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166)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巧了,这信没到朱友恭手上,而是被朱友裕本人给截住了。

朱友裕身为长子,他爹的猜忌心有多重他再清楚不过,当时就吓的赶紧带上亲信跑进山里躲起来。可是后来一想,他根本就没想谋反,不跑还没事,一跑反而像他心虚,于是四处打通关系,希望能让他爹知道他没想谋反。

身为儿子,想和自己爹说话还得打通关系让亲信传话也是没谁了。

这事儿传到朱温的妻子张氏耳中,不知道张氏是不是朱友裕的生母,反正他们俩关系应该不错,张夫人便传信给朱友裕让他赶紧回到朱温跟前,回来之后再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朱友裕很听劝,连夜回城跑去他爹面前抱着大腿哭,说什么“他没有谋反的意思,爹要怀疑就直接杀了他”之类的话,朱温也很给他面子,当即就要让左右把他拉出去砍了。

要不是张夫人到的及时,他们父子俩只怕能血溅当场。

即便后来父子俩明面上重归于好,事情也没那么容易就归于平静,没几年朱友裕就病死了。

虽然朱温不放心朱友裕这个智勇双全的长子,但是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他培养出来的继承人,朱友裕一死,朱温在传位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篡位仅仅六年就被儿子杀死篡位,之后便是那些儿子之间自相残杀。

回到现在天音讲到的真金太子。

朱友裕是朱温的继承人,真金太子是忽必烈的继承人,两个继承人都是因为小人在父亲身边挑拨离间而死,死后都导致政局动荡。

这么一看,之前说的老朱妥妥是朱温。

朱大帅和媳妇对视一眼,俩人都感觉这个猜测没啥问题,说话的时间已经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咱就说咱家标儿身体结实的很,天音说的肯定不是咱。”

沐青:???

不是,这也行?

爹,不要急着下结论,要不咱再听听?

此老朱非彼老朱,三思啊爹!!

第69章

朱元璋和马秀英夫妻俩达成共识, 虽说心里还有点不踏实,但是比刚听到天音说老朱的继承人走在老朱前面时心情好了不只一点。

就说他们家娃不会英年早逝,这不, 天音说的果然是别人家的娃。

真金太子间接死在忽必烈手中, 朱友裕间接死在朱温手中, 俩继承人的死都和当爹的脱不了干系,甚至可以说当爹的有很大一部分责任。

朱大帅对此非常有自信,他绝对不会犯忽必烈和朱温犯过的错误,他的儿子疼着宠着还来不及,没事儿闹什么父子相残兄弟阋墙?

别的不说,他的义子就绝对不会像朱温的义子那样没事儿找事儿。

文正文英几个大的暂且不提,就只看眼前的文青。他们家文青小小年纪就知道照顾弟弟, 像是会挑拨离间的人吗?肯定不是!

沐青:……

好的爹, 谢谢你爹。

【真金太子当了十二年的太子, 他有一妻一妾三子二女, 妻子是出身弘吉剌氏的阔阔真,三子分别是甘麻剌、答拉麻八剌和铁木儿。】

【他的死对忽必烈身边的汉人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那些汉臣失去皇帝的信任后又失去了能给他们提供支持的太子,此后便一蹶不振,一直被蒙古人、色目人打压。】

【忽必烈有四个嫡子,长子朵儿只早夭, 实际上的长子真金被立为太子,真金死之前,他的三弟忙哥剌已经去世, 真金死后没几年, 他的四弟那木罕也去世了。也就是说,忽必烈的四个嫡子都没能熬过他, 再选继承人只能从孙子辈中挑。】

朱元璋啧了一声,“老而不死是为贼,活那么大年纪干什么?”

沐青瞅了他一眼,没敢说话。

历史是一个循环不是说着玩的,他在找资料做视频之前也没想到元朝的历史和明朝的历史那么像。

哦,不对,不只元明像,往前头找也能找到差不多的。

爹啊,回旋刀刀刀致命,咱积点口德吧。

【真金太子的三个儿子在忽必烈去世的时候只剩下两个,二儿子答剌麻八剌也已经去世,在世的只有长子甘麻剌和幼子铁木儿。】

【根据蒙古的旧俗,大汗应该由忽里台大会推举选出,到忽必烈的时候这里这个习俗已经成了摆设,但是即便是摆设,皇位的更迭也要由忽里台大会来见证。】

【忽必烈去世是猝死,死时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所以当时皇位悬而未决,支持甘麻剌的人和支持铁木儿的人分成两派。】

【但是忽必烈死后真金太子的妻子阔阔真称制监国,当年四月忽里台大会召开,在忽里台大会的见证之下,真金太子的幼子铁木儿登基称帝,是为成宗。成宗继位后追尊父亲真金太子为皇帝,谥号文惠明孝,庙号裕宗。】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