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熟(34)

作者:周六不更 阅读记录

“不至于的滕小姐,”唐秋水忙不迭给她递纸巾,耐着性子劝慰道,“我看着还好,没那么严重的……”

这话似乎奏了效,滕怡静慢慢停了动静,抬头朝唐秋水脸上打量过去。

好一会,唐秋水被她盯得有些不自在:“怎……怎么了?”

滕怡静看着女生这张光洁紧致的脸,满满的胶原蛋白,羡慕不已地感叹:“唐律师到底年轻啊,这黑眼圈是重了点,皮肤倒是一点没受影响。”

这么些天下来,不知道被多少人说了多少次黑眼圈了,但被夸皮肤好还是第一次。而且滕怡静的这个说法,有种欲扬先抑的感觉。

唐秋水用手背贴了贴右颊,有点开心,又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有吗?”

其实滕怡静也就是顺口一说,很快就把视线从唐秋水脸上移走了,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抽抽搭搭,絮絮叨叨。

唐秋水是她的树洞,又不止是树洞。

因为说到最后,她看过来问了一句:“唐律师,你会帮我吗?”

唐秋水已经记不清她当时是怎么想的了。就是看着手上喝了一半的橘皮拿铁,看着面前那些字字铿锵的纸张,再去看滕怡静的脸时,她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会的。”

很难讲这话到底是对谁说的。

第19章 玻璃门

在后续的闲聊中,唐秋水得知,滕怡静是一家知名游戏公司的研发员,公司总部就在X区。

因为每天的工作都要用到编程,所以打字手速很快。再加上游戏这一行更新迭代迅速,需要不停地研发创新,所以她的工作效率也很高。

从咖啡馆分别没多久,滕怡静就把这个案子的起诉状写完给唐秋水发来了。

在打开之前,唐秋水犹豫了片晌。

那天在咖啡馆里答应滕怡静确实是一时冲动,但回来后她一直致力于为自己的这一允诺找正当的理由。

找到了不少。

比如利冲规则的限制对象是执业律师,可现阶段的她还不是;比如匡义和冠圆街道办目前只签了一份常法合同,而没有正式的聘请律师合同,街道会不会请他们打这个官司还不能确定;再比如,即便梁渠真的成为街道的代理人,那她的名字也不会出现在委托书上。

前面两点都有些牵强,真正说服她的是最后一点,那就是她在这个案子里不会留名。原告方也好,被告方也罢,给她安排的角色都只会在幕后,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

她就像一个小漏洞,游离于全部部门法之外,在落网之前可以一直逍遥自在。

于是唐秋水打开了这份起诉状。

她第一次见这样的起诉状。通篇洋洋洒洒几千字,没有提到一个法字,却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滕怡静的字里行间,都在描绘夜间施工的野蛮,投诉无门的绝望,身心俱损的痛。并生动形象地把自己比作著名心理学实验中那只“习得性无助”的狗,明嘲暗讽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

唐秋水打开了修订模式,最后却一ᴊsɢ处都没改。

因为不知道怎么改。删削,舍不得;添补,狗尾续貂。唐秋水第一次觉得,专业的法律语言在通俗的大白话面前占了下风。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起诉状了,它更像是陈情令,出师表,读来令人亢奋,动容,乃至潸然。

唐秋水只让滕怡静把手里的证据材料整理好,上了法庭,证据比诉状更重要。滕怡静收到后表示会尽快准备。

行政诉讼的立案并不容易,唐秋水以为这个案子近期应该不会有什么进展了。

可还没过两天,梁渠就把她喊进办公室,要求她去做一项法律检索,检索内容与政府信息公开和国家秘密有关。

就像是在……为写答辩状作准备。

滕怡静的诉请是要求法院判令街道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公开社区管理办公室开具的谅解协议。而街道开给滕怡静的书面答复函上,写明该协议属于国家秘密,故不予公开。如果去法院,那么被告方街道也一定会坚持这个观点到底。

梁渠突然给她布置这个检索任务,像是已经确定了滕怡静要提起一桩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一样。

可是怎么会,滕怡静的材料不可能这么快到法院的,她还在准备证据呢。

当然滕怡静的诉讼进度唐秋水不可能和梁渠说。她有本事做内幕交易,可梁渠只是普通券商,信息不对称,需要一定的伪装。

她有些犹豫地探询:“现在就要查吗?”

“嗯,”梁渠明显不爽,声音似滚了一粒刺人的沙,“那个刁民拿着起诉状去街道示威了。”

唐秋水顿时哑然。一因滕怡静这一太过招摇的举动,二因梁渠这个不善的用词。

上一篇:没有橡树 下一篇:望烟娇[先离后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