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膳娇医(74)

作者:风光 阅读记录

他说到这里,顾琮已然神色大变,皇帝更是脸色铁青,沉默着不知在思考什么。而一直缩在一旁像只鹤鹑的林为善却是偷偷的松了口气,他就知道跟着二公子没错,在惊涛骇浪之中居然还能让对方翻船啊!

「婺州浦阳的县令似乎是顾左相家族的一个子侄辈?是否也能请他至朝中说明,为什么赈银到他那里就不见了?」闵允怀大喝一声,气势丝毫不弱地与顾琮对视着。

此时皇帝心中已然有底,对于顾琮的手段感到相当愤怒,竟想以此种方式陷害大臣,还是二品大员,万一真让他成功了,这朝廷以后难道就是任顾家呼风唤雨,那置他这个皇帝于何地?

看来他忌惮权臣,却让顾琮以为他是放纵无能了?

皇帝气得一拍椅把。「顾琮!你大胆!」

顾琮连忙跪下,冷汗流了整个后背。「臣不知闵尚书所言为何。」

「你不知道还有谁知道?你可是本朝消息最灵通的,连朕都比不上呢!」顾琮还想说些什么,但皇帝已不再给他机会。「这件事无须你再参与了!既然你嫌疑深重,便暂时停职,宣婺州浦阳县令回京,朕非把此事搞清楚不可!」

由于闵韬涵查到的事证十分明确,隔日便由闵允怀交给了刑部,由刑部的人去查证。

刑部尚书是坚定的保皇派,是先皇太后娘家那里的人,所以对皇帝自然是无条件的支持,一直以来顾琮即使想拉拢大臣,也没浪费时间在刑部上头过,所以刑部的人是可 以信任的。

花了一个月也审过了婺州浦阳县令,终于查出了赈银的确藏在浦阳县,不过只查出 了一半,而另一半的赈银则是被浦阳县令偷偷运回了京城……最后,在顾琮的府邸被查了出来。

整件事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是顾琮想陷害闵允怀,所以设计了整个阴谋,早在运银的人马中安插了自己的人,让赈银无声无息的半路消失,而接头的便是浦阳县令,在那样的乡下小地方,不会有人注意到藏了这么大一笔银钱。

顾琮原本想着,等到温州知州上书未收到赈银时便好好参闵允怀一本,就算告不成他贪墨,至少丢了赈银也能让他喝上好大一壶,差事没办好,皇帝对他的信任及重用便会大打折扣,他的影响力变小,之后不管是在朝中针对他,或是华妃要针对闵太仪,就不会那么困难。

想不到温州知州根本没有上书,随着闵太仪的肚子渐渐大了,华妃愈加坐立不安,顾琮也跟着心急,最后打听到温州第二期的早熟稻都要种出来了,怕他们有了粮钱就不怕什么灾情了,只能硬着头皮下手,直接在早朝时便举报了温州未收到赈银一事。

结果心急果然吃不了热豆腐,闵韬涵早就等着他出手,这一出手便害到了自己,闵韬涵早就备好路引及人证种种证据,甚至赈银消失在浦阳的什么地方他都查得一清二楚,待皇帝一声令下要彻查此事,闵允怀便将所有证据当成人情送给了刑部尚书。

而浦阳县令与顾琮本想将赈银二一添作五,所以才会一点一点慢慢的运回京里,藏到顾家,后来风声紧了,顾家这一大笔官银反而成了烫手山芋,又拿不出去,结果果然被有了证据的刑部查出来,这一整个贪墨陷害的阴谋终于真相大白。

皇帝气得不轻,大手一挥便夺了顾琮的官职,家产抄没,顾家全族流放至西北;华妃自是也受到了影响,此时又爆出去年宫宴时闵家的马车在皇宫大门前惊马的事,竟是华妃一手为之,皇帝便削去了她的妃位,直接贬为宫女,送到冷宫,从此过着永无天日的生活。

这还有个题外话,便是华妃在被贬时心有不甘,将洛家咬了出来,原来洛家卖给皇宫的药材一直都以次充好,这件事有次被顾琮的人发现了,华妃便有了洛家的把柄。当时闵家正好因为闵韬涵的病情向洛家求医,华妃便要求洛家与她配合设计闵家,将充满恨意的洛瑾嫁了过去,想扰得闵家家宅不宁,想不到洛瑾并没有如他们的意,反而站到了闵家那一边,让洛家的设计落了空。

于是洛家被华妃揭发之后也不好了,被取消了皇商的资格,先皇颁给洛家的「杏林圣手」匾额也被皇帝收回,整个洛家同样被问了罪,只是没有顾家那么凄惨,参与此事的吴氏及洛家大多数的重要人物全被判了五年劳役,虽然不至于流放,但五年过去后,能活着回来的还不知道有几人。

但吴氏哪里会就这样认栽,她反告顾家一手设计了当初于凤娘的奸淫案,诬陷闵子书,想牵连到闵允怀身上,其中还有功考司郎中赵端成、当初的右谏议大夫蔡家等等全牵扯在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