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136)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两人开始闲扯起来,于子期对江宁的插队生活颇感兴趣,江宁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事情说了一下。

说到最后,于子期最感兴趣的却是他在乡下的菜园、猫和狗。

两人一个愿意听,一个愿意讲,配合得十分默契。

等到于慧慧端着一盘樱桃回来,两人已经聊得十分投机。

于慧慧对女知青的生活很感兴趣,就问道:“小江,像我这样的人,要是去你们那儿插队能适应吗?”

江宁说道:“你这样的性格到哪里都能适应,但我不建议你下乡。乡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各种事情也很复杂。”

说着,他用委婉的语言把王卫国试图戕害女知青的打算说了,于慧慧气得满脸通红,怒骂道:“真是无法无天了,让他在牢里呆一辈子吧。”

于子期在旁边总结:“所以,哪怕你在城里当待业青年,也尽量不要去插队,离开父母亲人的保护,很危险。”

于慧慧没说话,显然是听进去了。

于慧慧对江宁收废品的生活有点兴趣,“说真的,我特别想干点什么,天天闲着,快发霉了。”

江宁说道:“要我说,你就好好享受这一段清闲的生活,多看点书,想学什么就去学。书法画画裁剪,什么都行。这是一段难得的时光,等到你参加工作后,就没有这种机会了。”

于子期笑着说:“慧慧,你看小江跟我想得差不多。你觉得无聊是因为你的精神太贫瘠,要丰富一下精神生活。等你的内心丰富了,一个人呆着也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做,怎么会无聊?”

于慧慧笑着反击,“谁能跟你似的,一个人呆着也不嫌烦。”

于子期笑吟吟地看向江宁:“江宁,要换了你过我这种生活,你会怎样?”

江宁一脸惊喜道:“梦寐以求。”能躺平,谁愿意起来?

于慧慧讶然道:“小江,燕子说你为了革命理想,特别勤奋节俭。你怎么跟她说的不一样?”

江宁不好意思地笑笑:“那个是理想,这个是梦想,得分开看。”

于子期忍俊不禁。

中午于子期留饭,江宁爽快答应。于子期见他这样,愈发喜欢。

吃完午饭,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于慧慧要去附近看朋友,江宁也顺便提出告辞,说正好有个客户介绍一个活儿,就在附近,他过去看看。

临走时,于子期说:“你收到好书,先拿给我看看,我高价收购。”

江宁笑道:“行。”

江宁穿过两条街,又去了那户人家的院子,这次终于见到了主人,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人家姓苏。

江宁跟她约好搬书的时间,就离开了。

他回到白军生家里,这货还没回来。歇了一会儿,江出门去买点菜和鸡蛋,用白军生的锅和煤气煮了一锅青菜鸡蛋面。

白军生直到半夜才回来,江宁想打听一下关于田华的最新消息,结果他回来倒头就睡。

次日清晨,江宁骑上自行车先去陆阿姨那儿搬书,一共拉了四趟。到第三趟时,苏老太就把30块钱给了江宁。

江宁略有些不好意思:“给的太多了。”

苏老太笑道:“不多不多,你是担着风险的,谢谢你。”

次日,他去了趟海城区那户人家,也是提前踩点和打招呼,说好过两天把书拉过去。干完这趟,他做为搬运工的使命就彻底完成了。

当天晚上,江宁去买了两瓶二锅头两道卤菜,回来跟白军生喝酒闲扯,想再从他那儿打探点消息。

白军生显得心事重重,一言不发。

江宁关切地询问他怎么回事,白军生猛灌了一大口酒,唉声叹气道:“田华的小弟怀疑大字报是我贴的,还说我因为田华顶了我的差事怀恨在心,还要拉我对笔迹,都什么玩意儿。”

江宁心头一跳,他飞快地回想了那晚写大字报时用的字体,他用的是最大众化的那种字体,个性化不突出。同时,他也想起来了,他这些天一直在默默揣摩白军生的笔迹,有可能或多或少地模仿了他的笔迹。

白军生心情十分不好:“田华这小子就像一条毒蛇,轻易招惹不得,这可怎么办?”

江宁压下心中的波澜,面上仍淡定地安慰着白军生。

第二天早上,他骑上自行车回姑姑家看看,家里没人,院门也没有被砸的痕迹,他微微松了口气。

院子里扔着两个大包裹,江宁上前一看,原来是方朝阳从乡下把他要的东西寄来了。估计是邮递员看家里没人,直接从外面扔到院子里的。

东西寄来了,姑姑姑父却不在家。

江宁无奈地摇摇头,他把东西收拾起来,包裹下面还压着一封信,信也是方朝阳写的。无非是问他爸身体怎样了?什么时候回来,大家伙都很想他云云。还说幸福因为想他,经常半夜叫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