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50)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还有人对拖拉机收割机很感兴趣,便问他能不能收割豆子,江宁答道:“应该可以,不过,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拖拉机收割机,需要更多的铁,还要改装,明年麦收前再弄,现在先把这两样弄好。”

大家认真地学,江宁认真地教,这两样新农具都不难做,最简单的锄头镰刀,他们很快就上手了。江宁则带着几个会木匠的社员做手推车。

向阳大队还有一个刘家河大队不具备的条件,他们大队有铁匠铺,能简单打制些铁骑。

江宁利用这个条件,又把锄头镰刀改了一下,用起来更方便,他还把木挡板换成了铁板。

孙康受江宁的启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在木头上按一长片锋利的铁片,收割时,用力握着木把,铁片贴着地面往前推。

江宁一听觉得可行,反正有铁匠铺,铁片也有,他试着做了。

新改的农具下午就被人们拿去试用。

晚上收工时,社员们自动聚集在江宁门口,面带喜色地汇报今天的成绩。

“小江同志,你厉害了。上午那锄头镰刀已经够好使了,下午的更好用,又快又好,一锄头下去,能扫割一大片,还不用弯腰。还有那个长镰刀,用着也方便。”

“手推式收割机也好,一趟下去,歘歘,豆子倒一大片,神了。”

“是啊。”

江宁再一次收获了大家的佩服和喜欢。

江宁说了长镰刀是孙康想的主意,大家也夸了孙康。孙康不好意思地说刀:“没啥,我是在师傅的启发下想出来的。”江宁升格成师傅了。

当晚,就有乡亲们送了一条鱼到孙家,是给江宁吃的。

第二天,又有送来了一盆虾。

江宁觉得这么吃下去,自己就太腐败了,就想拒绝。

杨婶两手一摊:“乡亲们非要送,我有啥办法。我觉得他们送你就吃,你跟大家伙节省了那么多气力,这是应该的。再说你费脑子,就该多补补。”

东西是送给江宁吃的,但江宁也不可能吃独食,大家一起吃,特别是孙家最家的两个孩子孙小红孙小阳,没少跟着跟江宁沾光。

两个孩子吃顺了嘴,暗暗盼着江宁能多住些日子。

江宁只在前两天带着他们做农具,后面两天,他就让孙康孙健两人领着这帮人去干活,他自己则开始钻研脱粒机。他做的脱粒机是手摇式的,机身是木头,里面最关键的部位用铁,当然也可以用木头,但需要用煮过的硬木头,不然损耗太大,用不了几回就会坏。

江宁试验了两天,做废了三个,才终于做出一个像样的脱粒机。

脱粒机当天晚上就派上了用场,大家轮流去试,一个笑呵呵的。

江宁也向向阳大队出资购买了三个铁齿轮,这是为集体购买的,回去还可以报销。

五天的时间一闪而过,江宁该回刘家河大队了。

大家愈发不舍。

最不舍的还数孙小红和孙小阳。

两人拉着江宁的袖子问他什么时候再来。

江宁摸摸两人的头,说道:“明年麦收前,我还会再来的。”

“明年啊,好久。”

跟上次一样,大家伙一听说江宁要走,纷纷来送东西。上次是青黄不接,大家手头不宽裕,这一次可是秋收。况且秋收也有人家江宁的一份功劳。今年庄稼略有减产,但还算正常。

江宁上次收到五麻袋礼物,这次收到了十麻袋。

江宁觉得太多了,便拒绝道:“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太多了。我帮你们兄弟单位互帮互助的,应该的。你们送我这么多东西,要是被有心人误会,举报我受贿就麻烦了。”

几个嘴头利落的妇人,说道:“小江同志,你放心,有谁敢举报你,俺们就上他家供桌上坐着骂。咋了,你又是弄新农具又是教大伙的,这点东西算个啥?俺们请城里的专家不花钱吗?”

“是啊,花钱也未必请得到。”

“对对,谁有意见,谁就来解决咱们的问题。”

杨婶也在旁边劝道:“小江,你呀太谨慎了。谁贿赂干部,拿红薯干玉米面贿赂呀,人家都拿好烟好酒拿钱。这是大家伙的一点心意,你不收,他们心里过意不去。”

江宁是盛情难却,最后还是收下了。

也不知道是谁听说江宁喜欢小猫小狗,正好有一户人家里母猫下了崽,便抱了一只最可爱的小奶猫给他。

江宁可没法拒绝这毛茸茸的小家伙。

江宁在离开五天后,坐着拖拉机,抱着一只小猫,回到了刘家河大队。

作者有话说:

这两样改过的农具,在网上有原型,图我没法放,大家有兴趣可以搜“割豆秧神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