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91)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爷孙俩看到江宁悠然自得的神态,就知道没事了。

两人自然也加入了晒太阳的行列,可惜的是人太多,狗子不够用了。

◉ 第四十章 人生的精华

在连续晒了半个多月的太阳后, 又下雪了。

江宁面对这满山的白雪已没有了初雪时的激动和新鲜,但仍旧喜欢。赏雪、堆雪人、扫雪自是必不可少。

孙康趁着来附近办事又来了一趟,江宁对于上次的事颇有些不好意思, 感觉幌了他们一下。

孙康对此却毫不在意,“嗐, 其实我们也就是想想, 仔细一考虑,我爸就说你们队长是不可能放人的。换了他也不会放人。”这不但关系到人才流失的问题, 还关系到大队的面子问题。

人家外村的村民一打听,你们村的知青被某某气跑了。那说明你们村的风气实在太差, 那多没脸。

孙康咧咧嘴, 露出一口白牙:“不过,师父,这事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最起码,他们比以前更珍惜你了不是?你放心, 经过这事,大家会主动自觉地帮你盯着王家人, 省得他们找你的麻烦了。”

江宁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便宜徒弟了, 活泼开朗, 关键是心态好,想得特别开。

他笑着说道:“小孙,今天留下吃饭,有好吃的。”

孙康一听说有好吃地,忙不迭地答应了。

今天还真有好吃的,因为快过年了, 村里杀了几头猪, 江宁买了几斤肉和骨头, 还买了一些内脏。

今天的主菜就是猪肉炖白菜粉条,配菜是溜肝尖。主食是白馒头。江宁蒸馒头和做菜的水平日益精进,甚至还有人悄悄问他愿不愿意去做席面。

江宁内心震撼,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能开发出乡间大厨这个副业。

江宁炖了一大锅菜,肉不少,但菜多,白菜粉条土豆又不缺,一块肉炖一大铁锅。想着添人又不用添菜,江宁就想把方朝阳和李守认他们叫来一起吃。外面冷,他没叫老胡去喊人,而是写了个简单的请帖,装在旧荷包里,往逍遥脖子嘴里一塞,让它去知青点找方朝阳。逍遥十分聪明,经过江宁的训练,它能听懂简单的命令。

孙康一脸惊讶:“还能这样送信?有意思。”

大约十来分钟后,方朝阳和李守信跟着逍遥来了。

方朝阳还没进院门,就开始大声笑起来:“江宁,今天你家的狗出名了,大家伙都围着它看,哈哈。”

逍遥回来后,围着江宁转了一圈,江宁摸摸它的头,夸道:“好样的,逍遥,一会儿给你骨头吃。”

孙康又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道:“它在我家时咋没这么聪明呢。”

人已到齐,准备开饭。

一大瓷盆的猪肉炖粉条白菜先端上来,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配菜、凉菜也陆续端上桌,最后是一笸箩白白胖胖的大馒头。

方朝阳热情夸道:“江宁,菜我先不说,你就这蒸馒头的水平绝了。我蒸了好几回,都是又黄又硬又酸。”

李守信翻了个白眼:“你能跟人家江宁比。”

江宁说道:“做饭是有门道的,有空我教你几个小窍门。”他凡事喜欢琢磨和研究,就连蒸馒头也做了研究。比如面粉和水的比例问题,发面发多久蒸的馒头最好吃。

方朝阳佩服不已,原来做饭都能做出学问来。

大家坐下来开吃,肉又香又烂,粉条吸饱了汤汁,十分入味,同时又保持劲道滑溜的口感,土豆绵软可口。

溜肝尖微辣劲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馒头,白、软、宣,浓浓的麦香中还带着一丝甜味。

方朝阳说,这种白馒头,没有菜他都能干掉三四个。

一顿饭吃下来,几个人是大呼过瘾。

两条狗吃得也很过瘾,逍遥得到了几块骨头。

吃饱喝足,三人闲坐一会儿,便各回各家。

江宁收拾好厨房后,支起小炕桌,找齐剪刀浆糊锤子钉子针线,开始修书。

他的书架丰满了许多,破损的书也多了起来。说起来好笑,这些新得的书是乡亲们送他的。

自从听说江宁有离开大队的意思后,大家变得更加珍惜他。听说他喜欢看书,于是便有人从自己家桌子底下、咸菜缸上面找出书给他送来,自家没有的,出去串亲串门,看到别人有,也会要过来送江宁。

乡下有书的人家不多,但架不住人多力量大,你凑一本,我凑一本,加起来也有几十本了。这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江宁再三道谢后收了下来。

他一看书的内容,又有些哭笑不得。书的种类很杂,五花八门的。有《三国演义》、《水浒》等各种传奇演义,还有算命和卜卦的,当然也有一些可看性比较高的,就是书没好好保护,有的皱巴巴的,有的还有污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