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172)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作家的身份给江宁带来了光环,也使得他的宅居生活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他继续认认真真地读书,安安分分地写作。他知道自己没有成为名家巨匠的天分,但他做为一个时代的经历者,两个时代的过客,他要记录下这一切。

江宁在悠游自在地享受着生活时,吴尘带着团队出国考察去了。

他回来时已是秋天,江宁最喜欢燕都的秋天,一大早就背着面包苹果和水去爬西山。

吴尘静静地在门口等着江宁,江宁看到他,歉意地说道:“不知道你今天要来,等好久了吧?”

吴尘淡笑道:“没事,是我没提前预约。叔叔说过,要见你最好提前预约,你每天都是有规划的。”

江宁笑道:“是的,习惯了,连玩都会提前规划好。”

吴尘饶有兴趣:“都是怎么规划的?”

江宁一边说话一边掏出钥匙开门。

“一般是一三五出门闲逛,二四六居家看书写作,周日走亲访友。”

吴尘点头:“安排得挺好,劳逸结合。”

他又问:“你最近去哪些地方旅游了?”

江宁道:“已经游完三山五岳了,下一站打算去苏杭,下下站去云南。不过,这两年治安不太好,只能悠着点儿了。”

两人进了院子,江宁从冰箱里端出水果和凉茶放在院中的石桌上,两人相对而坐。

吴尘默默地打量着院中的一切,才几个月没来,好像又大变样了。

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绿茵茵地一片。墙边的青竹随风轻摇,一畦畦蔬菜齐齐整整地生长着。

吴尘看着这一切,忍不住喟叹道:“‘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①’。林下唯有你。”

江宁赞道:“好诗。”

吴尘反问道:“你还要出世多久?”

江宁:“我没出世,我一直在俗世中。”

吴尘看着他,“你原本可以有更大作为的。”

江宁淡然一笑:“我最近在读尼采的书,他有句话说得挺好:‘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些,反正你迟早要失去他’。我要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想做的事都做了。当意外降临时,我不会有一丝遗憾。”

吴尘略有些困惑地看着江宁,在等着他进一步地解释。

江宁看着吴尘,问道:“你知道,一个人死前最悔恨的是什么吗?”

吴尘轻轻摇头。

江宁慢慢地说道:“最悔恨的不是没有功成名就,不是车房婚姻孩子,而是他从来都没有充分活过,他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彻底活过。”

吴尘诧异地望着江宁,若有所思。

良久以后,吴尘才温声说道:“我想,我可能理解你了。做你想做的事吧。”

“我会的。”

吴尘踌躇片刻,又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的疑问:“你以后会上山修行吗?去武当山还是终南山?”

江宁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认真地答道:“我是居家修行,不上山。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苏东坡的那句诗: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吴尘:“今天刚听你说的。”

吴尘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满意地离开了。

江宁送吴尘离开,站在门口呼唤他的老猫幸福,七八年的时间,幸福从一个小猫变成中老年猫了,年纪大了以后,它的行动迟缓许多,变懒了。喜欢躺在屋顶上睡觉。

江宁叫几声,幸福才懒懒地应了一声,慢腾腾地下来。

一人一猫二狗吃完晚饭,江宁看了一会儿书,就早早上床睡觉。

一夜秋风紧,次日院子落叶满地。

江宁拿着扫帚扫院子,于子期提着鸟笼经过他家,轻轻敲了敲门,“江宁,少阳和慧慧这周日请吃饭,通知你一声。”

江宁应道:“好的,你进来呆会儿吗?”

于子期应道:“不了,我灵感来了,回去写作。”

于子期明明文化水平挺高,可是考了三次都没考上大学,后来索性放弃。江宁建议他也写作,他目前已经发表了两个短篇,两人既是朋友又是文友。

江宁很喜欢这几个朋友,既热情又相当有分寸,知道他喜欢安静,并不会经常来打扰。

他也是如此,哪怕离得很近,也不会经常上门叨扰。

江宁坐在院中,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望着明净高远的天空。那种富有到拥有整个城市的美好感觉又来了。

他一生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他可以享受身边的美好,可以跨越山河大海去远方,他有两屋子的书籍,有几个好友。他可以靠着自己的那点才华和理想生活,他絮絮叨叨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人捧场。

心内无缺者为富,无求于人叫贵。那么,他现在过的就是富贵生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