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膳娇医(60)

作者:风光 阅读记录

果然,林为善在连喝五杯之后,终于勉强满足,这才有些赧然地道:「让二公子见笑了,实在是二夫人手艺太好,这好喝得让人停不下来啊……」

「我明白的,既然林知州喜欢,回头我让福生准备好,请大人多带些点回去。」闵韬涵客气说道。

天晓得这消暑的饮品还是临出门时请洛瑾准备的,便是想到这样的天气让林为善出门,必令其不悦,但如果马上能喝到清凉解渴的饮品,心情便能瞬间转好,这种情绪起伏很快就能让林为善由怫然不悦转为感谢,那么他今日的目的便达成一半了。

「不知二公子今日寻我来,有何见教?」林为善问起了来意。

「林知州看看便知。」闵韬涵连脚步都没有移动,只是抬抬手指向稻田。

「嗯?那不是稻子吗?稻子……」林为善怔愣了一下,才惊叫起来。「稻子?夏至才刚过没几日,稻子该是才结穗没多久,但眼前这些稻子都黄熟了啊!」

他不信邪地快步走了过去,也不避烈阳当头,在田边便掐了一点稻穗上来,在手里揉了揉。

果然稻谷金黄饱满,揉出来的米粒结实圆润,气味清香,色泽清白透明,是上好的稻米啊!

他忍不住回头问道:「二、二公子,这是怎么一回事?稻子怎么这么快就成熟了?」

明明他来时也经过不少稻田,但许多都才吐穗,别说黄熟了,看上去都还一片绿油油的。

闵韬涵抿唇笑了笑。「林知州莫非忘了我来温州做什么的?」

「你是来督办试种早熟稻的事……早熟稻!是了,这便是早熟稻。」林为善迅速地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面露惊喜。「这也太早熟了,自二公子下种到收成,还不到一百一十日啊!不是听说先前闵尚书试种的早熟稻要一百三十日吗?」

也就是说,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第一批稻子就可以收成了?对林为善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第一次闵尚书只是按照传统方式试种,而且下种时日有些晚了,成熟期天已寒凉,多少影响收成。但这一次我们春日下种,夏日收获,期间我又改善了些种植的方法,能更早成熟不在话下。」闵韬涵看着这些黄澄澄的稻穗,内心亦是欣然。「而且显然产量比先前试种的早熟稻又更高,我估计一亩约能产出四至五石。」

「那便是传统稻作两倍以上的产量啊!」林为善觉得自己兴奋得都发起抖来。「而且三个多月便能收成,那是不是说,一年两季稻,不仅产量可期,秋收后还有机会再种?」

国内现今大部分的稻田都还是一年一作,少数可以一年两作,分布在两淮、江浙、福建、广南等地,不过产量寥寥,亦不普及。

通常第二期的稻作是接着第一期割稻后连作,比起前期产量约只有一半不到,所以种植并不划算,但如今有了高产的早熟稻,第二期的稻作收获就能赶上传统第一期的早稻,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

闵韬涵点了点头,像是同意林为善的说法。「不过两期稻后,考量到地力、植株利用及天气变冷等因素,不宜再种稻,倒是可以种一期甘蔗、大豆或玉米等短作,等到来年再重新插秧。」

林为善高兴得都说不出话了,只是连连点头,现在就算闵韬涵叫他大热天绕着稻田跑三圈他也干,因为这些稻子看上去实在太可人了!温州是他的治地,能够更早熟更丰收的稻作由他这里种出来,就算他出力有限,怎么都能沾点光啊!

讵料还有令他更高兴的,闵韬涵直接由天上砸了个大馅饼给他,让林为善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什么。

「今日请林知州来,除了让林知州亲眼看看早熟稻的成熟与丰收,还有一事相求。」闵韬涵眼底闪过一丝精光。「能种出一百一十天就成熟的高产稻是福国利民的好事,既然这里是林知州辖下,不如这份请功的奏褶就由林知州来写,不知林知州意下如何?」

这……这么大的功劳,要让他去领?林为善好半晌才吞着口水道:「这一切都是二公子的功劳,我何德何能……」

「若无大人鼎力配合,让种稻的过程平顺,也不会这么快就成功。」闵韬涵给他戴了一顶高帽子。「不过,请林知州的奏褶上稍提一下闵尚书之功便可。」

其实后面这一句话无疑废话,督办试种早熟稻一事,无论去的人是谁,最后功劳都会到闵允怀头上,毕竟皇帝是将这件事交办给他。但听在林为善耳中就像是大头由他来领,而闵允怀只是蹭个功劳一样,令他欣喜之中又有着不安。

「早熟稻原就是闵尚书提倡,也是闵尚书最早种成功,他自然是厥功至伟。二公子放心好了,你既然将此事交给我,我明白怎么做。」林为善拍着胸脯保证,此时他看闵韬涵无比顺眼,决定在上书的奏褶中一定也要提一提这个文安侯府家的二公子,有功大家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