很沉,像是放纵自己一般,整个人从高空跌落进云朵里,任困意安排,沉沉的睡了过去。

等她再有意识的时候,她睁开眼看了下房间,用力撑着坐起来,从之前脱下的外套口袋里拿出手机打算正打算看下时间,门口处一声轻响,紧接着露出半扇光亮。

汪婷玉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生怕吵醒时晨,进门口后看见一个人影坐在床上,她脚步一顿,吓了一跳,伸手抚着胸口,小口呼着气,“吓死我了。”抬脚轻踢上门,坐到她床边。

仔细看了看时晨的脸色,汪婷玉问,“你感觉怎么样?”

时晨往后坐了坐,头发有些乱,勾起一抹真诚的笑,“谢谢师姐,好多了。”

“那就行。”汪婷玉递过自己手上的袋子,“我第一年过来的时候也这样,这两天不用跑点,适应一下,你要不要吃点东西。”

时晨接过袋子道谢,掀开袋子,里面是熬的黏糊糊的小米粥,金黄澄亮,胃里正唱着空城计,她坐在床上靠着床头,一手端着粥,一手拿着勺,秀气地喝着,边听汪婷玉讲着她们第一年考察的趣事。

“这边风景好,随手一拍就会出片。”汪婷玉絮絮叨叨说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出去的时候跟紧了,荒郊野岭的,又没个信号。”

“那年刚来的时候,有个男生高反严重,硬憋着没说,直接送医院了。还是身体最重要,安全为准。”

时晨点点头,听出这是安慰她的意思,笑了笑。

等吃完饭,汪婷玉就上床准备休息会,时晨已经睡了几个小时,现在一点不困,但还是躺在床上关了灯。

等身边另一张床上传来绵密又规律的呼吸声,时晨露出头,拿出枕头下的手机调暗手机屏幕。

几天前,她和方落西的聊天就中断了,他似乎很忙,要去一个封闭的基地做实验,手机这类电子产品不能随身携带,需要上交。

第二天,时晨凭着习惯再点开对话框的时候,才发现这几天都联系不上。随后,她整天忙着考察前期的准备工作和项目,办公室宿舍两头跑,把这一茬也早就抛在了脑后。

今天再打开聊天记录,才发现他们已经近一个月没有说过话了。

时晨叹一口气,身体还有些疲惫,眼睛在昏暗的环境下看向亮光的屏幕格外干涩,她眯了眯眼,放下手机闭上了眼,眼皮阖上之后,竟然又沉沉睡了过去。

下午醒过来的时候,时晨平躺着看向天花板,透着窗帘间的缝隙估算着时间。她脑子放空地想,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前两天在招待所主要是进行一些书面工作,等小组成员身体都适应之后,没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之后,才开始去各个观测站及周边进行实地考察。

各个站点都有专门的项目成员负责,时晨所在的小组共有六名人员,除去她认识的汪婷玉,还有几名负责其他项目的成员,跟时晨的研究方向有一些交叉内容。

第三天,她们需要出发去和西南地理科学院有合作的藏东南所进行考察,路程大概要两个小时,时晨担心自己身体,往背包里装了好几瓶氧气。

这次考察统一发送服装,红色冲锋衣,虽然版式有些宽大,样子也不好看,但只有穿在身上才能知道,冲锋衣在这里格外实用。

一路上没什么意外发生,很顺利的就达到了藏东南综合研究观测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