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47)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江宁凑近了看四只小狗,四小只中,有三只纯黄的,一只黄中带白花。小狗们眼睛还没睁开,全都窝在大黄怀中,小脑袋一拱一拱地,特别可爱。

江宁看了一会儿,觉得哪只都挺可爱。刘大娘建议他选那只黄中带白花的。

江宁笑道:“那行,就听大娘的,选它。”

刘大娘又建议说,小狗现在还小,还得吃奶,等满月后再抱走比较好。

江宁欣然同意。

中午做饭时,江宁特意做多了一些,剩了一些粥,倒点菜汤,端过去给大黄吃。

其他村民见江宁这么稀罕大黄,也会给大黄端点剩饭,大黄的营养得到了补充,月子里竟然还胖了两斤,刘大娘是啧啧称奇,对人们说道:“大黄自从认识了小江,福气就来了。”大家深以为然。

江宁心里记着江汉咳嗽的事,找陈大娘打听了一些治咳嗽的偏方,其中一个是黑豆蒸梨,就是把梨子切害,心挖了,放进黑豆,小火蒸熟,一天吃2个,可化痰止咳。还有一个是用香油煎鸡蛋。

这几样东西都不难找,江宁都做了,送给江潮。

江潮很快给了反馈:“我爷爷说,两样都有效果,但黑豆蒸梨效果最好,香油煎鸡蛋别做了。”太贵了。

第一个偏方还好,第二个偏方香油煎鸡蛋,大家闻着是真馋。方朝阳还故意当着江宁的面咳嗽了几声,江宁假装没听懂暗示,没搭理他。这家伙壮得跟牛似的,真咳了也没事。

夏天一天天地过去,很快就到了秋收。秋收可是大事。大家得放下手头所有工作配合秋收安排。

陈大山提前十天就开始安排各种杂事,江宁也跟着忙碌了一番。

陈大山主要是开会、动员、分配劳动力等等,江宁除了完成基本工作,还考虑了别的事情。

秋收主要是玉米、大豆、芝麻等作物,还有一部分高粱小米等。现阶段秋收主要靠人力。

江宁就想着能不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让人们轻松一些。

他去黄豆地里看了一下,这成片成片的黄豆要用镰刀收割,别的不说,光是这不停地弯腰就让人受不了。一天下来,腰都快断了。

江宁先从这里着手,他把镰刀拆下来,装在锄头把上,这下就不用弯腰了,为了方便,他又在镰刀旁边加一层挡板,站在地里,不用弯腰,胳膊一挥,就能收割一片黄豆。为了效果更好,还可以用双层镰刀。

做为保管员的好处就是,队里的农具都归他管,他每天在这里叮叮当当,大家都当他在修理农具,也没起疑。

江宁弄了十几把收割黄豆神器后,脑洞再开,又从婴儿车上得到启发,他做了辆小推车,在车子前面装了一排镰刀,试了一下,割草很方便,割黄豆应该也能行。

不过,做小推车比较慢,需要的木料很多,江宁一共只做了三辆。

陈大山动员完群众,开完秋收大会,江宁的新农具也做好了。

他叫来大伙去地里试验。

大家看到这些新式农具,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陈大山也是一脸惊讶。

江宁废话不多说,只让大家先试试,不行他再拆掉。

大家心里也挺好奇,冲上去把新农具一抢而光,说笑着奔向豆田。

此时的黄豆已经成熟了,正好可以试割。

那些抢到新农具的年轻人到了田里,按照江宁的指示,开始挥舞着胳膊收割起来,一扫一片,还不用弯腰,轻轻松松。

那十几个年轻人登时大叫起来:“这玩意真好用。”

其他村民也争着去试割。

那些推着小推车试割的三人也开始惊呼:“想不到还能这么收割,这不是手推式收割机吗?”

“哇,还真的是。”

又有许多人抢着去试作小推车。现场热闹非凡。

陈大山仗着队长的身份,抢到了试用的机会。两样新农具用过后,陈大山竖起大拇指,用佩服的语气说道:“小江,你是个好样的。”

江宁谦逊地笑笑,并解释道:“我也不确定好不好用,就想先做出来试试,不行我再装回去。”

陈大山笑道:“你是保管员,农具的事归你管。”

他们正说着话,村民们已经围了上来。

“小江,你太厉害了。”

“果然,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脑子好使。”

“那也不一定,读过书的人多了去了,关键还是脑子好。”

“你说得对。”

还有人来问能不能多做一些,这农具不够分呀。

江宁正有此意,趁机说道:“当然可以,其实做这几样农具不是什么难事,有木工基础的,一看就会,没有基础的,也能学会。大家晚上收工后去保管室跟我一起做,争取多做些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