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384)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这转弯也太急了点吧?!

太平公主深深呼气,终于平复了那莫名暴躁的奇异情绪。她低声开口:

“是。”

·

凤阁侍郎、平章军国事狄仁杰合上一份堂帖,拈起狼毫,饱蘸朱砂,在堂帖的落款处画了一个小小的花押。

“上官昭仪已经从太平公主的府邸返回,径直进了仙居殿。”狄仁杰平静道:“看来主上的意愿已然不可更改了。”

凤阁令李昭德俯首翻阅奏本,头也不抬:

“以陛下的作派,自然没有后悔一说。不过,招揽女人做侍读,以公主府干预朝政……这样的精密算计,都真是我们这位皇帝惯用的手段。”

宰相的语气从容平静之至,但私下却是静水流深——身为博学广闻熟稔典故的重臣,狄、李二人对国朝制度了如指掌,自然知道皇帝是钻了个什么bug。但知道归知道,两位重臣也只能无可奈何而已。他们是百官之首,官僚系统的领袖与代言人,在系统权限范围以内,宰相们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甚至能阻遏皇帝的圣意;可一旦超越了系统的界限,他们便软弱得连寻常路人都不如。

官僚不能违背自己的规则,一如人不能抓着头发将自己提起。

当然,bug是可以修补的,不过修补完成以前……

“其实也不算什么。”擅长和稀泥的首相豆卢钦望只能硬着头皮开口:“当日至尊以天后辅政,不也曾招揽过北门学士么?再说,这些才女侍读,也实在不能与学士们相较……”

他停了一停,低声道:

“……以而今的风气,太平公主能否真在闺阁中招来合适的人手,还在两可之间呢。”

不错。豆卢首相心思敏锐,立刻发觉了计划中莫大的破绽——皇帝虽然授予爱女募集女子侍读的特权,但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真要是延请侍读修学经义也就罢了,而今明白着是要与黄河河工扯上瓜葛,又有多少“才女”愿意趟这一池浑水呢?

归根到底,当今皇帝才是天下女人中的异数,如陈硕贞一般的人物,千万人中又能有几个?

女子还是要以贞静为主嘛!

这一番话入情入理,温和恳挚,深得宰相协和阴阳的风范。但李昭德沉思片刻,却微微摇头:

“若论女子的本心,大概不会有几人愿意与天家生出牵扯。”他缓缓道:“不过,能左右这些‘才女’命途的,却并非她们自己,而是她们的母家……寻常的官吏为了攀龙附凤,谦辞卑礼、身冒奇险,也在所不惜,何况一个女儿呢?再说,送女儿做侍读,总比送女儿联姻讨好献媚贵人,更好听一些,是不是?”

能养出才女的少说都有点家底。这样的人家源远流长,为了延续家族死几个至亲都不算什么,送个女儿又何足道哉?公主府又不是凶险莫测的深宫大内,估计家主们送起女儿就更没有心理压力了。

换言之,只要公主肯开方便之门,那人数是绝对不会少的。

这道理委实无可反驳。豆卢首相也只能闭嘴不言。倒是狄仁杰出神片刻,却微微而笑。

“这么说来,朝中倒是很快就要有些北门女学士了?”他轻声道:“阴阳相谐,本是美事。不过,‘绿叶生半长,繁英早自香;非是迎冬质,宁可值秋霜?’惜哉,惜哉!”

狄仁杰所诵,为南朝萧子范《惜花诗》之首、尾联,咏叹百花质地娇柔,莫能抵挡秋冬风刀霜剑的交相摧折;而自古以花喻人,在感慨才女如花之余,亦有不可言说的隐喻。其中所谓之“冬质”、“秋霜”者……

几位宰相对视了一眼。

……北门女学士?当初皇帝赖以掌权的北门学士,能在风浪中幸存至今者,可不足十分之三呢。

真以为手握大权,厕身朝堂,是那么轻巧的事么,公主殿下?

第108章 武周后世谈(七)

政事堂诸位宰相的忧虑,太平公主大抵是不能听见了;或者即使听见,也要不以为然——她此行是奉至尊钦命巡查黄河沿岸,自身身份又是这般金尊玉贵、无双无对,因此京中上下,凡有干系的衙门,无不郑重其事而整整有法;不但启程巡视的依仗华彩盛大,事事预备齐全,就连沿途各地方的官府也是百般逢迎、奉承献媚唯恐稍有不至。

粗粗算来,每日仅仅供给公主车驾的酒水、珍馐,各色妆奁,便是往来官道络绎不绝,仅采办的耗费足有数百金之剧。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人间富贵不过如此,何来“忧虑”之有?

不过理所当然,地方这样的殷勤趋奉百般讨好,自是有不能明说的私心。馈送与迎奉固然出自惯例,但大概也总是盼着公主能念着这一点无微不至的香火情分,能在巡视时稍稍高抬贵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