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60)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当然,一切都在实验阶段。但是,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成长的机会,就像养孩子,你不能因为不确定孩子能否长大成才,就不养了吧?”

大家再次轰然大笑,说得倒也在理。

江宁态度恳切:“我希望大家能给我个机会,如果失败了,责任我承担,大家什么损失也没有;如果成功了,受益的自然是大家。因为条件有限,我只能解放思想,一切从本地情况出发,不拘阶级成分,逮着劳力就用。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会时刻绷紧阶级斗争的弦,时刻不忘对他们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

另外,也请大家管好自家的孩子,我知道有些孩子纯粹是好奇,但我不得不在此提醒大家,果林周围的山体被大雨冲刷得又滑又陡,再加上之前为了排水,下面的沟壑也被加宽了,里面有很多碎石,很危险。小孩不要自己去爬山崖,有事请走正门,或者在崖下叫我也行。我丑话先说到前面,要是哪个淘气不听话的自己爬山崖摔坏了,我可赔不起哈。因为我盖房子欠债,现在做实验又欠债。全村最穷,不过我穷我光荣。”

现场爆发出一阵大笑声,至于中间那段都不太在意,回家约束自家的娃就是了。没事爬那山崖干啥?

至于王明成的家人和王威一家,听在耳中却别有一番意味。

这是什么意思?挑衅还是警告?

江宁的本意就是警告,一切后果我提前告诉你们了,如果还有人不长眼,想去搞破坏,摔断腿,磕破头,那是自己活该,别怪我没提醒。

同时,他也顺便把老吴的事捅到明处,省得有人拿他说事。

江宁说完这番话就下去了。大家也没什么事,一边说笑一边慢慢往家走去。

江宁去找陈大山。

陈大山笑着夸了一句:“小江,你小子可真行。瓮里倒饺子,有货

又倒得出。”

江宁寻思,这是哪里的歇后语,没听过。

不过,他察觉出陈大山的笑容有一点点的不自然。

他谦虚地答道:“为了实验顺利些,我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上。”

陈大山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黯然:“主要是有文化,有东西。你硬赶着我上架,我也说不出来。”

江宁笑道:“陈伯,你这是想窄了。我只是略懂一点领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但你才是真正的实干家。我是一颗红心一张嘴,你是一颗红心一双手,十年干部经验加种庄稼好手。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我羡慕你才对。”

陈大山哈哈大笑起来。

笑毕,他看着江宁,试探道:“小江啊,按理说,咱们大队应该再有个副队长,你觉着谁合适?”

江宁看着陈大山,如果他不继续冒头,陈大山属意的应该就是他。现在嘛,难说。

不过,江宁对于副队长这个职位也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天黑路又滑,农村太复杂。

鸡毛蒜皮锁事多,不管也不好,管也管不好。

对于想过简单清净日子的江宁来说,副队长实在不是个好选择。

既然无意争权,那倒不如大方一回。

他思索片刻,说道:“我觉得刘叔挺合适。”刘叔就是刘家成。

陈大山面带诧异地望着江宁,江宁接着说道:“刘叔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在队委工作过几年,有精力有经验,可以帮你分担不少杂事。其实陈壮也挺好,有锐气又能干。不过,他跟我有同样的缺点,太年轻,恐怕难以服众。以他的能力和你的教导,再过两年,他就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了。”

陈大山沉默半晌,才慢吞吞地说道:“本来我第一个是考虑你的。”

江宁真诚地说道:“谢谢陈伯,什么好事都先想着我。不过,我真不适合。理由有三:一、我年轻,工作经验少,很多事情处理不来;二、我是知青,在本地没有根基,有些人未必愿意听我的;三、我要忙果树嫁接的事。中间还要抽空再改造些农具。一心不能二用,实在抽不出时间。”

陈大山看着江宁的眼睛,见他不像是说慌,满意地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你现在可是大队的大忙人。”

陈大山状似随意地说道:“果树嫁接的事,被你这么一说,我也上头了。要是搞成了,咱们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漫山遍野都是枣树,想想都高兴。对了,你这研究有啥难处不?”

江宁本以为从大队里要不到什么支持,一看这情形,就决定试一试:“困难肯定是有的,这世上哪有容易的事?能克服的,我自己都克服了。也有一些不能克服的,比如钱上,我在想,我能不能预支一年的补助?”

陈大山大方地说道:“你一个月就那几块钱,就别预支了。这样,你是为集体搞研究,我给你批50块钱的研究费,走公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