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107)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其实对于一个半路加入的成员给予信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眼前的司徒对此却漫不经心,似乎丝毫不担心荀晏会下一秒反叛跑出去告发他一般。

“司徒欲借都亭侯之手杀董卓?”

荀晏问道。

王允的种种布置皆针对于吕布,不论是离间,亦或者是那来路不明的美人,都表明了他想要策反吕布,利用他再上演一次昔年丁原之事。

王允仍然唇角含笑,却摇起了头,他执起了眼前年少郎君白皙的手。

苍老与年轻的对比一瞬间令王允有些恍惚,但他很快回过了神来。

“欲借君之手除董贼。”

他说道。

“……司徒有何计策?”

荀晏有些惊诧,但仍然沉住了气问道。

“美人计。”

王司徒笑道,见面前郎君面上的惊诧愈发明显,才补了一句,“此美人计非彼美人计。”

荀晏咽了口口水,听王司徒附于他耳边,将他的计划徐徐道来。

听罢他面色复杂,几欲反驳,却又惊而发觉……好像听起来也没有什么错。

王司徒笑眯眯看着他,抿了口茶水,似乎已经料定他不会拒绝。

荀晏踟蹰片刻,终究是别扭的答应了下来。

王允立马正色,起身长辑至地。

“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其后皆仰仗于君也。”

荀晏不敢受,连忙起身扶住王允,他迟疑片刻,终是问道:

“为何司徒不令都亭侯……”

“都亭侯如今尚未答允,”王司徒说道,“何况允更信清恒啊。”

荀晏正欲再问,却听王允又言。

“都亭侯与董卓有父子之名,丁原之事又尚未远去,允不敢尽信。”

荀晏戛然而止,他突然明白了王允的顾虑。

吕布曾背叛丁原,投向董卓,若是在王允的离间中,又背叛董卓,投向王允,如此之下,王允终究是有所顾虑。

他会害怕这个人会不会事前背叛他,

害怕这个人究竟可不可信,若是荀晏未至,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他会孤注一掷选择信任吕布,可如今他有了更加信任的人选,他便可以选择不将一切押在吕布身上。

他选择让荀晏来当这个处刑者。

“待都亭侯事毕,允便开始安排,此前还需劳烦郎君一同劝说都亭侯。”

王司徒低声说道。

纵使他不让都亭侯来当最后的处刑者,这位董卓义子仍然是个绕不去的坎,双重保险才能令整个计划可行性更高。

荀晏沉默应道。

此时已近黄昏,荀晏离开司徒府时暮色西沉,将天边染得一片昏黄,他突然想起了那日里坐在高位上孤单饮酒的将军。

他在不安,不安他的义父不信任他,不安他僭越的举措会招致不满,可他即将投效的另一方却也不曾信任过他。

这位年轻骁勇的将军终究是成为了两方斗争中的一枚棋子,他会在两方之中徘徊,但他却无法寻得他想要的那一分心安。

[这都什么事啊。]

荀晏叹道。

[你为什么还有心情想他呢?]清之同样叹道,[你都要成了那美人了。]

荀晏突然哽住。

他对美人计没啥意见,可为什么那个美人变成了他自己?!

第48章

自从伍孚刺杀那一次后,董卓便愈发谨慎,出行必带亲兵跟随,曾经能镇压羌胡的将军如今却一连大几月未曾去过军营,只在皇宫,太师府等守备严密之地行走。

吕布站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门前,执戟肃立,心神却似飘到了另外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董卓派都亭侯守中阁。

这听上去像个文雅的差事,翻译一下其实就是请他来守门,来往进出的官员都能看到那锦衣华服,威风凛凛的年轻将军站在门前。

俊美,威风,不可侵犯,且像一条可怜的看门狗。

吕布开始有些烦躁了起来,他最近常常有这种情绪,此时日头正盛,照得他头脑昏沉,烦躁不堪。

里头正在莺歌燕舞着,不时有董太师快意的笑声传出。

早些时日他并未如此放纵,那时候的董太师还会率领他们抗击关东诸侯,只是这场战役并没有任何人获得胜利。

关东的诸侯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没能救回羸弱的天子,董卓同样也没有胜利,他失去了雒阳,失去了他在名义上的正统。

他仍然拥兵无数,可旁人却只道他是个被诸侯打得丢掉了雒阳,挟持天子龟缩于长安的逆贼而已。

他尝试励精图治,但一个常年在边地,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懂什么治国?

他支持解除党锢,他帮助党人,但那些士族却很少有能与他同心的,他开始暴躁、急躁起来,却愈发失去那些士族的支持,朝中上下皆痛恨于他,只有一个蔡中郎仍愿意为他出谋划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