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382)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大概是惩于废太子一败涂地的前科,自永隆元年以来,无论庐陵王李显抑或当今皇嗣李旦,都再也没有延请侍读扩充势力的机会;而女皇能轻松料理自己的两个儿子,多半也是借着这东宫孱弱无力、皇嗣正统伶仃无依的机会。

李家的姓氏毕竟是太危险了,真要让她的子嗣们壮大强盛起来,那别说如昔日天策府一般的赫赫威严,但凡有两三成往年李承乾、李泰等人的气候,那神都太极宫的御座都将大受动荡,结果不可预料。

皇帝打破常惯例,授予太平公主此诸亲王贵戚均不能染指的特权,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恩宠。不过,限制诸王的清谈养士的权力,是为了防止政治上可能的祸患;而对公主网开一面,则未尝没有点意味深长的暗示——对皇权来说,即使公主真召集了自己的党徒,那也是绝对安全的……

好吧,这意思要显露出来,那侮辱性未免也就太强了些。当太平公主若有所思之时,上官婉儿便相当之及时的转移了话题,以避免某些不应该的设想:

“……自高祖皇帝以来,朝中重臣大都瞩目于东宫及宗室诸王,对公主侍读这种小事,并无一定的规制;也正因如此,宫内尚有自我裁夺的余地。所以,沿途中但凡有一技之长、乃至一言可采的才女,都可以设法招揽至麾下,以随同读书的名头先聚拢来再说。不必太顾及常规。”

所谓我大唐自有国情在此,自高祖皇帝长安定鼎以来,短短数十年里精彩纷呈花样迭出,真个是空前绝后而莫可思议,纵览史册也罕有匹敌——武德年间短短安稳之后,先是隐太子巢剌王与太宗皇帝激情对线于玄武门,“是兄弟就来砍我一刀”;随后是李承乾李泰夺嫡之争,父辞子啸而兄忧弟攻,几乎复读出玄武门2.0版本;好容易两场骨肉厮杀先后平定,高宗朝上下喘息不过十余年,立刻又是天后与儿子们接连不断的神仙斗法,余波至今未曾平息。

——什么叫盛唐政治啊?其他朝代做得到吗?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国政的根本就在宫变,而历代宫变的根本就在夺嫡。一个人都已经在大唐从政了,他要是再不研究夺嫡,那就仿佛读唐诗不读李杜王高,说明这个人政治造诣和自我修养不足,他理解不了这种内在的精深奥妙的权谋艺术,他只能看到外表的浮皮潦草,参不透其中深奥的精神内核,他整个人的层次就卡在这里了,只能度过一个没有品味的政治生涯。

而历代宰相们经久世事,人老成精,自然不会犯此低级的错误。多年来重臣公卿等念兹在兹、紧盯不放的,便是一切可能搅合进夺嫡中的政治势力:太子、亲王、宗室——在女皇之后,或许还要添上一个皇后。同样的,在此十余年辛苦以后,他们也真在制度与技术上折腾出了不少的补丁,力图修补大唐这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权力制衡体系,避免一切权力交接中可能的动荡。从理论来看,这些补丁中的某些举措是真正展现了贤臣们超凡脱俗的政治智慧,必将发挥莫大的功效。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宰相们以历史为鉴,设计的制度周密详尽,将太子到皇后一切不安定因素都防范得严严实实,但百密一疏,却唯独忘了自定鼎以来便一向安分守己(至少与大唐保留节目——“太子谋反”——相比,已经是安分守己温文尔雅得能让皇帝落泪了)的某个政治角色。

——天子的亲生女儿,也是能利用地位搞事的喔。

这同样是系统的内生性bug,源于长久以来因轻视而诞生的疏忽。或许不久宰相们也能堵上这个bug,但在此漏洞存续期间,已经足够让太平公主利用它做出太多的事情。上官婉儿建议道:

“陛下的意思是,公主可以调遣人手,沿途探听,但凡是有一点才名流传于外的女子,都可以重金礼聘而来,别有大用——有圣上御旨背书,料想不会有什么推拒的人。如此兼收并用,方可示天下以诚。”

她停了一停,缓缓道:“请公主仔细筛选,不要错失了这个机会。”

寻常士人或有伪造才名博取官职的可能,但女子之行唯在德言容功,却绝无展蓄意示才华的必要——以而今论之,所谓才女高门的名声,恐怕还不如一手上佳的女红手艺,更能博取嘉许。就算而今风气宽松,尚且没有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高门大户亦绝不会推崇什么闺阁中的才气。

也正因这举世风行,对女子才华有意无意的漠视,能突破重围,流传于外而轰动一时的“才女”,那决计是真有两分本事,一丁点也不容假冒。公主按图索骥,好赖也能捞上几个人物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