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番外(424)

作者:层云之上 阅读记录

许问舟叹了口气:“盲山已经快镇压不住底下的怨气,哪怕我回归镇山印中,也于事无补。”

“盲山已经支撑不住了,如今,是该我供养盲山之时。”

不必细说,施慈已然明白了许问舟的意思。

盲山和神石相辅相成,哪怕神石被雕刻成了镇山印,可它终归是神石,许问舟而作为器灵,不仅仅使镇山印威力更上一层楼,必要时以身献祭,足够让镇山印发挥出比以往强数十倍的力量。

这才是当初那五位修士拼着神魂俱灭的下场也要点醒器灵的真正目的,他们就是为了怨气镇压不住时,器灵能牺牲自己让盲山再镇压怨气数万年。

施慈下意识将识海中的玉简翻了个遍,上面并没有许问舟的名字。

这就意味着如果许问舟举身赴死,那就是真正的烟消云散。

他张了张嘴,不知说什么才好。

倒是许问舟,对生死之事十分看得开。

他咧嘴一笑,毫不在意:“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命中注定有这一天。下山百余年,看到过和盲山不一样的风景,结识了不同的朋友,已经是我赚了。”

施慈心情复杂,见他如此豁达,凝聚在心底的阴云也逐渐散去。

他长叹一口气:“许兄心胸宽广,令人佩服。”

许问舟哈哈大笑:“哪里是心胸宽广?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比寻常人多活了万年,可那万年还没有这百年来得精彩!若是叫我再在那黑漆漆的洞里待上万年,我可闲不住!”

施慈见他如此,笑着摇摇头,不再说话。

这段不长的路他们仅仅走了半个时辰,二人像是来郊游一般,说说笑笑,沉重的气氛一扫而空。

站在盲山脚下,抬头望去,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可周围的怨气几乎凝为实质,施慈费了好大工夫才阻挡了怨气的侵蚀。

盲山果然不同凡响。

许问舟离本体越近便越觉得舒适,他生来就克制怨气,如今没有觉得不舒服,反倒有种难得的轻松。

盲山脚下有一座亭子,不知是何人修建,施慈和许问舟便在此处做最后的道别。

施慈已经不能再送了,前方是他的修为不能涉及的区域,他如今还不够强大,不能和怨气抗衡,等到合适的时候一到,他定会第一时间清除怨气!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施兄,前面的路只能我自己走了。”

许问舟靠在柱子上,望着和盲山相反的方向,似乎看到了这几百年自己走过的路。

他心中生起几丝不舍:“入红尘易,出红尘难……唉,可叹!”

施慈没有说话,从袖里乾坤掏出自己之前买的好酒放在亭中石桌上,替许问舟斟了一杯:“此地一别,无再见之日。我身无长物,只能薄酒一杯,为许兄送行了。”

许问舟好杯中之物,施慈也难免被影响了几分。这酒他本来是想二人下次再月下小酌,如今却作了践行之物。

许问舟抚掌大笑:“好!好!施兄果然知我!临别之际还能再饮一杯,此生圆满了!”

盲山之下的怨气这么快逸散出来未免没有他偷溜出来的原因,正如他同施慈所说,人固有一死,他许问舟在人间走了一遭,又重回镇山印中,哪怕举身赴死也心甘情愿!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这是他的命数!

许问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偷闲了百余年,如今也该履行职责了。”

他朝施慈拱拱手:“施兄,后会无期。”

说罢,他将从不离身的长剑扛在肩上,头也不回往山中而去。

怨气凝聚成的雾逐渐模糊了他的身影,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洒脱。

施慈明白许问舟要去赴约了,赴一场没有归期的约。

于是他举杯:“祝君,一路顺风!”

许问舟没有说话,背对着他挥挥手,消失在茫茫大雾中。

施慈坐在亭中将那壶酒饮尽,往和盲山相反的方向而去。

行至半路,那仿佛水中氤氲开的墨一般的怨气疯狂朝盲山底下涌动,不过片刻,天朗气清。

盲山周围竟恢复正常,除了那些枯死的草木,好似怨气从来没出现过一般。

第179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江鸿之死

宝兴四十二年初,大将军江鸿战死,其父明宣先生江文德大受打击,一病不起。

施慈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和殷正尧在国师府中饮茶,饶是早就知道江鸿会死在沙场上,但这一天真的到来他还是有些怔愣。

盲山的怨气一扫而空,就在众多修士眼中都不是一件小事,为了稳定人心,施慈特意来到国师府朝殷正尧讲述了这段时间的经历以及盲山上的怨气突然被镇压下来的原因。

殷正尧看着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施慈也知道他就是为了不引起皇帝恐慌特意将自己的容颜变化得老了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