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12)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锅哥摆烂了,脱脱却不能撂担子不干,他对付此起彼伏的起义军主要有两个对策。】

【第一个对策,加强对汉人、南人的防范。凡议军事,汉人、南人官僚必须回避。有一次,中书省吏员把题为“谋反事”的公文送到脱脱那儿,脱脱看完就把题目改成“河南汉人谋反事”。】

【这操作有没有一丝丝熟悉?像不像前头那个排汉排到疯魔的伯颜?他们俩真不愧是一家子!】

【第二个对策,全力镇压各地起义。基于官军那惨不忍睹的战绩,脱脱通知各地文武官员和地主大户,让他们自行组织兵马镇压叛乱。乱军进城后大开杀戒可不管杀的是什么人,为了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他们也得出钱出人镇压红巾军。】

【朋友们!观众朋友们!重点就是这第二条!】

【地方开始武装,那简直是乱世的标配。】

【“废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行立牧之道,稳大汉之基。”上一个提出类似建议的领了州牧之职后转头割据益州当了土皇帝。脱脱让地方官和地主大户招兵买马组织武装团练,天下不乱都对不起他。】

【显而易见,依赖地主大户组织起来的“义兵”来对抗红巾军,结果就是元末的军阀混战。】

李善长叹道,“话虽直白,道理却做不得假。”

汉末军阀混战,唐末藩镇割据,最开始都是地方官员地主养兵。

宋朝重文轻武就是为了不再重蹈覆辙,结果积贫积弱无力抵御外敌。

武将权势过大不好,不让武将掌兵也不行,实在是让人头疼。

光幕将各地起义军清清楚楚的摆在他们面前,代表濠州的旗子上写了个小小的“郭”字。城中五位大帅,天音独独选郭子兴为代表,看的在场众兄弟又想骂人。

好在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天音继续侃侃而谈。

【至正十二年八月,脱脱亲自南下督师镇压徐州的芝麻李红巾军,九月破徐州,屠其城。徐州红巾军被镇压,芝麻李身死,赵均用和彭大率领残部突围去了濠州。】

【起义军那么多,脱脱为什么放着带头造反的刘福通不管,而是攻打占据徐州的芝麻李、赵均用?因为大运河路过徐州。】

【大都的物资供应主要依靠江南,运输物资有两个法子,一个是海运,一个是漕运。】

【至正八年,方国珍聚众数千人啸聚海上劫夺海运漕粮,海运被强行截断。要是漕运也断掉,大都的物资得不到保障必定要闹饥荒。】

【方国珍那边朝廷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为了大都的安稳,占据徐州的芝麻李必须灭掉。】

【提拔地方团练的成效很明显,各地的小股红巾军很快被镇压,原先占领的城池也大多被朝廷收复。】

【南锁红巾军和北锁红巾军只坚持了两三年;徐寿辉和彭莹玉和元军反复拉锯,彭莹玉死于乱军之中,徐寿辉被迫进入山区隐藏;刘福通先后打败了几次前来镇压的官军,虽说有输有赢,但也被被元军封锁在河南境内出不去。】

【至正十三年,红巾军一度转入低潮,星星之火随时都可能被扑灭。朝廷高兴的忘乎所以,为脱脱建生祠于徐州,立平寇碑,又大肆封赏各有功将领。啧啧啧,论起戳心窝子还得看他们。】

【就在这时,张士诚反了。】

【张士诚,又叫张九四,职业私盐贩子。至正十三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至正十四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当年六月就率兵占了扬州城。】

【老张造反不要紧,天下反贼那么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但是他占了高邮和扬州,这就把脱脱给惹急眼了。】

【前面说过,刘福通率先起义声势浩大,脱脱不管带头的老刘上去就揍响应起义的芝麻李,就是因为大运河途径芝麻李占据的徐州。】

【如今张士诚占据高邮、扬州这两个大运河的开端重镇,朝廷为了江南的物资供应必定不会放任不管。】

【至正十四年九月,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各军马,亲率百万大军将高邮团团围住,“西域西蕃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老张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悔得肠子都青了,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派去投降的使者都被弄死了,老张只能龟缩在城里硬着头皮防守。】

【如果这次脱脱能攻破高邮,再携大胜之势挥师百万向西向南进攻,将郭子兴、刘福通、徐寿辉等刺头逐个击破,可能这次大起义就真的被扑灭了。可是如果只是如果,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完颜构都直呼内行。】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