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179)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大家不要以为两宋时期的汉军战斗力很低,其实只要上头拖后腿,汉军的战斗力非常强,不然他们也没法在辽、金、蒙古这轮番攻打下支撑那么多年。】

【我们现在看史书的确会觉得宋朝军队不行,但是大家要知道,对宋朝军队来说,他们当时打的是车轮战。对面的敌人有喘息休养的机会,他们没有,他们打完一轮紧接着就是下一轮,有时候这一轮战事还没有结束下一轮就来了。没办法,谁让他们面对的是不只一个的敌人。】

【当然up不是在洗白大怂,咱们回归正题,继续来说蒙古军界的势力划分。】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以藩王之尊受命总领漠南军国庶事,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金莲川幕府”,这个“金莲川幕府”中不光有赵复、姚枢这些正统儒家文人,还有许多和汉军世侯有牵连的汉人。】

【汉军世侯是忽必烈起家的本钱,但是在他和阿里不哥打内战的时候,位于山东的汉军世侯李璮趁机联合南宋举兵反叛。】

【李璮献涟海三城于南宋,杀尽山东境内蒙古戍兵,从海州泛海还攻益都,进据济南。南宋方面给官给的爽快,立刻封李璮为齐郡王,加节度使封号,但是到出兵支援的时候立刻没影儿了。老李在北方的人缘似乎也不太好,响应他造反的汉军世侯寥寥无几,没过多久这次叛乱就被忽必烈给镇压了。】

【李璮之乱之后,忽必烈收汉人军将兵权,罢地方诸侯世袭,提拔色目人来牵制汉人,朝廷中枢的汉臣汉将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忽必烈找理由收拾掉。】

【之后的战事之中,忽必烈的安排就变成了汉军打头阵打不赢就派西域的兵马出阵,西域的兵马打不赢再让蒙古骑兵亲自冲锋。短短几年的时间,汉军世侯就被排挤出主力军变成了炮灰军。】

【但是那时候忽必烈正在和阿里不哥打内战,手下的蒙古军队对上阿里不哥的蒙古军队完全没有正在打仗的意识,两军对阵不像打仗,更像是开那达慕大会,喝酒摔跤玩的不亦乐乎。】

【他手下的蒙古军队打阿里不哥的蒙古军队不管用,汉军有背叛他的前科不能用,可是打仗不能没有军队,于是忽必烈就开始提拔钦察人当主力。】

【钦察人和蒙古人没有太多人情往来,出战就把对面杀的片甲不留,从此在漠北站稳脚跟。后来武宗海山继位,他们跟着海山立下赫赫战功,乃是武宗的嫡系部队,自然倾向于让武宗的儿子继承皇位。】

【武宗海山在位的时候,钦察将领已经掌握了大都的兵权,他们在武宗麾下效力多年,但是泰定帝继位之后立刻开始排挤打压他们,倒剌沙这个回回人为了提拔其他回回人也对他们非常不客气,双方可谓是积怨已久,有一点火星子就能炸起来。】

【泰定帝在上都病逝,倒剌沙立刻控制住上都的局势,大都的燕帖木儿自然不甘落后,二话不说立刻迎立武宗后人继位,这个时间甚至比倒剌沙拥立天顺帝还要早。】

【虽然燕帖木儿他们拥立图帖睦尔有足够的理由,但是上一个皇帝是泰定帝,泰定帝在位的时候立了皇太子,对天下人来说天顺帝继位才是名正言顺。】

【战事爆发之后,辽东、山西、四川、云南行省迅速站队支持上都的天顺帝,很快调兵遣将围攻大都,局面对大都方面非常不利。】

【天无绝人之路,前面提到过倒剌沙是个酷爱敛财不可一世的回回人,敛财方面的手段无人能及,让他指挥打仗他是一点儿也不会。巧了,大都方面的钦察人几乎全部都是武将出身,带兵作战毫不含糊。】

【两都之战中的燕帖木儿和红巾军北伐中的察罕帖木儿一样都扮演了救火大队长的角色,上都方面兵多将广,但是他们战线拉的长,各路军队之间的配合几乎没有。燕帖木儿充分发扬“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不管对面多少兵马他都不管,集中兵力就打一路。】

【熟悉的场面再次上演,朋友们,努尔哈赤打萨尔浒之战就是这么打的。】

【当时明朝兵多将广,但是各路军队之间的配合不好,努尔哈赤实力较弱,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迎敌,结果就是明朝四路大军和努尔哈赤的后金作战,愣是被努尔哈赤以一敌四给打退了,从此后金面对明朝转守为攻,萨尔浒之战也成了奠定满清基业的关键性战役。】

【嘿,真别说,老朱要是知道他的后人一个个那么奇葩估计能把棺材板给踢飞。】

【两都之战和萨尔浒之战的结果也很像,燕帖木儿把所有精锐都集中起来,用田忌赛马的策略每次都以多打少,专挑能打过的打,目的就是把能消灭的敌人全部消灭。】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