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24)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毛笔不方便携带,他开始还去厨房扒拉了几块适合的炭想做个简易的炭笔,马秀英看着小娃黑乎乎的小手直摇头,转头给他找了方便写着玩的“铅笔”。

小傻蛋看见娘亲找来的“铅笔”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以为这年头的写字工具只有毛笔,真是长见识了。

此“铅笔”非彼“铅笔”,不是后世那种铅笔,但是用起来也差不多。

沐青得到新工具开心不已,听完娘亲的解释才知道“铅笔”这种东西几百上千年以前就有人在用。

有个词叫“怀铅握椠”,“椠”与牍差不多,是削木得来的素木片,用处和纸一样,“铅”就是写字用的笔。

前人去深山老林探访不方便用笔墨纸砚的时候会用到“铅”和“椠”,他现在拿着木板垫上纸用铅笔写字也算是颇具古意,显得可有文化了。

沐英不知道早上发生了什么,看他弟闭着嘴巴不肯说话,想和他们交流就在纸上歪歪扭扭写字,不由求救的看向他们家娘亲。

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不说话了?

还有这字,小家伙是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

他年纪小,又刚启蒙没多久,本来就没学多少字,手拿不稳笔还写的歪歪扭扭缺胳膊少腿,不会写的字就画圈圈叉叉,神仙来了也看不懂啊。

沐青:???

哥,亲哥,你再说一句?

他们哥俩以前都在逃难,还有文正哥文忠哥,长这么大也是逃难的日子过的多,来滁州安定下来之前都没正经读过书,别看他年纪小,他们四个的文化课起点其实差不多。

要是连他上辈子的记忆一起算上,他的知识储备才是兄弟四个中最大的。

画圈圈叉叉的字都是现在没学过的,他没学过,眼前这俩哥哥十有八九也没学到,圈圈叉叉多正常啊,联系上下文不就读懂了吗?

生气!

朱元璋回来的时候他们家小娃正气鼓鼓的追着另外两个娃跑,他人小腿短,根本追不上比他大好几岁的兄长,但是追不上也挡不住他张牙舞爪的追。

老朱上前将炮|弹一样的小娃捞到怀里,“咋啦?文忠文英,你俩咋惹着文青了?”

朱文忠和沐英还没来得及开口,马秀英先嗔怒的瞪了他一眼,“还不是你不让文青说话闹的。”

朱元璋:???

“咱什么时候不让文青说话了?”

马秀英招呼孩子们过来吃饭,等吃过饭孩子们回去再好好和他说道说道。

老朱瞅瞅怀里的小娃,将他放到旁边的板凳上笑骂道,“爹那是不让你说话吗?爹是不让你乱说话!”

沐青晃着够不着地的小短腿,左看右看就是不去看“罪魁祸首”。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天大地大小命最大,反正他从今天开始修闭口禅。

朱元璋拿他没办法,把他的小碗和勺子放好才拿起自己的筷子,“妹子,文正这两天不在城里,咱让老汤带他去六合那边打探消息去了。”

光幕天音的事情等几个娃回去休息他们关起门来说,六合那边的情况让娃听听也没什么。

他派汤和去高丽军那边打听朝廷动向不是心血来潮,他们之前和高丽军打过交道,有九成的把握从高丽人嘴里套出来消息。

高丽人被抢功之后心里憋着火,脱脱是统帅,知道再这么下去必定军心不稳,这才让高丽军分兵攻打六合。

六合是江淮门户,拿下六合的功劳虽然比不过拿下高邮城,但也是大功一件。

脱脱此举摆明了是安抚高丽军的情绪,但是也从侧面说明攻打高邮城的功劳绝对不会让出来。

大元毕竟是蒙古人的天下,高丽人在蒙古人面前总是矮一头。

六合的守军不多,得知官兵攻打过来后立刻向滁州求援,朱元璋磨破嘴皮子才说服郭子兴出兵,老郭那边一松口,他这边立刻率兵赶往六合。

张士诚在高邮城发动全城百姓修筑城墙抵御官兵,他在六合也用同样的法子。

高丽人从早上开始攻城,太阳落山撤军,他们就白天和高丽人干仗,晚上通宵达旦恢复白天被破坏的城防工事,第二天早上继续和高丽人干仗。

高丽人擅长打顺风仗,六合的情况和高邮不一样,这边的风不那么顺,他们打起来也越打越不顺手。

城里的百姓为了活下去可以拼命,攻城的高丽人该休息的时候还得休息,他们只是来挣军功,没想累死在战场上。

结果就是,小小一座六合城,高丽人打了大半个月愣是没打下来。

老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高丽军有朝廷给他们兜底,六合却没那么多人手粮食和他们耗下去。

脱脱的命令是拿下六合,暂时还没说进攻滁州,高丽军人多势众,六合肯定保不住了,只能退一步保住滁州。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 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