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235)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老杜这么干不是毫无缘由,淮西红巾军不是他们带出来的亲信,直接用朱元璋为一把手,朱元璋和他手下人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如此便容易不受控制。而提拔郭天叙就不一样了,郭天叙和张天佑俩人加起来都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想坐稳一把手的位置只能仰仗韩宋朝廷,如此一来他们就能把淮西红巾军牢牢控制在手中。】

【道理都摆在明面上,朱元璋知道杜遵道为什么这么干,但是他只能接受。老杜不是傻子,要插手淮西红巾军的事情肯定会提拔郭天叙打压他,如果他处在老杜的位子上他也会这么干。】

【杜遵道的权谋手段比刘福通要高明的多,也能统筹兼顾谋划全局,如果北伐的时候他还活着,并且一直坐镇中枢,没准历史就改写了,可惜老刘那一锤子给的实在不讲情面,于是后面也就没有如果了。】

刘福通:???

什么情况,怎么历史就得改写了?

难不成后边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不是他是因为他一锤子干掉了杜遵道?这和杜遵道有什么关系?

他想成事还非得有杜遵道辅佐才行?

朱元璋笑了一声,“神仙这是说刘福通没脑子。”

当个大将可以,让他统筹全局就露怯了。

如果杜遵道和刘福通关系融洽,北伐的几路大军不会乱成那样。

可惜杜遵道得势之后不知收敛,刘福通也不是好脾气的人,他们俩上面有人调解着也就算了,一旦没人调解,那就只能剩下一个人。

【朱公子成了淮西红巾军名义上的三把手,不过实际上主帅还是他,谁让将领是他招揽的士兵是他训练的呢。】

【这时候高邮之战已经结束了,脱脱被流放,朝廷百万大军土崩瓦解,各地起义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看时机合适纷纷开始四处活动。】

【元廷镇压失败转换策略开始招安,刘福通、张士诚、郭子兴、朱元璋、甚至赵均用等一大批起义军首领都收到了招安令,可惜这时候已经没有人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朝廷集结百万大军都拿不下一个张士诚,他们还能干啥?】

【朝廷的招安令发了一张又一张,可惜没人搭理他们,锅哥的招安在他们眼里就是废纸一张,起义军首领们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大家都在抢地盘,谁都没空去搭理朝廷。】

铁锅帝:你们礼貌吗?

大元还没灭呢!

皇帝听的脸色铁青,不管现在是傍晚直接传令亲信大臣进宫,还有宫里的大和尚老道士全都到跟前候着。

什么神仙显灵,分明是妖孽作祟!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一个个神神叨叨看着像模像样,怎么这时候全都没动静了?

玄学人士们:啊?

他们平时掐掐算算那是糊弄人,真神仙来了谁敢往前凑?

【和州是元廷在江北的军事重镇,从这儿渡江南下会直接威胁到太平乃至集庆,朱元璋拿下和州后在和州待了几个月,这段时间里官府不止一次派兵想把和州夺回去。】

【有句老话说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巧了,朱公子就是这么个得民心的义军首领,他带着一万红巾军愣是抗住了十倍于己的敌人还不落下风,兵力还越打越多。】

【官兵觉得这么打不行,左右他们人多,索性把周围的官道粮道全部堵上,城里的红巾军得不到粮饷,饿也要把他们饿死。】

【但是咱老朱是什么人,他会眼睁睁看着别人把他的粮道给堵了?肯定不会啊!官兵堵着粮道不攻城是吧,行,换他带兵出城打官兵。】

【一来二去官兵又受不了了,这个老朱太难缠,他们打不过老朱还打不过别人吗?】

【于是乎,和州城外的官兵想了个主意,他们趁朱元璋出门劫营的时候绕开老朱直奔和州,老朱带兵出城了,城里只有一个文绉绉的李善长,这次他们肯定打得过。】

【事实证明,李善长开国第一功臣的名号不是靠嘴皮子得来的,人家是个读书人不假,但是敌军来犯的时候照样能把敌军按在地上摩擦。】

各地军营哄笑声一片,连官兵都乐的不行。

反正被读书人按在地上摩擦的不是他们,该笑还是得笑。

士兵们笑的开心,那些当官的却没心情发笑。

神仙、啊不、妖孽直接把他们的无能展现给全天下人看,他们以后还怎么端起当官的威严?

民间乱军本就此起彼伏,这下可好,以后更镇压不完了。

【李善长把试图钻空子的官兵打了回去,如此一来官兵彻底消停,老朱成功稳住和州的局面,开始准备渡江南下。】

【也就是这个时候,胡惟庸前来投奔,常遇春也带着他的小舅子蓝玉来到朱公子麾下效力,同时还有巢湖水军主动来投,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