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154)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偶尔,他也会在河边遇到个姑娘,本村的外村的都有。

江宁礼貌客气,但始终保持距离。

这引起了本村青年和知青们的妒忌和愤慨: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何他们就没这艳福?

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李守信和方朝阳也有姑娘喜欢,都是本村的,挺好的姑娘。

两人还问过江宁的意见。江宁严肃地问他们:如果将来有机会回城,你们会回吗?如果回城,你们能把媳妇带回去吗?如果不能保证带回城,就不要害了人家。

后来有首传唱度很广的歌曲《小芳》,听上去很浪漫很抒情,可是那是只属于男知青的浪漫,他们酒足饭饱之后,感伤一回,回忆一番。可他们耽误的却是“小芳们”的一生,如果有了孩子,那就是另一版本的《孽债》了。

两人十分重视江宁的意见,回去考虑许久,最后咬牙回绝了。

三天后,吴尘开着一辆吉普车进了村,这一次没有人押送。

吴尘先去见老吴夫妻,之后,便来拜访江宁。

吴尘跟三年前相比,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他面带微笑:“江宁同志,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江宁也笑:“这次终于没有人监视我们了,请坐。”

两人坐在树下喝茶。

吴尘诚挚地说道:“谢谢你,谢谢你对我叔叔婶婶所做的一切。特别谢谢你冒险去搬书。”

江宁淡然道:“顺手的事,我正好要去燕都探亲。”

吴尘也不来虚的,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下乡三年多了,我打听了一下,你的表现完全符合抽调回城的条件,你要不要回城?”

江宁怔了一下,才说道:“我以后会回去的,目前不太方便。”

吴尘表情困惑。

江宁只好委婉地解释了一下自己与家里的紧张关系。

他的户口现在在刘家河大队,要回城就得把落口迁回石门,也不是不行,就是很麻烦。反正明年就恢复高考了,到时再回也一样。

吴尘没想到原因是这个,他神色复杂,迟疑良久,才问道:“我冒昧问一句,你爸是你亲爸吗?”

江宁:“……应该是的。”

吴尘:“对不起,我没别的意思。我实在想不明白你爸为什么会这样对你?明明你这么优秀这么好……”

江宁:“不是我的问题,是我爸的问题。他配不上我这样的儿子。”

吴尘:“你说得对。”

……

吴尘知趣地略过这个问题,“那行,我明白了。——你还有别的地方需要我帮忙吗?”

江宁摇头:“没有了,我现在过得还行。”

吴尘微笑:“看得出来。”

老吴一家明天要离开,江宁设宴为他们饯行。

秋收刚过,江宁家里的存货十分丰盛,各种蔬菜瓜果应有尽有。

煎炒烹炸一齐上,荤菜素菜全都有。

光主菜就有三个:小鸡炖蘑菇,红烧鱼,南瓜炖肉。素菜更不必说,凡是菜园里有的都炒了,凉菜还弄了个凉皮和米皮。

主食是老吴爱吃的炸油饼和葱花饼。

老吴今天兴致格外高昂,非说要不醉不归。

何英无情地戳穿他:“就你这酒量,两杯就倒,少喝点吧。”

老吴生气道:“老婆子,在外面要给男人面子懂不懂?”

何英抿着唇笑。

吴尘在旁边劝道:“婶,让我叔喝吧,难得他今天高兴。”

老吴朝吴尘笑笑:“你这孩子有时候还是挺可爱的。”

老吴果然酒量不大,一喝就醉,一醉嘴就变碎。他拉着江宁一个劲地絮叨。

“小宁,你真是个好孩子,聪明伶俐体贴细心。比我那个木头似的儿子好多了,我真后悔给他取名叫吴缺,我觉得他有些缺心眼。”

江宁:“……”这么说自己的儿子好吗?

江宁用安抚的目光看了一眼何英。

何英早习惯了,一脸淡定:“随便他说,反正是他儿子,心眼也随他。”

老吴继续吐槽:“我这个侄子也不行,吴缺是缺心眼,他是缺心,人跟钢铁似的,硬邦邦的,比你差得远。”

江宁:“不至于,不至于。老吴你谦虚了。”

老吴固执地说道:“没有谦虚,我是实话实说。他老子也是这么认为的。”

江宁飞快地瞄了一眼吴尘,只见他面无表情,一脸麻木,应该是习惯了。

江宁不禁有些同情他,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老吴终于放过了江宁,接着跟老胡絮叨。

何英趁机问道:“小江,你方便把你姑姑家的地址给我吗?我们同在燕都,可以走动走动,我们也可以帮你捎点东西回去。”

江宁想了想,说道:“行,我把地址写给你,你有空顺便去看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