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174)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但是吧,仁宗又是个接受儒家教育长大的皇帝,简单点说就是他要脸。兄长在世时他们兄弟俩在母亲面前约好的相约兄弟相袭叔侄相继,前头兄弟相袭进行的很顺利,他现在不想叔侄相继岂不是要让天下人戳脊梁骨?】

朱大帅啧了一声,“这事儿还需要皇帝开口?”

皇帝要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干,要身边的太监干什么?

事情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天音紧接着说的就是仁宗身边的“太监”怎么解决这件事儿的。

【武宗的儿子叫和世瓎,仁宗的儿子叫硕德八剌,这堂兄弟两个的性情相差很大,和世瓎很有自己的主意,而硕德八剌看上去脾气有点软,甚至可以说一句怯懦。】

【仁宗本人接受的是儒家教育,硕德八剌出生之后就在他身边长大,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儒家教育,他爹是个皇帝,所以他从小就“颇思大有为于天下”。】

【但是硕德八剌是个年轻人,年轻人脸皮薄,不管他心里有没有当皇位继承人的想法,嘴上都得说他不想要这个继承人之位。毕竟按照他爹和他大伯的约定该继位的是他堂兄和世瓎,他要是上赶着说自己想继承皇位像什么话?】

【硕德八剌知道他爹想立他为皇太子后赶紧去找祖母答己太后,坚决推辞说不要当太子,说他年纪太小还没什么本事,主要是堂兄和世瓎活的好好,就算要立太子也轮不到他,应该里堂兄和世瓎,他来辅佐堂兄就好。】

【答己太后是谁?答己太后可是偏心小儿子的答己太后,她当年想要小儿子登基,现在就不会想让大儿子的儿子登基称帝。】

【还有一点就是,之前也提了一句,和世瓎的性子比较强硬,而对答己太后和朝中臣子来说,他们更希望上头是个能让他们摆布的皇帝,如此一来,仁宗那边刚表示出他想传位给自己儿子的意思,朝中大臣就立刻给他安排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起推动作用的不只有答己太后,还有当时的权臣、答己太后的相好铁木迭儿。铁木迭儿为了邀宠,也向仁宗进言说册立硕德八剌,君臣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和世瓎被封为周王驻守云南,第二年,硕德八剌被正式立为皇太子。】

【皇储之位定下,朝堂内外皆大欢喜,除了和世瓎之外全都乐乐呵呵。】

朱大帅搓搓下巴,“咱怎么听着不太对,这个硕德八剌怎么有点怪怪的?”

他不想当太子可以直接和他爹说,找祖母算怎么回事儿?答己太后当母亲的时候偏心眼,当上祖母肯定更加偏心眼,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谁家要是有个老太太的话,那个老太太肯定有个最疼爱的孙子,很明显答己太后最疼的就是他,他还在祖母面前说什么“要堂兄继位”“辅佐堂兄”之类的话,这不是故意火上浇油吗?

朱大帅想了想,自顾自点点头,“嗯,肯定是欲擒故纵。”

【前头也说了,和世瓎脾气有点硬,而且有自己的主意,他爹武宗当过皇帝,虽说皇位传给了他叔,但是还给他留了班底等着他继位。现在仁宗公然违约,和世瓎和朝中的武宗遗臣肯定不乐意。】

【但是他们不乐意也没有办法,人走茶凉,武宗去世之后仁宗继位,现在当家做主的是仁宗不是武宗,仁宗可以公然违约,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公然抗议。】

【仁宗把和世瓎封到云南做藩王,云南那地方天高皇帝远,基本算是把这个侄子排除在皇位继承权之外。和世瓎出发去云南之前曾请求取一件盔甲,估计仁宗当时正心虚,大侄子想要什么都只顾得“嗯嗯嗯”答应,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和世瓎命人取的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世祖御铠。】

【硕德八剌被立为皇太子那一年,和世瓎必须得去云南就藩了,一行人走到陕西地界儿,一群武宗旧臣追上来和他相会,旧臣少主见面那是两眼泪汪汪欲语泪先流,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双方见面一直不说话也不行,这时一个武宗旧臣就开始劝,“天下者,我武皇之天下也。出镇之事,本非上意,由左右构间致然。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庶可杜塞离间,不然,事变叵测。”】

【旧臣少主一拍即合,于是策动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发动叛乱,兵锋一度到达河中,以致京师戒严,逼的仁宗差点御驾亲征,也就是这时候,和世瓎取走世祖御铠的事情才被仁宗知晓。】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武宗长子和世瓎被封为周王,次年三月被徙居云南,途中武宗旧臣谋奉之以叛,事不成,周王走避金山。】

【没错,和世瓎造反失败了。因为他的造反大部分前头刚刚出发,后脚大本营就发生内讧,这次叛乱就这么虎头蛇尾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