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354)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当然,这种训练未必是为了区区一点小钱,考虑到使团为后辈树立的榜样。集结私兵抗衡蛮夷,不但是光明正大的事业,更能加官晋爵,有数不尽的好处。如此动人心肠,还怕没有从者如云,前赴后继么?

皇帝终于倒抽了一口冷气,脸色刹那间阴晴不定,难以言喻。他默然片刻,却忽然偏转头来,直勾勾盯了卫青一眼——可怜大将军正在潜身缩首、竭力隐藏存在感,但被此目光一逼,也不能不硬着头皮,抬头仰望至尊。

卫青与皇帝君臣相知十余年,彼此早有不必言语的默契,仅仅是目光稍一接触,便已默然暗喻。但大将军瞻视天子片刻,却是犹豫少许,才终于低声开口:

“陛下,上苍所说,确是实情。”

混入边军的羽林军官,的确有可能私下与坞堡接触,将来整出个什么大活!

皇帝垂下眼来:“纵是实情,难道就不能更改么?边军私下四处招揽琐务,总是大伤朝廷体面。”

卫青轻轻抽了一口气。以天子的脾性,能心平气和说出这么一段话来,那简直是温良平和到近乎软弱的地步了。他既没有斥责彼此勾连搅得局势风波诡谲的公孙弘汲黯霍去病,甚至也不打算收回给使团的封赏以防后人效法,而仅仅只是要求控制住边军这肆无忌惮接私活的举动——这样的命令,难道还不够退让,不够妥协,不够通情达理么?

皇帝都退让到了这个地步,军队无论如何,也要答应这最低最低的要求了吧?

可是……可是这要求虽尔通情达理,却偏偏——偏偏就没法答应!

卫青直接拜了下去:

“臣愚鲁。”

迟疑片刻,他又咬牙道:“陛下,边境苦寒……”

是的,边境苦寒,边境辽阔,没有一点私下见不得光的收入贴补,谁还愿意留在边地受苦?列代大汉将军都深明此理,因此边军种种招揽私活的作为,只要不是太过逾越底线,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总的来说,边军们只是琢磨着殴打蛮夷换外快,已经很对得起皇帝陛下啦!

……当然,护送行商都护送到伊朗那疙瘩了,这委实也有点过分。

皇帝与卫大将军相知而见肺腑,自然知道这是至真至诚而略无私心的真知灼见,所谓实不能也,非不为耳。他只能长长吐出一口气。

“原来如此。”

【是的,改革的结果总是难以预料的】光球恰到好处的插入了论述:【陛下如果坚持革新,这种难以掌控的变故会越来越多,甚至走向完全不可知的方向……即使如此,陛下也要坚持么?如若不想坚持,那么还可以采取先前的提议】

——什么先前的提议?也就是停止革新回归保守,贬逐罢黜一切与革新有关的臣工僚属,甚至不惜采取天音所谓的“极端”措施,以杀人平息事态,阻止所有“不可控”的要素。

天音这几句平平而出,皇帝尚未如何,跪坐的卫青与皇太子却先绷不住了。大将军是臣子尚且不好开口,皇太子却是急躁中膝行上前,恨不能叩头力谏,阻止皇帝采纳如此疯狂的建议——只是太子年龄尚小,虽然心中急迫激切,但绞尽脑汁筹措谏言,一时却也不得要领,唯有讷讷而已。

皇帝的面色难以琢磨,似乎并无喜怒可言:

“所以,如果朕不停止革新,就会有不可预测的变故。”

【我并没有预测未来的功能,仅仅只能以历史数据为陛下推演事态发展的可能。】光球声音依旧是毫无起伏:【以辩证法而论,一切事物都同时存在向好与向坏发展的两种可能;在此我仅列举最糟糕的一种结局:如果继续变革,那么边军的力量或许因此做大,所谓胫大于股,本末倒置,当中枢的力量衰弱时,可能会引发藩镇割据的恶果。如本来历史的东汉,或者强极一时的李唐。归根到底,炎汉之亡,也正因为地方强盛,难以收拾。】

听到“藩镇割据”、“炎汉之亡”时,原本激切难言的太子浑身一僵,满腹的议论谏言竟充塞喉中,再也不能出声——以太子的立场,以皇帝的立场,当革新的结果仅仅只是“难以预料”时,那或者还可以冒险出声一谏;可当这结果威胁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时,那就真是一句话也不能说了!

所以,真要看着陛下罢废一切心血,倒退回最保守的地步么?

太子两眼瞪得溜圆,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至尊掸一掸衣袖,并未被这冷酷的亡国之论激得神色大变。他只是再度开口:

“所以,朕只要停止革新,便能万事大吉。”

【当然不是。】光球忠诚的履行了人工智能的义务,不偏不倚的再次提供了答案:【以我所知的一切案例而言,历史上似乎从没有什么“万事大吉”的策略。如果陛下停止革新选择保守,应该可以避免藩镇割据的结局,稳固中央的力量当。但时势不利时,这种封闭保守的策略也可能会招来如明、宋等中原王朝的结果,那将是另一种弊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